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華為Mate10發佈,聚焦華為,但背後的男人誰又真正認識?

大家好, 我是數碼原理——數碼哥

今天, 就在剛剛, 華為發佈了我們等待已久的華為Mate10系列, 一共有兩款, Mate10以及其升級版Mate10 Pro, 前者5.9英寸螢幕, 前置指紋, 後者採用了當下最為火熱的全面屏技術, 故而採用了後置指紋的設計, IP67的防護。 說了這麼多, 先來幾張前線帶過來的圖片解解火。

四款國際上的主流旗艦機最新機型比較

圖中, 將華為與蘋果三星最新的旗艦機進行了比較, 可以說絲毫不遜色, 雖然上下的黑框有些刺眼, 但是, 與三星的Note8相比較而言也沒有什麼值得詬病之處, 甚至多了一股特有的中國味。 對於iPhoneX的劉海結構不好評判, 數碼哥覺得有點牽強了, 全面屏做的太超前, 結果如何還要看市場表現了,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X現已經確定實現了量產, 富士康發言稱周產量50萬台已經沒問題。

好了話題再次回到華為身上來, 這次華為對Mate10系列可以說是寄予了相當大的厚望,

甚至號稱想借此產品“超越蘋果, 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 能不能實現的問題先不談, 有這個勇氣就值得大多數手機廠商學習的了。 當然了, 華為的勇氣不是憑空來的, 主要還是這麼一個人——任正非。

就是這麼一個人, 給了員工的人均工資58萬,

他在其《華為基本法》中甚至有這麼一句話:“華為公司保證在經濟景氣時期和事業發展良好的階段, 員工的人均收入高於區域行業相應的最高水準。 ”這可不是什麼空頭支票, 任正非把這句話這個承諾當成的畢生的目標來做的。 他在某次發展會議上講,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為而治”, 軍人出身, 學歷不高的任正非能有這種覺悟的實屬難得。

其實, 華為任正非的最初目的並不是做手機, 1988年于中國深圳創立華為, 比蘋果晚了17年, 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華為的發展速度, 1989年, 自主研發PBX, 1994年推出了C&C08數位程式控制交換機, 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但是普通大眾那時還不知道華為, 因為其生產的產品並非民用, 直到2003年7月份, 華為開始走進了手機市場,

一個完全陌生的市場, 比蘋果提前4年感知到了未來電子產品的趨勢。

華為的早期手機

自從那時起, 人們認識了華為, 直到中國有個手機品牌叫華為, 但是那時候, 華為還是“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走, 喝別人喝下來的湯”, 但是在2009年開始, 什麼都變了, 華為在這一年, 發佈了其收款安卓系統的智慧機, 也是從這一年起, 諾基亞開始了其衰敗之旅。 僅僅用了4年, 在2013年這一年的第三季度, 華為出貨量1270萬部, 以4.8%的市場份額躋身世界前三, 一個手機巨頭便在這時呈現在人們面前。

在這裡, 數碼哥真的很佩服任正非, 關於出差吃麵包喝礦泉水的傳言我們不去管, 就憑把華為從一個“鄉鎮企業”打造出這麼一個手機界的大魔王, 真的就很讓人佩服, 而且, 華為做的可不僅僅是手機這麼簡單, 其在5G設備的佈局在世界已經不是領先這麼簡單了, 而是人家根本沒有關鍵技術。

關於超越蘋果, 華為還是有一段路要走的, 祝福華為, 祝福國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