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看到它們外觀就轉身離開的你們,現在後悔嗎?

我們經常會批評一些所謂的換代“新瓶裝舊酒”, 外在看起來變化巨大, 可是內在並無實質技術革新。 或者只是順應潮流, 把新近的多媒體系統加上去就完事。

這種做法相當討巧, 把經費都花在消費者最容易感知的部分, 而不容易感知的地方, 則能省則省。 可是最近太陽猶如從西邊升起, 不少廠商反其道而行之。 明明新車在內在方面, 已經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可是卻仍舊套著跟老款的皮囊。

這種換代不改外觀的做法, 歷史上的典型, 當屬保時捷911和大眾高爾夫。 你把它歷代車型打橫排在一起, 尤其是保時捷911, 資深車迷不靠百度, 也不一定能說出個所以然。

對於高爾夫和911, 永恆不變已經變成了它們的行為藝術。 經過多年積累, 大家也接受了它們的經典形象, 當年高爾夫在第五代的時候, 稍微跑偏一點, 立刻被口誅筆伐。 同為大眾集團下, 奧迪A4和大眾邁騰, 也有走“傳承”路線的跡象。 有較多歷史包袱的德系車, 舊瓶裝新酒容易說得過去。 可是近期連一些日系品牌, 換代時也不對外觀動刀, 例如說本田CR-V和斯巴魯XV。

斯巴魯工科男形象濃郁, 加之小廠商(相對而言)可能經費有限, 不改外觀也可以想通。

可是本田CR-V, 也許是基於另一些考慮, 接著我們就對這些車型作逐一分析。

本田CR-V

CR-V內在脫胎換骨之大, 不僅限於換裝十代思域那套“1.5T+CVT”動力。 包括底盤也是煥然一新, 變成跟十代思域一致。 為何本田要保留一個毀譽參半的造型?其實老款CR-V的怪異造型是有原因的,

乘員艙猶如被人往裡吹氣, 膨脹到近乎方盒的造型。 又高又寬的後排, 坐進去非常通透。 尾廂不僅是深度資料好看, 關鍵是方方正正的造型, 使得堆放起物品來非常實用。 或許糾結點就在這裡, 推倒現有外觀的話, 新造型要有類似功能性是件不容易的事。

其實大可以少幫本田操心, 大家對新款CR-V愛得不行, 重演當年加價提車一幕。 實際試駕新款CR-V後, 發現相比老款性情大變。 以下純屬個人口味見解, 我是更喜歡老款那種行雲流水的駕駛感。 先不去緬懷2.4L自吸那種韌勁, 我不想做老古董, 去感歎各種事物不如往日。 新款CR-V全系都用了電傳刹車, 電傳刹車本來為混動版而生, 1.5T順便也用上, 可是調校還沒完善。 表現為輕點下去,

刹車力突然大得像撞牆, 很難準確控制刹車力度。 最近CR-V因刹車失靈而召回, 不知道調整過後, 腳感是否能有所改善。

老款CR-V算是開低地台設計之先河, 使得這台車操控起來真是無比轎車化。 關鍵在有出色操控的情況下, 濾震還兼顧得很好。 新一代CR-V底盤全然往舒適這邊調, 濾震真是沒得挑剔,面對廣州滿城的施工路面,可以從容地壓油門沖過去。可是轉起彎來,能明顯感覺出重心的存在,轉了兩個彎後,就知道不能再按以前的思路來開。別說拿來跟轎車去比,甚至覺得新CR-V在操控上的信心,已經弱於RAV4和奇駿,過去老CR-V可是在這方面有領先優勢。

寶馬5系

被女友逼著去看了那部笑點很低的電影——《羞羞的鐵拳》,裡面一男一女被閃電劈中而互換了身體,賓士和寶馬之間真讓人懷疑是換了人格。上代寶馬也是開始往舒適這邊跑,但充其量只能說在運動性上有妥協。

至於新一代寶馬5系,一躍成為同級舒適標杆。那時開上寶馬540Li,靜得想睡覺的感覺,之前開賓士S級時曾出現過。底盤在快跑起來的時候,車身竟會有浮沉感,這個說出去也沒人會相信。方向盤手感也開始變得帶電子感,很輕很沒溝通,這台車完全拒絕跟你有任何溝通。

我很想去開一下短軸5系,或許是長軸版針對中國需求,而做出了如此極端的設定,或許短軸版能一定程度找回些許風骨。反觀賓士E級,底盤舒適性應該是刷了車系歷史新低。懸掛動作非常生硬,很多B級車懸掛都比它講究。不過E級這類大車,懸掛無論怎麼差,由於軸距和車重,行駛起來依然有種沉穩感。再考慮上E級車廂裝橫,以及很柔軟的座椅和頭枕,坐在E級後排,依然覺得這台車很“賓士”。還是我一直說的觀點,濾震只是乘坐舒適性中的一環,周邊還有很多影響因素。例如豐田Alphard的底盤不見得好,可是不妨外它成為富人的寵兒。

斯巴魯XV

新一代XV是斯巴魯首款採用SGP平臺的車型,SGP平臺類似於大眾模組化,斯巴魯往後除了BR-Z以外,其餘車型都會在SGP平臺裡誕生。SGP對整個受力結構重新設計,結果就是車身剛性更強,以及撞擊時對衝擊力分散會更合理。試駕了新一代XV,機械表現真是驚豔,別說跟SUV去比,哪怕在轎車領域,操控性比它好的車也不多。相比上代車型,新一代XV行駛品質有了質的飛躍,哪怕跟CR-V、奇駿等緊湊型SUV放在一起,濾震和隔音也不會露怯。

對於買家而言,還是那句,不用去管什麼平臺,這個主要跟廠家的生產管理相關。哪怕是新一代XV,儘管比上代在行駛品質上有了進步,這個更多是在造車時的取捨問題,不一定是平臺變更所帶來的影響。例如還沒步入SGP平臺的傲虎,同樣能把操控和濾震這兩頭做得很尖。其實新一代XV在濾震特性方面,給人一種“小傲虎”的感覺。坦白說,今年有兩台車,在開完後有種想占為己有的衝動,一台是別克君威GS,另一台就是這代斯巴魯XV。(文/XCP馮晞帆)

濾震真是沒得挑剔,面對廣州滿城的施工路面,可以從容地壓油門沖過去。可是轉起彎來,能明顯感覺出重心的存在,轉了兩個彎後,就知道不能再按以前的思路來開。別說拿來跟轎車去比,甚至覺得新CR-V在操控上的信心,已經弱於RAV4和奇駿,過去老CR-V可是在這方面有領先優勢。

寶馬5系

被女友逼著去看了那部笑點很低的電影——《羞羞的鐵拳》,裡面一男一女被閃電劈中而互換了身體,賓士和寶馬之間真讓人懷疑是換了人格。上代寶馬也是開始往舒適這邊跑,但充其量只能說在運動性上有妥協。

至於新一代寶馬5系,一躍成為同級舒適標杆。那時開上寶馬540Li,靜得想睡覺的感覺,之前開賓士S級時曾出現過。底盤在快跑起來的時候,車身竟會有浮沉感,這個說出去也沒人會相信。方向盤手感也開始變得帶電子感,很輕很沒溝通,這台車完全拒絕跟你有任何溝通。

我很想去開一下短軸5系,或許是長軸版針對中國需求,而做出了如此極端的設定,或許短軸版能一定程度找回些許風骨。反觀賓士E級,底盤舒適性應該是刷了車系歷史新低。懸掛動作非常生硬,很多B級車懸掛都比它講究。不過E級這類大車,懸掛無論怎麼差,由於軸距和車重,行駛起來依然有種沉穩感。再考慮上E級車廂裝橫,以及很柔軟的座椅和頭枕,坐在E級後排,依然覺得這台車很“賓士”。還是我一直說的觀點,濾震只是乘坐舒適性中的一環,周邊還有很多影響因素。例如豐田Alphard的底盤不見得好,可是不妨外它成為富人的寵兒。

斯巴魯XV

新一代XV是斯巴魯首款採用SGP平臺的車型,SGP平臺類似於大眾模組化,斯巴魯往後除了BR-Z以外,其餘車型都會在SGP平臺裡誕生。SGP對整個受力結構重新設計,結果就是車身剛性更強,以及撞擊時對衝擊力分散會更合理。試駕了新一代XV,機械表現真是驚豔,別說跟SUV去比,哪怕在轎車領域,操控性比它好的車也不多。相比上代車型,新一代XV行駛品質有了質的飛躍,哪怕跟CR-V、奇駿等緊湊型SUV放在一起,濾震和隔音也不會露怯。

對於買家而言,還是那句,不用去管什麼平臺,這個主要跟廠家的生產管理相關。哪怕是新一代XV,儘管比上代在行駛品質上有了進步,這個更多是在造車時的取捨問題,不一定是平臺變更所帶來的影響。例如還沒步入SGP平臺的傲虎,同樣能把操控和濾震這兩頭做得很尖。其實新一代XV在濾震特性方面,給人一種“小傲虎”的感覺。坦白說,今年有兩台車,在開完後有種想占為己有的衝動,一台是別克君威GS,另一台就是這代斯巴魯XV。(文/XCP馮晞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