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跟嶽飛一樣背刺“盡忠報國”, 所作所為可歌可泣!

西元1652年, 李定國一年內兩蹶名王—南王孔有德、敬謹親王尼堪, 一時名聲大噪, 清廷談李色變, 意圖與其議和劃江而治!

但是歷史總是不停地重演!功高則人妒, 人妒則內訌, 內訌則相殘, 相殘則國亡!

南明軍的實際統治者孫可望一直有獨立稱帝之心, 因李定國等其他三位義兄弟都選擇擁護永曆帝只能隱忍, 現在看到李定國屢建奇功, 在軍中名望越來越大, 於是打算以議事之名招李定國誘殺之, 但消息走漏, 李定國不願自相殘殺, 率領五萬親軍離開湖南南下廣西全州, 而後進軍廣東。

清廷得知孫李內訌的消息興奮不已, 於是派貝勒屯齊前往湖南, 清軍與孫可望的“駕前軍”相遇寶慶, “駕前軍”輕敵冒進大敗而逃, 隨後清軍尚可喜進軍廣西, 李定國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半壁江山被孫可望破壞殆盡。

李定國轉戰廣東後, 因兵力與補給不足, 自知憑一己之力無法收復廣東, 於是兩次力邀臺灣鄭成功聯合抗清都石沉大海, 而清軍仍對李定國窮追不捨, 兩軍在新會產生激戰, 最終李定國慘敗, 退守南寧, 此時五萬精兵最後只剩下七千人, 李定國企圖收復兩廣的遠景終於化為泡影。

就在李定國兵敗之際, 孫可望自知已無人可以阻止自己的皇帝夢, 於是加緊了稱帝的步伐。 永曆帝察覺孫可望的異像, 於是兩次寫信給李定國希望能前往護駕。 於是李定國決定回黔, 守軍將領見到李定國要麼逃跑要麼投降, 很快李定國與永曆帝在安龍相見, 君臣抱頭痛哭。

君臣合議將朝廷遷往雲南, 但此時永曆帝及君臣害怕李定國會跟孫可望一樣, 大臣鄭文秀說:“孫可望就是現世的董卓, 但是除掉了這個董卓, 難免不會再出個曹操啊!”李定國深知其中含義, 於是露出背刺的“盡忠報國”給眾人看以示擁明決心。 如此永曆君臣終於釋疑, 而後李定國與永曆帝遷往昆明, 以昆明為”滇都”, 永曆帝封李定國為晉王, 總理國事。

圖片來自網路, 侵刪

為了抗清大業, 李定國數次向孫可望示好, 希望聯合抗清。 孫可望知道李定國背著挾天子, 怒不可以, 兩個曾經的義兄弟終於正式撕破臉皮, 孫可望親率十四萬大軍以清君側之名討伐李定國。 兩軍抵達交水, 李定國只有五萬兵力, 兵力懸殊, 人心浮動。 兩軍交戰, 原來沖向李定國軍的孫可望手下白文選突然調轉馬頭沖向孫可望, 這時孫軍將士大喊:“迎晉王”, 李定國乘勢掩殺, 孫可望大敗潰逃。

原來孫軍將士一直不滿孫可望為一己之利而自相殘殺,他們暗中決議交戰之際投降李定國。

原來孫軍將士一直不滿孫可望為一己之利而自相殘殺,他們暗中決議交戰之際投降李定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