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晉朝的開國皇帝,有26個兒子,他為什麼要傳位給一個傻子?

很多朋友應該都聽說過這樣一個笑話。 晉惠帝執政期間, 有一次鬧饑荒, 百姓沒有糧食吃, 只有挖草根, 食觀音土, 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 官員上報這一疫情的時候, 晉惠帝反問道:“何不食肉糜?” 。 由此可見, 晉惠帝作為一國之君, 是多麼的昏庸無能, 何其荒唐。 那麼這樣一個“傻子”皇帝, 為何還能順順當當的坐上皇帝的位置呢?這就要從他的老爹晉武帝說起。

網路圖片-司馬衷

晉武帝, 司馬昭之子, 司馬炎, 字世安, 西晉開國皇帝, 諡號武皇帝。 他驍勇善戰, 縱橫沙場, 為晉朝的建立耗費了半生心血。 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武皇帝, 為什麼願意把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山, 拱手交給明顯能力不足的傻兒子呢?其實還是有很多曲折的原因的。

司馬炎

司馬炎早期立長子司馬軌為太子, 奈何司馬軌不幸夭折。 司馬炎一共有26個兒子, 其中不乏聰慧優秀之輩。 但因收漢朝影響根深蒂固, 在長子夭折之後, 為了防止內亂, 皇子爭權, 按舊制, 他立了次子司馬衷為太子。

司馬炎也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資質愚鈍, 曾經一度動過要換太子的念頭。 可惜司馬炎在沙場上能殺伐決斷, 到了政事和家事上, 就有些優柔寡斷了。 每當司馬炎跟皇后表達出要換太子的想法時,

其皇后楊豔就極力反對。 先是以祖制和前人(估計主要是說曹植和曹丕)的教訓勸阻, 然後又說司馬衷只是愚鈍, 本性純良, 只要多加教導, 以後會有長進。 因此這件事兒也就數次不了了之。

網路圖片-楊豔

後面為了更放心,

司馬炎還派了兩位信任和敬重的大臣和嶠和荀勖去考察太子司馬衷的狀態。 荀勖考察後上奏司馬炎說太子有長進。 司馬炎特別佩服和敬重荀勖的才學, 因為也就放心了, 不再考慮更換太子的事情。

天禧元年(西元290年)四月, 司馬炎去世, 司馬衷即位。 可惜傳說中的長進沒看到, 司馬衷仍然是每天過的渾渾噩噩, 朝政混亂。 不到一年的時間, 皇后賈南風就發動了政變, 殺死掌握朝政的大臣楊俊, 導致朝堂大亂。 緊接著, “八王之亂”爆發。

網路圖片-八王之亂

在八王之亂中, 惠帝的叔祖趙王司馬倫篡奪了惠帝的帝位, 以惠帝為太上皇, 囚禁于金墉城。 後又由諸王輾轉挾持, 形同傀儡, 受盡淩辱。 306年, 東海王司馬越將其迎歸洛陽。 307年, 惠帝去世, 時年48歲, 相傳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

司馬炎對這個皇太子的能力無疑是懷疑和擔憂的, 但最終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去改掉這個bug, 除了本身性格的優柔寡斷, 可能還有對自己建立的王朝的自信和高估吧。 只是現實是殘酷的, 不會給任何一個人機會去改變自己的選擇, 不論是個人還是王朝,都得為自己錯誤的決定承擔後果,沒有僥倖!

不論是個人還是王朝,都得為自己錯誤的決定承擔後果,沒有僥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