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3299元花得值不值?小米MIX 2全體驗,它的全面屏確實名不虛傳!

伴隨消費升級, 越來越多的國貨產品不斷在顏值、工藝方面有所攀升, 體現在手機市場上, 小米就是最好的例證。 9月11日, 小米一連發佈了兩款重磅手機新品:主打“全面屏2.0”的小米MIX 2和拍照旗艦小米Note 3。 在消費者看來, 兩款新品都是在已有產品基礎上的升級, 小米MIX 2延續了小米MIX提出的全面屏概念, 小米Note 3則糅合了Note系列和小米6的特性。 面對這同時面世的兩款新品, 打算入手的米粉想必難以抉擇了吧?別急, 先來看看它們各自的表現再決定。

從概念走進生活小米MIX 2

去年憑藉一款“可以買到的概念機”MIX, 小米不僅成功地俘獲了更多的米粉,

也讓消費者看到了國產手機在設計和創新上的實力。 一年之後, 小米帶來了自己的“全面屏2.0”——MIX 2, 各大手機品牌也隨後爭相推出“全面屏”產品, 再度將螢幕成為旗艦手機的焦點話題。

形似卻更成熟

小米在MIX上砸重金邀請法國知名設計師Philippe打造,

在設計上難挑短板, 同樣由Philippe設計的MIX 2理所當然地延續了前作的設計風格。 鑒於此前的用戶回饋, 以及更好地實現量產, MIX 2普通版(官方稱作黑陶瓷版)一律更換為7系鋁合金金屬中框, 背蓋保持該系列主打的陶瓷材質不變。 金屬與陶瓷的混搭並不是第一次在手機上出現, 單看效果圖也很容易讓人誤解為如同金屬+玻璃的組合。 然而MIX 2的陶瓷一如前作那般溫潤, 如玉般的觸感以及略顯神秘的光線折射都在明確地告訴我們, 它遠不是其他玻璃後蓋可比的。

▲MIX 2換用了全新導管式微型聽筒, 使用超聲波距離感應器取代了傳統的紅外線距離感測器, 減少了傳統感測器在螢幕正面佔用的面積。

MIX作為概念機, 炫技的成分更多, 缺陷之處也會因為“概念”而被遮掩。 而MIX 2正式作為小米手機產品線裡面向高端用戶的旗艦, 其他設計細節也變得更加成熟。 比如考慮到主要用戶群——亞洲用戶的手型, MIX 2螢幕縮減至5.99英寸, 尺寸也變為了更加合理的151.8mm×75.5mm×7.25mm, 比起消費者熟悉的iPhone 7 Plus還要小一圈。

需要注意的細節是, 為了讓陶瓷背蓋邊緣略顯誇張的弧度與邊框結合起來, MIX 2的邊框做出了和iPhone 7 Plus相同的圓弧處理, 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握持時的金屬觸感, 讓人有種握著金屬機的錯覺。 體形縮減後帶來的另一個好處, 就是MIX 2成功減重至185g, 比起重量逾200g的MIX, 成為了一部相對便攜的手機。 不過老實說, MIX 2的份量還是相當扎實, 評測期間我的左右口袋分別放著MIX 2和iPhone 7 Plus(重量188g), 一路上免不了提褲子的尷尬。

▲側邊框材質為7系鋁合金金屬, 相比上一代陶瓷材質更適合量產。

▲小米MIX 2取消了3.5mm耳機介面, 附送了Type-C耳機轉接線。

罕見的陶瓷材質如今頻頻出現在小米產品線中, 優點是帶來了更棒的觸感,更耐刮抗磨,但依然難以避免跌落、撞擊帶來的意外傷害。於是,MIX 2高貴的黑色燙金包裝中依然附贈了一款定制手機殼,材質從之前的皮質變為了膚質塗層塑膠,其貼合度幾近完美,手感也有著不輸於裸機的絲滑。

2.0全面屏

MIX 2為了達成更誇張的屏占比效果,做出了不少努力。由於延續了此前極致的“無額頭”設計,同時修正前一代產品上壓電陶瓷聽筒通話品質不佳的問題,MIX 2換用了全新導管式微型聽筒,暴露在外的開口僅有一條緊挨著鋁合金中框的細縫。儘管這讓MIX 2真機螢幕的上邊框比起一代以及官方效果圖略寬(與螢幕兩側邊框並非等寬),通話品質卻回到了優質水準。

在正面的底端,MIX 2的表現已經無可挑剔。小米為了追求更極致的表現,先是採用COF顯示晶片柔性封裝技術將其折疊至螢幕背面,再選用有源天線調諧方案,節約出超過70%的天線淨空區。此外,那枚被安置在機身右下角的前置攝像頭也做出了體積縮減。這一切的努力,賦予了MIX 2更加接近三星GALAXY S8的螢幕“下巴”(三星GALAXY S8“下巴”寬度約6mm,MIX 2約10mm)。

當然,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襯托那一塊5.99英寸18:9的螢幕。發佈前放出的效果圖確實有點概念化,但MIX 2在很多實拍中看起來更寬的原因,更多是因為金屬中框弧度帶來的錯覺,不過這個視覺誤差在MIX 2全陶瓷尊享版上就會淡化不少。

▲運行《王者榮耀》,會和三星GALAXY S8一樣自動擴展地圖視野。

與主流的幾款三星SDI供貨的Super AMOLED全面屏手機相比,MIX 2的特殊之處還在於這塊由Japan Display Inc(JDI)供貨的IPS屏。兩種螢幕材質之間的差距,主要在於Super AMOLED的發光機制會讓螢幕在某些視角下看起來有些閃爍,而IPS則顯得順滑很多。而在色彩表現力上,由於MIX 2的螢幕覆蓋了更高的DCI-P3色域,標準顯示模式下NTSC色域實測達到了95.32%,且擁有1500:1對比度,對於各類色彩的還原乃至Super AMOLED螢幕引以為傲的黑色顯示,都有著非常不錯表現。

▲多工模式下可以直接開啟分屏模式,分屏後就相當於兩塊1:1的螢幕同屏顯示。

MIX 2 18:9比例的螢幕,實際上就相當於兩塊正方形屏的拼合,相比MIX更顯修長。大多數App在更新至最新版本後,對全面屏的適配支持也非常良好,甚至比在傳統螢幕上更加好用,比如Snapseed新版本在MIX 2的螢幕上能顯示更多的工具,《王者榮耀》遊戲時也有更加寬闊的視野,只有在《嗶哩嗶哩》等視頻App中,全面屏會有輕微的拉伸現象。

好用,但可以更好用的MIUI

MIUI作為小米手機這麼多年來的最大賣點,可能在座的米粉會比我更加熟悉。經歷了眾多版本的更迭,以及前一代對MIX“異形屏”的適配,拿起MIX 2後,便會很快沉浸在這個幾乎是中國最好用的Android UI之中。

作為業界標杆,MIUI對於Android的定制相當深入,很多功能表乃至系統設置的改動有著一套自己的邏輯,對於從原生Android切換到MIUI的使用者而言,可能需要一定的適應期。我們手中這台評測機預裝了最新的MIUI9開發版,使用中並沒有明顯的bug,傳說中廣告漫天飛的狀況也沒有出現,不少預裝App裡的推送和廣告都可以通過設置選項進行遮罩,對於日常使用並沒有干擾。

就個人體驗而言,覺得MIUI目前對於MIX 2的適配以及日常使用僅有幾處短板:

預設主題圖示色彩飽和度過低,雖然當下設計趨勢並不追求過於濃豔的UI元素,但在觀察預設的幾款主題圖示時,一度讓筆者誤認為MIX 2本身螢幕飽和度有所欠缺。

刪除應用操作不便。MIUI 9的桌面卸載App操作依然是長按再將App拉至頂端固定區域完成。MIX 2 18:9的螢幕很顯然是不太適合單手完成桌面卸載操作的,或者只能進入折疊多層的“更多應用”設置選項之中實現App卸載。

MIUI 9的通知系統可以實現類似iOS式的通知管理,允許用戶定制成角標、懸浮功能表等樣式。但連計算器等工具類App都被默認允許角標通知,並且很多時候角標通知毫無邏輯,點擊進入App後發現並沒有任何推送資訊。

▲小米MIX 2有著更長的螢幕比例,相比常見的是16:9螢幕,可以在螢幕上容納更多資訊或操作工具。

因為螢幕而淡忘的硬體

硬體實力向來是小米旗艦手機主打的賣點。由於高通新一代旗艦平臺暫未公佈,MIX 2依然使用的是現在的頂尖處理平臺—驍龍835。標準版配備6GB LPDDR4X RAM,存儲容量從64GB起步,最高可選256GB,且均為UFS 2.1標準快閃記憶體。而全陶瓷尊享版僅提供8GB RAM+128GB ROM一種硬體版本。標準版MIX 2的這套硬體已經在2017的幾款旗艦產品上出現過,《安兔兔測試》得分毫無意外地獲得了172498分成績,超過了目前絕大多數旗艦機型。

▲《安兔兔測試》成績

▲GeekBench單核、多核測試成績

高規格的硬體往往意味著更加耗電,但在MIX 2這裡或許有了一些不同。雖然MIX 2的電池縮減至3400mAh,相比MIX足足減少了1000mAh,但是在整個體驗過程中,其續航表現依然保持在正常水準上。這不得不歸功於高通驍龍835處理平臺。相比14nm制程工藝的高通驍龍820/821,採用10nm制程工藝的高通驍龍835在功耗上面控制有著明顯提升,《王者榮耀》遊戲半小時之後電量也只不過下滑了7%左右。

在PCMark工作2.0電池測試中,將螢幕調整為中等亮度、僅開啟4G網路關閉Wi-Fi網路的MIX 2也能堅持9小時27分鐘,和同等電池容量、更低配置的機型相比不遑多讓。

在這樣的功耗控制下,輕度或中度使用完全可以保證一天一充,若是重度使用,或是頻繁與好友在4G網路下遊戲開黑,還是建議隨身攜帶一個移動電源。另外,MIX 2依然支援QC3.0快速充電技術,使用輸出功率9V/2A的原裝充電器,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充電50%,可以視為是對電池容量減小的一種彌補。

前代MIX最大的短板——主攝像頭,也成為了MIX 2此次升級的重點。它選用了和米6相同的鏡頭方案,後置主鏡為1200萬的IMX386攝像頭,單位圖元面積為1.25um,光圈為F/2.0,並支援四軸光學防抖;前置鏡頭為500萬圖元。更大的單位圖元面積和光圈,確保了MIX 2在暗光環境下也有比較充足的進光量,噪點控制也有了相對明顯的提升。

▲1200萬圖元主攝像頭略凸出機身,外有金色金屬圈保護。

▲前置攝像頭依然放在了螢幕的下方,模組體積更小一些。

而白天室外環境下,MIX 2拍攝出來的照片銳度更高,色彩更加豔麗。可以說,在白平衡、飽和度和色彩表現等方面,小米MIX 2的調校都更加符合大部分用戶的審美傾向,觀感上比MIX更加出色,已經可以達到旗艦手機的主流水準了。

▲白平衡準確是小米MIX 2拍攝上比較突出的優勢,即便在室內光線下對色彩也有著準確把控。

▲室內光線不錯的條件下,成像品質有著明顯的進步,但細節刻畫不足。

▲夜景整體水準中規中矩,暗部細節保留較多,只是如看板等局部容易過曝。

小米MIX2 陶瓷版參數表

CPU:高通驍龍835

GPU:Adreno 540

螢幕:5.99英寸2160×1080/18:9

記憶體:6GB LPDDR4X

存儲:64GB/128GB/256GB UFS2.1

前置攝像頭:500萬

後置攝像頭:1200萬

指紋識別:後置

電池容量:3400mAh

尺寸:151.8mm×75.5mm×7.25mm

重量:185g

價格:3299元起

寫在最後

作為國內首個推出第二款“全面屏”手機的廠商,小米通過MIX 2再度展示了自己的極客精神——精益求精的技術追求和探索。相較於小米MIX的概念化,無論是對尺寸、重量的把控,傳統聽筒的回歸,還是拍攝方面的優化升級,小米MIX 2更加注重將概念化為實用。在這些不遜於旗艦機型的出色表現下,全面屏2.0才有更大的用武之地,成為同價位機型中的璀璨明珠。

從小米MIX 2,小米在手機市場的佈局更加清晰了,將提升品牌形象、爭奪高端市場的任務交給了旗艦產品小米6和小米MIX 2,Note系列則用延續自旗艦產品的外形設計和體驗,穩固已經佔據的中高端市場。兩線出擊,加上線下大量鋪貨,小米在手機市場上的步伐越來越穩。

優點是帶來了更棒的觸感,更耐刮抗磨,但依然難以避免跌落、撞擊帶來的意外傷害。於是,MIX 2高貴的黑色燙金包裝中依然附贈了一款定制手機殼,材質從之前的皮質變為了膚質塗層塑膠,其貼合度幾近完美,手感也有著不輸於裸機的絲滑。

2.0全面屏

MIX 2為了達成更誇張的屏占比效果,做出了不少努力。由於延續了此前極致的“無額頭”設計,同時修正前一代產品上壓電陶瓷聽筒通話品質不佳的問題,MIX 2換用了全新導管式微型聽筒,暴露在外的開口僅有一條緊挨著鋁合金中框的細縫。儘管這讓MIX 2真機螢幕的上邊框比起一代以及官方效果圖略寬(與螢幕兩側邊框並非等寬),通話品質卻回到了優質水準。

在正面的底端,MIX 2的表現已經無可挑剔。小米為了追求更極致的表現,先是採用COF顯示晶片柔性封裝技術將其折疊至螢幕背面,再選用有源天線調諧方案,節約出超過70%的天線淨空區。此外,那枚被安置在機身右下角的前置攝像頭也做出了體積縮減。這一切的努力,賦予了MIX 2更加接近三星GALAXY S8的螢幕“下巴”(三星GALAXY S8“下巴”寬度約6mm,MIX 2約10mm)。

當然,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襯托那一塊5.99英寸18:9的螢幕。發佈前放出的效果圖確實有點概念化,但MIX 2在很多實拍中看起來更寬的原因,更多是因為金屬中框弧度帶來的錯覺,不過這個視覺誤差在MIX 2全陶瓷尊享版上就會淡化不少。

▲運行《王者榮耀》,會和三星GALAXY S8一樣自動擴展地圖視野。

與主流的幾款三星SDI供貨的Super AMOLED全面屏手機相比,MIX 2的特殊之處還在於這塊由Japan Display Inc(JDI)供貨的IPS屏。兩種螢幕材質之間的差距,主要在於Super AMOLED的發光機制會讓螢幕在某些視角下看起來有些閃爍,而IPS則顯得順滑很多。而在色彩表現力上,由於MIX 2的螢幕覆蓋了更高的DCI-P3色域,標準顯示模式下NTSC色域實測達到了95.32%,且擁有1500:1對比度,對於各類色彩的還原乃至Super AMOLED螢幕引以為傲的黑色顯示,都有著非常不錯表現。

▲多工模式下可以直接開啟分屏模式,分屏後就相當於兩塊1:1的螢幕同屏顯示。

MIX 2 18:9比例的螢幕,實際上就相當於兩塊正方形屏的拼合,相比MIX更顯修長。大多數App在更新至最新版本後,對全面屏的適配支持也非常良好,甚至比在傳統螢幕上更加好用,比如Snapseed新版本在MIX 2的螢幕上能顯示更多的工具,《王者榮耀》遊戲時也有更加寬闊的視野,只有在《嗶哩嗶哩》等視頻App中,全面屏會有輕微的拉伸現象。

好用,但可以更好用的MIUI

MIUI作為小米手機這麼多年來的最大賣點,可能在座的米粉會比我更加熟悉。經歷了眾多版本的更迭,以及前一代對MIX“異形屏”的適配,拿起MIX 2後,便會很快沉浸在這個幾乎是中國最好用的Android UI之中。

作為業界標杆,MIUI對於Android的定制相當深入,很多功能表乃至系統設置的改動有著一套自己的邏輯,對於從原生Android切換到MIUI的使用者而言,可能需要一定的適應期。我們手中這台評測機預裝了最新的MIUI9開發版,使用中並沒有明顯的bug,傳說中廣告漫天飛的狀況也沒有出現,不少預裝App裡的推送和廣告都可以通過設置選項進行遮罩,對於日常使用並沒有干擾。

就個人體驗而言,覺得MIUI目前對於MIX 2的適配以及日常使用僅有幾處短板:

預設主題圖示色彩飽和度過低,雖然當下設計趨勢並不追求過於濃豔的UI元素,但在觀察預設的幾款主題圖示時,一度讓筆者誤認為MIX 2本身螢幕飽和度有所欠缺。

刪除應用操作不便。MIUI 9的桌面卸載App操作依然是長按再將App拉至頂端固定區域完成。MIX 2 18:9的螢幕很顯然是不太適合單手完成桌面卸載操作的,或者只能進入折疊多層的“更多應用”設置選項之中實現App卸載。

MIUI 9的通知系統可以實現類似iOS式的通知管理,允許用戶定制成角標、懸浮功能表等樣式。但連計算器等工具類App都被默認允許角標通知,並且很多時候角標通知毫無邏輯,點擊進入App後發現並沒有任何推送資訊。

▲小米MIX 2有著更長的螢幕比例,相比常見的是16:9螢幕,可以在螢幕上容納更多資訊或操作工具。

因為螢幕而淡忘的硬體

硬體實力向來是小米旗艦手機主打的賣點。由於高通新一代旗艦平臺暫未公佈,MIX 2依然使用的是現在的頂尖處理平臺—驍龍835。標準版配備6GB LPDDR4X RAM,存儲容量從64GB起步,最高可選256GB,且均為UFS 2.1標準快閃記憶體。而全陶瓷尊享版僅提供8GB RAM+128GB ROM一種硬體版本。標準版MIX 2的這套硬體已經在2017的幾款旗艦產品上出現過,《安兔兔測試》得分毫無意外地獲得了172498分成績,超過了目前絕大多數旗艦機型。

▲《安兔兔測試》成績

▲GeekBench單核、多核測試成績

高規格的硬體往往意味著更加耗電,但在MIX 2這裡或許有了一些不同。雖然MIX 2的電池縮減至3400mAh,相比MIX足足減少了1000mAh,但是在整個體驗過程中,其續航表現依然保持在正常水準上。這不得不歸功於高通驍龍835處理平臺。相比14nm制程工藝的高通驍龍820/821,採用10nm制程工藝的高通驍龍835在功耗上面控制有著明顯提升,《王者榮耀》遊戲半小時之後電量也只不過下滑了7%左右。

在PCMark工作2.0電池測試中,將螢幕調整為中等亮度、僅開啟4G網路關閉Wi-Fi網路的MIX 2也能堅持9小時27分鐘,和同等電池容量、更低配置的機型相比不遑多讓。

在這樣的功耗控制下,輕度或中度使用完全可以保證一天一充,若是重度使用,或是頻繁與好友在4G網路下遊戲開黑,還是建議隨身攜帶一個移動電源。另外,MIX 2依然支援QC3.0快速充電技術,使用輸出功率9V/2A的原裝充電器,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充電50%,可以視為是對電池容量減小的一種彌補。

前代MIX最大的短板——主攝像頭,也成為了MIX 2此次升級的重點。它選用了和米6相同的鏡頭方案,後置主鏡為1200萬的IMX386攝像頭,單位圖元面積為1.25um,光圈為F/2.0,並支援四軸光學防抖;前置鏡頭為500萬圖元。更大的單位圖元面積和光圈,確保了MIX 2在暗光環境下也有比較充足的進光量,噪點控制也有了相對明顯的提升。

▲1200萬圖元主攝像頭略凸出機身,外有金色金屬圈保護。

▲前置攝像頭依然放在了螢幕的下方,模組體積更小一些。

而白天室外環境下,MIX 2拍攝出來的照片銳度更高,色彩更加豔麗。可以說,在白平衡、飽和度和色彩表現等方面,小米MIX 2的調校都更加符合大部分用戶的審美傾向,觀感上比MIX更加出色,已經可以達到旗艦手機的主流水準了。

▲白平衡準確是小米MIX 2拍攝上比較突出的優勢,即便在室內光線下對色彩也有著準確把控。

▲室內光線不錯的條件下,成像品質有著明顯的進步,但細節刻畫不足。

▲夜景整體水準中規中矩,暗部細節保留較多,只是如看板等局部容易過曝。

小米MIX2 陶瓷版參數表

CPU:高通驍龍835

GPU:Adreno 540

螢幕:5.99英寸2160×1080/18:9

記憶體:6GB LPDDR4X

存儲:64GB/128GB/256GB UFS2.1

前置攝像頭:500萬

後置攝像頭:1200萬

指紋識別:後置

電池容量:3400mAh

尺寸:151.8mm×75.5mm×7.25mm

重量:185g

價格:3299元起

寫在最後

作為國內首個推出第二款“全面屏”手機的廠商,小米通過MIX 2再度展示了自己的極客精神——精益求精的技術追求和探索。相較於小米MIX的概念化,無論是對尺寸、重量的把控,傳統聽筒的回歸,還是拍攝方面的優化升級,小米MIX 2更加注重將概念化為實用。在這些不遜於旗艦機型的出色表現下,全面屏2.0才有更大的用武之地,成為同價位機型中的璀璨明珠。

從小米MIX 2,小米在手機市場的佈局更加清晰了,將提升品牌形象、爭奪高端市場的任務交給了旗艦產品小米6和小米MIX 2,Note系列則用延續自旗艦產品的外形設計和體驗,穩固已經佔據的中高端市場。兩線出擊,加上線下大量鋪貨,小米在手機市場上的步伐越來越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