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食藥監局:夜間售藥有必要 商家訴苦:虧損嚴重

“夜間突發疾病, 去醫院看急診就行, 藥店沒必要24小時營業。 ”這樣的說法對嗎?

“藥店夜間營業能起到對醫院急診藥房藥品種類不足的補充。

”西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市場監管處相關負責人稱, “藥店是有必要夜間營業的。 ”

然而, 如何讓藥店在考慮到營業成本、銷售需求、夜間安全的情況下堅持夜間售藥, 成了當下急需破解的難題。

>>商家訴苦

成本:夜間售藥掙不到錢還嚴重虧損

太白北路上的文化大藥房就在2013年承諾夜間售藥的藥店名單中。 經營者成女士說:“前幾年為了回應夜間營業, 專門雇了一人上夜班。 後來這人不幹了, 也沒再找到人, 藥店就停了夜間售藥。 此前的夜班月工資最少也得1000多元, 而夜間售藥數量極少, 入不敷出。 ”

泰生醫藥紡織城店當初同樣也承諾夜間售藥。 “費用太高了, 負擔不起。 ”經營者呼延先生說, 藥店夜間售藥本是件方便市民的好事,

但對於藥店來講這是一個負擔。 “光我自己就在店裡住過整整一年, 但我統計了一下, 一年時間, 晚上一共賣了1000多塊錢的藥, 連本都保不住。 ”

呼延先生表示, 大多藥店放棄夜間售藥的原因都與他基本一樣, 掙不到錢還嚴重虧損, 經營者難以長期堅持。

困惑:處方問題成夜間售藥一道坎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藥店經營者說:“夜間購藥的市民絕大部分是急症, 要買處方藥。 可夜間來買藥的市民又幾乎沒有處方, 按規定就不能賣處方藥。 而且處方藥銷售是要配備藥劑師的, 藥劑師工資比較高, 藥店根本無法再承擔一個夜間藥劑師的工資, 夜間售藥無形中又設了一道坎, 等於把一大部分生意拒之門外。

位於北大街十字的老百姓大藥房位置佳、店鋪規模大、口碑也不錯。 可就是這種種利好的條件下, 夜間銷售額仍是慘不忍睹。 “因為只賣非處方藥, 一晚上也就能賣個十來個人, 銷售額大概300來元, 利潤肯定是不夠夜間營運的成本。 ”夜間值班的工作人員說。

“如果夜間售藥解決了處方問題, 夜間藥店銷售額能成倍增加, 在不增加藥劑師的情況下或許能夠維持經營。 ”一些藥店經營者說, “可目前的情況一旦被查到無處方售藥, 藥店將面臨重罰, 得不償失。 ”

安全:夜間銷售管制類藥品有風險

“夜間售藥還要考慮門店和員工的安全。 ”一家藥店的負責人稱, 夜間營業安全也是個大問題, 不法分子、酒鬼等可能給夜間工作人員和門店的財產安全帶來威脅,

藥店的工作人員又多為女性, “有個別門店就出現過醉鬼胡鬧的事情。 ”

>>如何解決

設想一:救急藥品進便利店

便利店目前只能賣非處方藥銷量不大難以為繼

如今滿大街24小時便利店可以正常夜間營業, 如果讓部分救急藥品進入便利店呢?

“藥品零售業銷售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處方及處方藥。 按照目前規定, 24小時便利店在取得資質後是可以銷售一類非處方藥(OTC)的。 ”西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市場監管處副處長張新稱, “確實曾有三家24小時便利店的連鎖品牌申請到了銷售資格, 可三家品牌又不約而同的在銷售資格證期滿後停止了延期, 不再繼續售藥了。 ”

對此, 張新解釋說, 便利店只能賣乙類非處方藥,

在實際中因為銷量不大, 店方覺得沒有維持必要便主動退出了。 “推廣自動售藥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只能銷售乙類非處方藥是很難緩解市民夜間用藥需求的。 ”

在張新看來, 解決24小時售藥的核心問題在於處方。 “但憑處方售藥不僅僅是法律要求, 也是對消費者自身負責。 今年西安市食藥監局在全力推廣電子化處方共用這一制度, 以求破解售藥過程中的處方難題。 “張新說, ”當處方問題得到解決, 剩下的問題也就有了解決的辦法。 ”

據瞭解, 2017年5月, 西安市食藥監局出臺了《西安市藥品零售企業推行電子處方服務工作方案》(試行)。 方案中零售藥店可選擇協力廠商醫療服務機構, 合作建立遠端醫師診療、電子處方應用平臺。 遠端醫師應具備執業醫師資格,並在合法醫療機構註冊管理。各門店終端必須能查詢在指定時間內的每一筆處方開方及審核的詳細記錄。遠端醫師開具的電子處方等同于普通處方,電子處方應保存在企業門店備查,保存期限同普通處方。

“電子化處方的推廣,患者不需要專門去醫院開具處方證明購藥,在家門口具有電子處方問診系統的藥店就可以通過視頻問診快速開具處方購藥,而且更具用藥安全保障。”張新說。

設想二:“網訂店取”、“網訂店送”

電子化處方共用普及後,夜間購藥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推進“互聯網藥品流通”。引導“互聯網 藥品流通”規範發展,推廣“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從而滿足群眾安全便捷用藥需求。

“當初制定24小時供應藥品的初衷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也確確實實存在消費者夜間購藥需求,但解決這個需求僅僅依靠強制藥店24小時營業,這條路是走不通的。畢竟藥店要考慮到生存。在這種情況下,食藥監局考慮利用互聯網技術來解決24小時售藥問題。”張新說,“在電子化處方共用普及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考慮準備開展‘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的救急藥品銷售試點。”

張新設想,未來無論何時,市民購藥可以通過互聯網終端來解決。市民患病通過網路問診醫師獲取到處方;網路平臺選擇購藥;藥師對處方、藥品進行審核並給出用藥建議;就近藥店配送或者商店自取。

張新說,這些問題解決了,對於藥店的盈利考慮就變得簡單了。“比如一個行政區只用保證有3、4家提供‘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的藥店,以滿足夜間售藥的供需平衡就行。”他說。記者 謝濤 楊德合

遠端醫師應具備執業醫師資格,並在合法醫療機構註冊管理。各門店終端必須能查詢在指定時間內的每一筆處方開方及審核的詳細記錄。遠端醫師開具的電子處方等同于普通處方,電子處方應保存在企業門店備查,保存期限同普通處方。

“電子化處方的推廣,患者不需要專門去醫院開具處方證明購藥,在家門口具有電子處方問診系統的藥店就可以通過視頻問診快速開具處方購藥,而且更具用藥安全保障。”張新說。

設想二:“網訂店取”、“網訂店送”

電子化處方共用普及後,夜間購藥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推進“互聯網藥品流通”。引導“互聯網 藥品流通”規範發展,推廣“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從而滿足群眾安全便捷用藥需求。

“當初制定24小時供應藥品的初衷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也確確實實存在消費者夜間購藥需求,但解決這個需求僅僅依靠強制藥店24小時營業,這條路是走不通的。畢竟藥店要考慮到生存。在這種情況下,食藥監局考慮利用互聯網技術來解決24小時售藥問題。”張新說,“在電子化處方共用普及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考慮準備開展‘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的救急藥品銷售試點。”

張新設想,未來無論何時,市民購藥可以通過互聯網終端來解決。市民患病通過網路問診醫師獲取到處方;網路平臺選擇購藥;藥師對處方、藥品進行審核並給出用藥建議;就近藥店配送或者商店自取。

張新說,這些問題解決了,對於藥店的盈利考慮就變得簡單了。“比如一個行政區只用保證有3、4家提供‘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的藥店,以滿足夜間售藥的供需平衡就行。”他說。記者 謝濤 楊德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