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傻瓜司馬衷是怎麼當上了皇帝?

傻瓜司馬衷是怎麼當上了皇帝?

文/張秀陽

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代, 是從西元220年曹操死時開始。 這年十月, 曹丕廢漢獻帝, 代漢稱帝,

為世祖文皇帝。 第二年, 也就是西元221年, 劉備成都稱帝, 國號漢, 世稱蜀漢。 西元221年, 東吳孫權受曹丕封號為吳王, 西元222年, 孫權改元黃武, 西元229年在武昌稱帝, 國號吳, 孫權為太祖大皇帝。 西元264元, 孫權第六子孫休, 時為吳國景皇帝死, 張布等迎立烏程侯孫皓為吳國末帝。 直到西元280年, 孫皓降晉, 吳亡。 三國時代至此結束。

而還在西元260年時候, 在魏國, 高貴鄉公曹髦親率宿衛數百人攻司馬昭, 兵敗後為司馬昭所殺。 高貴鄉公死後, 公卿們迎立曹操之孫, 燕王曹甯之子曹奐為帝, 史稱元皇帝。 西元265年, 司馬炎代魏稱帝, 曹奐被廢為陳留王。 魏國至此滅國。

還在魏國滅國前兩年, 即西元263年, 魏將鄧艾、鐘會攻蜀漢, 十一月圍成都, 蜀後主劉禪出降,

蜀亡。

直到西元280年孫皓降晉, 作為一個歷史時代的三國結束。 然而西晉的歷史, 卻是從西元265年, 司馬炎代魏建晉開始的, 直到西元316年, 劉曜攻長安, 晉帝司馬鄴出降, 西晉滅亡。

雖然魏國在曹丕以後, 司馬氏當權, 但無論司馬懿, 或者司馬師、司馬昭都沒有真正稱皇帝。

即便司馬昭還在歷史上留下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語, 而真正代魏而立的是司馬炎。 司馬懿, 司馬師、司馬昭都是在司馬炎代魏後追尊的帝號。

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 字安世, 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 晉朝開國皇帝(265年-290年在位)。

鹹熙二年(265年)襲父爵晉王, 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 國號晉, 建都洛陽。 咸寧五年(279年), 司馬炎命杜預、王濬等人分兵伐吳, 於次年滅吳, 統一全國。

西晉建立後, 司馬炎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 太康年間, 西晉出現一片繁榮景象, 史稱“太康之治”。 司馬炎前期能厲行節儉, 虛心納諫, 用人唯賢, 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而後期則熱衷於安逸享樂, 以致荒淫無度, 君臣賽富。

司馬炎後宮妃嬪眾多, 有粉黛近萬, 因此, 每天晚上到底要臨幸哪個妃子, 就成為一個讓他十分頭疼的問題。 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 就是坐著羊車,讓羊在宮苑裡隨意行走,羊車停在哪裡他就在哪裡寵倖嬪妃。 於是有個宮人便把竹枝插在門上,把鹽水灑在地上,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

停下吃食, 於是羊車就停在她的宮門口。 這個故事出自《晉書》, 因為這個故事, 後人把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或者寵愛, 就稱為“羊車望幸”。

司馬炎死後, 司馬衷(259年-307年)即位, 史稱晉惠帝。

司馬衷早在267年就被立為皇太子, 當時他才8歲。 西元272年二月, 司馬衷奉晉武帝命娶賈充的女兒賈南風為太子妃, 賈南風當時十五歲, 年長司馬衷兩歲。

在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群裡, 司馬衷是個奇葩的存在。 他從小智商低下, 後代史學家們有的乾脆就說他是“白癡”, 有的說他缺心眼, 總之不太聰明。 司馬炎對此很發愁, 擔心司馬衷會丟了祖宗開創的家業。 有一次, 司馬炎為了測驗一下司馬衷的思維能力, 特意出了幾道問題考他, 並限他三天之內交卷。 司馬衷拿到題目以後,不懂作答。太子妃賈南風是個很聰明的人,很快就為司馬衷解答出了難題。

關於司馬衷的傻瓜形象,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段子。有一年夏天,司馬衷與隨從到華林園去玩。他們走到一個池塘邊,聽見裡面傳出咕咕的青蛙叫聲。司馬衷覺得很奇怪,於是便問隨從這些咕呱亂叫的東西,是為官或是為私的?隨從就說:“在官家裡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裡叫的,就是私人的。”

又有一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有人把情況報告給司馬衷,但司馬衷卻對報告人說:“沒有飯吃,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報告的人聽了,哭笑不得,災民們連飯都吃不上,哪裡來肉粥呢?由此可見司馬衷是如何的缺心眼了。

西元290年四月二十日,晉武帝去世,皇太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熙。尊繼母皇后楊芷為皇太后,立妃賈南風為皇后。

司馬衷當政後非常信任皇后賈南風。因此賈氏專權,甚至假造晉司馬衷的詔書,號令群臣。西元291年,賈南風迫害皇太后,廢其太后位,殺大臣如太宰司馬亮。同年又殺皇太后于金墉城。

西元299年,賈南風又開始迫害太子司馬遹,首先廢他的太子地位。次年殺太子。這個舉動成為許多反對賈後專政的皇族開始行動的起點。趙王司馬倫假造詔書廢殺賈後,殺大臣如司空張華等,自領相國位,這是八王之亂的開始。

西元300年八月,淮南王司馬允舉兵討伐司馬倫,兵敗被殺。西元301年,司馬倫篡位,自立為皇帝,司馬衷被奉為太上皇,太孫司馬臧被殺。三月,齊王司馬冏起兵反司馬倫,受到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常山王司馬乂等的支持。司馬倫兵敗。淮陵王司馬漼殺司馬倫的黨羽,引司馬衷復位,司馬倫被殺。五月,立襄陽王司馬尚為皇太孫,並以羊獻容為皇后。六月,東萊王司馬蕤謀推翻司馬冏的專權,事漏被廢。

西元302年,初皇太孫司馬尚夭折,司馬覃被立為太子。十二月,司馬穎、司馬顒、新野王司馬歆和范陽王司馬虓在洛陽聚會反司馬冏的專政。司馬乂乘機殺司馬冏,成為朝內的權臣。

西元303年八月,司馬穎和司馬顒討伐司馬乂。十月,司馬顒的軍隊攻入長安,在此後的洗劫中上萬人死亡。此後兩軍在長安城外對陣,連十三歲的少年都被征軍,同時兩軍都徵募匈奴等的軍隊。最後司馬乂兵敗被殺。司馬顒成為晉朝舉足輕重的人物。

西元304年,初司馬衷感到受到司馬顒的威脅越來越大,因此下密詔給劉沈和皇甫重攻司馬顒,但沒有成功。司馬顒的軍隊在洛陽大肆搶劫。二月廢皇后羊氏,廢皇太子司馬覃,立司馬穎為皇太弟。司馬穎和司馬顒專政。但六月京城又發生政變,司馬穎被逐,羊氏復位為皇后,司馬覃復位為太子。

七月,司馬衷率軍討伐司馬穎,在蕩陰被司馬穎的軍隊戰敗,司馬衷面部中傷,身中三箭,被司馬穎俘虜。羊氏和司馬覃再次被廢。八月,司馬穎被安北將軍王浚戰敗,他挾持司馬衷逃亡到洛陽。一路上只有粗米為飯。十一月,司馬衷又被司馬顒的將軍張方劫持到長安,張方的軍隊搶劫皇宮,將皇宮內的寶藏洗劫一空。到年末司馬顒再次在長安一攬大權,司馬越成為太傅。同年李雄在成都稱成都王,成漢建國,劉淵自稱漢王,建立前趙。305年司馬顒和張方的軍隊、司馬穎的軍隊、司馬越的軍隊和范陽王司馬虓的軍隊在中原混戰,基本上中央政府已經不存在,中國邊緣的地區紛紛獨立。到305年末,司馬越戰勝,司馬顒殺張方向司馬越請和。

西元306年,司馬越手下的鮮卑軍隊攻入長安,大肆搶劫,二萬多人被殺。九月,司馬穎被俘,後被殺。八王之亂終。

西元307年1月8日夜裡,司馬衷在洛陽顯陽殿駕崩,終年48歲,相傳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殺,死後被安葬於太陽陵(今河南洛陽),諡號孝惠皇帝,他的弟弟司馬熾(284年-313年)即位,改元永嘉,即晉懷帝。

那麼,英明神武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什麼在自己二十多個兒子當中,偏偏選中了司馬衷這個傻兒子繼任呢?

司馬炎“素知太子闇弱”(《晉書》),那麼他為什麼還要選傻兒子作接班人呢?要知道司馬炎可是有二十多個兒子呢。

史書上總結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一是即皇位傳統。司馬衷是嫡長子(之前有個哥哥夭折),長子繼位符合傳統思維;二是司馬衷的生母皇后楊豔,是當時的大士族弘農楊氏,而繼皇后又是他的親姨母。司馬炎“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統”,和楊皇后商量想換立太子時,楊皇后說“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楊皇后臨死還不忘她那傻兒子,怕司馬炎立胡夫人為後,而“慮太子不安”,於是向司馬炎推薦了自己的堂妹,目的無非就是想保住司馬衷的太子位,司馬炎“流涕許之”,答應了楊皇后。另外,司馬衷妻族一系,則是賈氏家族,在當時朝中也很有實力;三是司馬衷有個好兒子。司馬衷雖傻,兒子司馬遹卻“幼兒聰慧”,一次宮中失火,司馬炎登城樓觀望,五歲的司馬遹過去拽住司馬炎的衣角,說 “暮夜倉猝,宜備非常,不可令照見人主”(《通鑒》),司馬炎感覺這個孩子很不一般,古人也是隔輩親。司馬炎感歎“此兒當興吾家”(《晉書》),雖知“太子不才”,然而“恃遹明慧,故無廢立之心”(《通鑒》),堅持讓司馬衷繼位,相信有一天皇位會傳到孫子這裡。

司馬衷拿到題目以後,不懂作答。太子妃賈南風是個很聰明的人,很快就為司馬衷解答出了難題。

關於司馬衷的傻瓜形象,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段子。有一年夏天,司馬衷與隨從到華林園去玩。他們走到一個池塘邊,聽見裡面傳出咕咕的青蛙叫聲。司馬衷覺得很奇怪,於是便問隨從這些咕呱亂叫的東西,是為官或是為私的?隨從就說:“在官家裡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裡叫的,就是私人的。”

又有一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有人把情況報告給司馬衷,但司馬衷卻對報告人說:“沒有飯吃,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報告的人聽了,哭笑不得,災民們連飯都吃不上,哪裡來肉粥呢?由此可見司馬衷是如何的缺心眼了。

西元290年四月二十日,晉武帝去世,皇太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熙。尊繼母皇后楊芷為皇太后,立妃賈南風為皇后。

司馬衷當政後非常信任皇后賈南風。因此賈氏專權,甚至假造晉司馬衷的詔書,號令群臣。西元291年,賈南風迫害皇太后,廢其太后位,殺大臣如太宰司馬亮。同年又殺皇太后于金墉城。

西元299年,賈南風又開始迫害太子司馬遹,首先廢他的太子地位。次年殺太子。這個舉動成為許多反對賈後專政的皇族開始行動的起點。趙王司馬倫假造詔書廢殺賈後,殺大臣如司空張華等,自領相國位,這是八王之亂的開始。

西元300年八月,淮南王司馬允舉兵討伐司馬倫,兵敗被殺。西元301年,司馬倫篡位,自立為皇帝,司馬衷被奉為太上皇,太孫司馬臧被殺。三月,齊王司馬冏起兵反司馬倫,受到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常山王司馬乂等的支持。司馬倫兵敗。淮陵王司馬漼殺司馬倫的黨羽,引司馬衷復位,司馬倫被殺。五月,立襄陽王司馬尚為皇太孫,並以羊獻容為皇后。六月,東萊王司馬蕤謀推翻司馬冏的專權,事漏被廢。

西元302年,初皇太孫司馬尚夭折,司馬覃被立為太子。十二月,司馬穎、司馬顒、新野王司馬歆和范陽王司馬虓在洛陽聚會反司馬冏的專政。司馬乂乘機殺司馬冏,成為朝內的權臣。

西元303年八月,司馬穎和司馬顒討伐司馬乂。十月,司馬顒的軍隊攻入長安,在此後的洗劫中上萬人死亡。此後兩軍在長安城外對陣,連十三歲的少年都被征軍,同時兩軍都徵募匈奴等的軍隊。最後司馬乂兵敗被殺。司馬顒成為晉朝舉足輕重的人物。

西元304年,初司馬衷感到受到司馬顒的威脅越來越大,因此下密詔給劉沈和皇甫重攻司馬顒,但沒有成功。司馬顒的軍隊在洛陽大肆搶劫。二月廢皇后羊氏,廢皇太子司馬覃,立司馬穎為皇太弟。司馬穎和司馬顒專政。但六月京城又發生政變,司馬穎被逐,羊氏復位為皇后,司馬覃復位為太子。

七月,司馬衷率軍討伐司馬穎,在蕩陰被司馬穎的軍隊戰敗,司馬衷面部中傷,身中三箭,被司馬穎俘虜。羊氏和司馬覃再次被廢。八月,司馬穎被安北將軍王浚戰敗,他挾持司馬衷逃亡到洛陽。一路上只有粗米為飯。十一月,司馬衷又被司馬顒的將軍張方劫持到長安,張方的軍隊搶劫皇宮,將皇宮內的寶藏洗劫一空。到年末司馬顒再次在長安一攬大權,司馬越成為太傅。同年李雄在成都稱成都王,成漢建國,劉淵自稱漢王,建立前趙。305年司馬顒和張方的軍隊、司馬穎的軍隊、司馬越的軍隊和范陽王司馬虓的軍隊在中原混戰,基本上中央政府已經不存在,中國邊緣的地區紛紛獨立。到305年末,司馬越戰勝,司馬顒殺張方向司馬越請和。

西元306年,司馬越手下的鮮卑軍隊攻入長安,大肆搶劫,二萬多人被殺。九月,司馬穎被俘,後被殺。八王之亂終。

西元307年1月8日夜裡,司馬衷在洛陽顯陽殿駕崩,終年48歲,相傳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殺,死後被安葬於太陽陵(今河南洛陽),諡號孝惠皇帝,他的弟弟司馬熾(284年-313年)即位,改元永嘉,即晉懷帝。

那麼,英明神武的晉武帝司馬炎,為什麼在自己二十多個兒子當中,偏偏選中了司馬衷這個傻兒子繼任呢?

司馬炎“素知太子闇弱”(《晉書》),那麼他為什麼還要選傻兒子作接班人呢?要知道司馬炎可是有二十多個兒子呢。

史書上總結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一是即皇位傳統。司馬衷是嫡長子(之前有個哥哥夭折),長子繼位符合傳統思維;二是司馬衷的生母皇后楊豔,是當時的大士族弘農楊氏,而繼皇后又是他的親姨母。司馬炎“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統”,和楊皇后商量想換立太子時,楊皇后說“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楊皇后臨死還不忘她那傻兒子,怕司馬炎立胡夫人為後,而“慮太子不安”,於是向司馬炎推薦了自己的堂妹,目的無非就是想保住司馬衷的太子位,司馬炎“流涕許之”,答應了楊皇后。另外,司馬衷妻族一系,則是賈氏家族,在當時朝中也很有實力;三是司馬衷有個好兒子。司馬衷雖傻,兒子司馬遹卻“幼兒聰慧”,一次宮中失火,司馬炎登城樓觀望,五歲的司馬遹過去拽住司馬炎的衣角,說 “暮夜倉猝,宜備非常,不可令照見人主”(《通鑒》),司馬炎感覺這個孩子很不一般,古人也是隔輩親。司馬炎感歎“此兒當興吾家”(《晉書》),雖知“太子不才”,然而“恃遹明慧,故無廢立之心”(《通鑒》),堅持讓司馬衷繼位,相信有一天皇位會傳到孫子這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