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趙匡胤一生最敬重的一個人,他為柴榮一統中原奠定了基礎

說起五代十國的歷史, 大家都想到一個字:亂。 這個時代的中國大地, 連年征戰, 你方唱罷我登臺, 先後有後樑、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 還有諸多的割據政權。

在這期間, 很多大唐的多個節度使, 都夠竊取高位, 魚肉百姓。 在幾十年的時間裡, 中原地帶頻繁交迭, 北方境內戰亂不堪, 百姓流離失所, 人口也不斷減少。

到後周時期, 開國皇帝郭威被手下擁戴, 一件黃袍加身, 做了皇帝, 才開始對百姓逐漸施以仁政, 而郭威繼任皇帝周世宗柴榮, 更是五代時期少有的明主。

雖然柴榮在位短短的5年時間, 但他對百姓減少賦稅, 整頓五代一直一代積弊已久的軍隊不正之風, 又西敗後蜀, 南摧南唐, 北破契丹, 為中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柴榮在段時間能做出這麼大的貢獻, 與他重用一個後周官員密不可分, 這個人就是王樸。

王朴在柴榮還沒當皇帝時, 只是出任一個右拾遺的八品官職。

但這個時候, 柴榮已經看到了王樸不尋常的才能。 在他登基之後, 迅速將王樸提拔到高位, 讓他為國家制訂可行的平邊策略。

在大多數官員主張不宜動兵之時, 王朴卻為柴榮定下了先南後北的基本平邊國策。 之後每當柴榮領兵出征時,

王樸都坐鎮都城開封, 幫助柴榮將後周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條。 為了充分發揮王樸的才幹, 柴榮還給予王樸對國家大事“便宜行事”之權, 甚至現在開封的基本格局, 正是由王朴當年所規劃設計的。

在當時也可以說, 王朴是周世宗柴榮最為依仗的大臣。

他性格剛直, 其他大臣都對他畏懼三分, 其中就包括當時在後周的武將趙匡胤。

然而天妒英才, 這對模範君臣在同一年裡先後離世。 之後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繼續做著柴榮和王樸沒有完成的事。

在趙匡胤登基之後, 有一天走過後周的功臣閣, 恰巧一陣風吹開了門, 趙匡胤抬頭就看見王朴那張嚴厲的臉正冷冷的看著他, 宛如生前。 趙匡胤趕緊整衣束冠, 像閣內恭肅行禮,並對隨從緩緩道出緣由:如果這個人不死, 我是穿不上這件黃袍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