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祖孫三代, 百年時間收復一大塊領土, 沒有他們中國將損失很大

有史以來, 在我國的西北地方, 都聚居著很多的少數民族部落。 其中有一支清朝時期有名的部落——準噶爾部落。 這個部落也曾給清王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清王朝平定這個部落竟用了百餘年的時間, 期間歷經了三代皇帝, 可見這個部落是多麼的強大。

早在17世紀, 準噶爾的貴族就開始逐步統一該地區的各個部落, 雄踞天山南北, 建立了自己的勢力。 隨著時間的推進, 準噶爾部落的勢力不斷的變得強大, 並且與清王朝的抗衡也持續了百年之久, 期間發生了很多的事情。 為了取得勝利取而代之清王朝在中原地區的地位,

準噶爾部落也採取過很多的措施, 更多的應該就是假意對清王朝俯首稱臣, 實則是為了消滅對手。 當然也發生過很多次的戰爭, 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就準噶爾這個統領者來說, 他是沒有什麼野心的, 他在位期間, 一直和清王朝和睦相處,

也一直向清王朝納貢, 幾乎沒有發生過什麼大的戰事。 但是他去世後, 後面的繼承者就不是這樣的了, 可以說是一個比一個野心勃勃。

在1745年, 也就是乾隆十年時期, 準噶爾部落的新一任的首領噶爾丹去世了。 就如同漢人王朝一樣, 每到帝王去世之時, 必然會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準噶爾部落也不例外。 此時準噶爾部落的統治集團內部, 為了奪取新的領導力量而發生了激烈的內部戰爭, 最終達瓦齊取得了最終勝利, 坐上了這個最高的位置。

阿睦爾撒納, 達瓦齊最重要的一個同盟者, 也是他能取得最高權力最大的支持者。 可是達瓦齊卻不知, 他與自己同盟, 只是為了壯大他的勢力, 等到他的勢力足夠強大, 羽翼豐滿了之後,

便可以一舉反叛, 對自己的地位取而代之了。 但是此時清王朝的乾隆帝卻看得很清楚, 一個帝王是不會允許有比自己更強大的力量存在的, 於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 必然會採取措施, 此時便把一個帝王的雄才偉略展示的淋漓盡致。

1753年, 乾隆帝派人去同志達瓦齊, 要求自己要管轄達瓦齊的一部分地區, 不出所料達瓦齊拒絕了, 而他們的聯盟也破裂了, 從此開始互相討伐。 而不論結果如何, 乾隆帝都能坐收漁翁之利。 後來阿睦爾撒納慘敗, 於是向清王朝求救, 這也正是清王朝統治者想要做的事, 正準備出兵討伐伊犁平定達瓦齊部落, 1755年, 最終清軍佔領了伊犁, 平定了達瓦齊, 大獲全勝。

在平定了達瓦齊勢力之後, 並不意味著就結束了。 因為還有野心勃勃的阿睦爾撒納, 他是和清軍一起打敗了自己最大的對手的。 雖然現在一時的投靠清王朝, 也只是他的權宜之策而已, 因為他還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 在借清廷之手滅了自己最大的對手之後, 接下來則是慢慢積聚自己實力的時候了。

首先, 他要當上四部總汗, 先統一了清王朝分封的四汗。 這種野心並不是在打敗了達瓦齊之後才有的, 而早在清軍出兵討伐伊犁之前就為自己鋪好了路。 在這之前, 他就到處製造他是四部總汗的輿論, 讓天下人都知道他才是真正的統領者。 而在打敗達瓦齊之後,他雖然成了清王朝的功臣,但是卻並不遵守清王朝的規矩,朝堂之上也不穿朝服,也不用漢人的禮節和文化,甚至是在皇帝眼皮底下調了重兵到西北等偏遠地區,此時的策反之心已經是昭然若揭了。

雖說這些都是秘密的行動,但如此的龐大,又怎麼能逃得過清廷的眼睛。於是清廷便開始催促他儘快入覲,此時阿睦爾撒納也察覺到了事情不對,及時的調整了策略,打著入覲的幌子,一路上也不前進,直到到達了烏隆古河時,便公開開始反叛了。由於清王朝的準備不夠充分,伊犁被其奪去了。

但是要相信貴為一國之君的乾隆帝也並不是平庸無能的。事情突變後,乾隆帝及時的採取措施,重新冊封四個部落的大汗,將其軍隊的領導力量煥然一新,準備再一次出兵征戰伊犁。

1756年,開始全面出兵伊犁。阿睦爾撒納本以為在他反叛後,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回應,一起起來反抗清王朝。但是卻正好出現了相反的局面,他的許多部下不久後便開始倒戈相向了。此時的清廷大軍進攻無疑是最佳時期,其結果也是沒有任何懸念的。但是阿睦爾撒納面對這種兩面夾擊的情況,再一次故技重施,假裝向清王朝投降,以取得他們的信任,來換取自己休養生息的時間,其間又歷經了一年的時間。

最後由於準噶爾部落內部的內訌,再加上瘟疫是遍佈,使得部落內早已不堪一擊。最後阿睦爾撒納連夜投奔俄國,最後卻染上了天花,最終病死他鄉。

其實這樣來看,兩邦之間的和平相處才是最好的方式。

而在打敗達瓦齊之後,他雖然成了清王朝的功臣,但是卻並不遵守清王朝的規矩,朝堂之上也不穿朝服,也不用漢人的禮節和文化,甚至是在皇帝眼皮底下調了重兵到西北等偏遠地區,此時的策反之心已經是昭然若揭了。

雖說這些都是秘密的行動,但如此的龐大,又怎麼能逃得過清廷的眼睛。於是清廷便開始催促他儘快入覲,此時阿睦爾撒納也察覺到了事情不對,及時的調整了策略,打著入覲的幌子,一路上也不前進,直到到達了烏隆古河時,便公開開始反叛了。由於清王朝的準備不夠充分,伊犁被其奪去了。

但是要相信貴為一國之君的乾隆帝也並不是平庸無能的。事情突變後,乾隆帝及時的採取措施,重新冊封四個部落的大汗,將其軍隊的領導力量煥然一新,準備再一次出兵征戰伊犁。

1756年,開始全面出兵伊犁。阿睦爾撒納本以為在他反叛後,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回應,一起起來反抗清王朝。但是卻正好出現了相反的局面,他的許多部下不久後便開始倒戈相向了。此時的清廷大軍進攻無疑是最佳時期,其結果也是沒有任何懸念的。但是阿睦爾撒納面對這種兩面夾擊的情況,再一次故技重施,假裝向清王朝投降,以取得他們的信任,來換取自己休養生息的時間,其間又歷經了一年的時間。

最後由於準噶爾部落內部的內訌,再加上瘟疫是遍佈,使得部落內早已不堪一擊。最後阿睦爾撒納連夜投奔俄國,最後卻染上了天花,最終病死他鄉。

其實這樣來看,兩邦之間的和平相處才是最好的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