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被寵壞的5個徵兆,你不管,遲早有人替你管!

文|福林媽咪

案例一:

老丈母娘42歲生了我小舅子。 那就整個一小皇帝, 要什麼給什麼, 加之家裡條件還行, 11歲了還要大人洗澡穿衣服。 家裡的飯菜要是做的不合胃口, 那就是各種挑毛病, 各種理由不吃飯。 只要不滿足他的要求就發飆, 我想這孩子算是廢了……

案例二:

大嫂的兒子五歲, 前一段到我家裡, 張口就是“我要看奧特曼, 開給我看, 快點!”。 尼瑪, 神馬態度, 我裝做沒聽見不理他。 他看我沒反應, 態度好了不少, 說“嬸嬸, 你開奧特曼給我看嘛”, 以後的幾天和我說話都沒有命令式的了。 不過和他父母說話還是命令式的, 也不知道他父母怎麼受得了?

現在的孩子, 物質條件好, 一點都不慣也不可能, 但是一定要把握度。 零食可以吃, 玩具可以買, 但是品行絕不慣著, 不然寵著慣著, 到時候一身臭毛病, 最終害的還是孩子。

第一、打罵長輩

昨天跟朋友一起去商場, 看到一個小孩, 五六歲的樣子, 吵著他爺爺要買炸雞吃。 一個勁兒的在那哭, 吵吵, 還動手打他爺爺。 聽他爺爺說是, 一會兒要買其他東西, 怕錢不夠, 但最後還是給他買了……

要求不被滿足, 孩子就動手打長輩, 這種行為忍不了。 出現這種行為的孩子大多都是被家長、親人慣的。 見過很多孩子打爺爺奶奶, 爺爺奶奶還樂呵呵, 說孫子厲害, 不以為然的。

第二、脾氣暴躁、摔東西

遇到一點兒不滿意、不順心的事情就發脾氣。 不是撒潑、大吼, 就是摔東西, 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住。 這種脾氣的孩子有兩種原因造成:一來是孩子比較敏感、缺乏安全感,

通過發洩不良情緒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和渴望。

二來就是被家庭環境影響, 可能孩子的爸爸媽媽也是這樣發洩自己的, 再就是孩子被溺愛、慣壞了。

第三、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閨蜜說:“現在女兒五歲, 兒子三歲半了。 他們一周歲後就不准我媽餵飯了,

餓了讓他自己用手抓都行, 就是不准喂, 現在兩個孩子都是自己帶, 女兒已經能夠自己洗澡、穿衣服, 兒子穿衣服還不行但是會自己脫衣服了!”

父母愛孩子, 甚至到了包辦的程度, 根本不捨得鍛煉孩子, 不捨得用孩子。 這樣溺愛孩子, 養成“公主病、王子病”,到了社會誰會慣著你。

第四、沒禮貌、不孝順

孩子都是自己家的可愛,自己家的好。什麼沒禮貌,不知道心疼、體諒爸爸媽媽,在父母眼裡都不是什麼毛病。什麼孩子還小,大了就懂事兒了。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小時候對父母長輩、親人朋友都沒禮貌,都不知道體諒父母,長大了就那麼容易好了麼?《弟子規》曰: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可見一個孩子的品行有多麼重要。

第五、無法滿足

有些孩子,父母給予的東西再多都不滿足,需求和欲望總是無止境。而且盲目攀比的心很厲害,看見別人有的,自己一定要有,別的小朋友沒有的,自己也要有。對父母永遠是一種索取的姿態。

這種孩子是典型的被父母和親人慣壞了,一有什麼要求就滿足,貪得無厭。這種孩子通常都不懂感恩,感覺不到父母的辛苦與不易,就是因為被滿足的太容易了。

——今日話題——

愛孩子本沒有錯,寵愛也要有限度。過了,對孩子的寵愛就是“慢性毒藥”,你的孩子中了幾條呢?

養成“公主病、王子病”,到了社會誰會慣著你。

第四、沒禮貌、不孝順

孩子都是自己家的可愛,自己家的好。什麼沒禮貌,不知道心疼、體諒爸爸媽媽,在父母眼裡都不是什麼毛病。什麼孩子還小,大了就懂事兒了。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小時候對父母長輩、親人朋友都沒禮貌,都不知道體諒父母,長大了就那麼容易好了麼?《弟子規》曰: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可見一個孩子的品行有多麼重要。

第五、無法滿足

有些孩子,父母給予的東西再多都不滿足,需求和欲望總是無止境。而且盲目攀比的心很厲害,看見別人有的,自己一定要有,別的小朋友沒有的,自己也要有。對父母永遠是一種索取的姿態。

這種孩子是典型的被父母和親人慣壞了,一有什麼要求就滿足,貪得無厭。這種孩子通常都不懂感恩,感覺不到父母的辛苦與不易,就是因為被滿足的太容易了。

——今日話題——

愛孩子本沒有錯,寵愛也要有限度。過了,對孩子的寵愛就是“慢性毒藥”,你的孩子中了幾條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