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風雨越王勾踐劍:青銅利劍世莫當,春秋奇寶今安在

西元前770年--西元前476年, 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 這一歷史時期, 列國爭雄, 峰煙四 起。 據《左傳》記載, 春秋時共有諸候國一百四十多個。 湧現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 , 楚莊王等“春秋五霸”以及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等春秋晚期的著名軍事霸主。

春秋時期, 為了應付連綿不斷的戰爭, 各諸候國不斷改進和大量製造各式各樣的武器。 各國都 擁有一批鑄造青銅劍的能工巧匠。 地處長江下游的吳國和越國, 由於近海, 陸地上水網縱橫, 不利於車戰, 因此步戰及近戰利器——青銅劍便成為兵器中之翹楚。

春秋晚期, 吳、越兩國湧現出諸如歐冶子、幹將、莫邪等當時及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鑄劍能手 。 吳、越鑄造的名貴青銅劍, 堅韌鋒利無比, 威披天下、聲震各諸候國;這些名劍被載入史冊典籍吼山勾踐石刻像 , 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其無論鑄造工藝還是實戰價值,

均堪稱中國寶劍鑄造史上輝煌的巔峰。

2500年過去了, 這些冠絕華夏的春秋奇寶、青銅利劍被塵封土掩, 匿跡於歷史的漫漫風煙之中。 千古名劍何處覓影蹤?這就不能不提到當時的楚國。 楚本是江、漢流域的一個蠻族國家。 西周時, 楚在南方崛起, 活動在丹陽(今湖北秭歸)一帶,

成為周王室的勁敵。 西元前689年, 始建都於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 楚國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 經常雪中越王台對鄰近諸候國發動戰爭。 先後滅了45個諸候國, 在"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中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霸主角色。 隨著時間的流逝, 這個昔日的 強大王國終於被歷史的塵土掩埋。 人們對它的瞭解也僅僅局限於歷史書中為數不多的記載, 對它的經濟、文化具體面目以及它與長江下游吳、越等鄰國關係的認識, 也一直是模糊不清的。 20世紀的今天, 隨著湖北江陵望山沙塚楚墓群的發現, 考古學家的小鏟子又將塵土掩埋越王勾踐歷史畫像的歷史重新揭示了出來。

二、驚世:萬花堆裡埋神劍·越王雄風現人間

湖北江陵地區位於長江中游古雲夢澤畔, 西臨鄂西山區, 東接江漢平原, 南瀕萬里長江, 北通遼闊中原, 控江帶湖, 形張勢舉, 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春秋戰國時這裡曾是楚國 都--郢的所在地。

1965年冬, 湖北省荊州地區漳河水庫(今屬荊門市)渠越王勾踐劍 道工作,

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湖北省博物館等有關部門配合工程進行文物勘探, 在第二幹渠所經江陵縣境內的紀山西麓和八嶺山東麓一帶工程範圍內發現大大小小古墓50多座。 其中的望山四號墓是湖北省首次發現的較大 型楚墓。 由於江陵地區地下水位元較高, 墓坑積水較多, 土質情況不良, 坑壁極易崩塌。 而且時逢冬季嚴寒, 常有雨雪, 給發掘工越王勾踐劍發掘現場工作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考古工作者們頂風冒雪, 群策群力, 自1965年旬10月中始, 至1966年元月中旬止, 僅用了三個月時間 便順利完成了田野間的發掘工作, 共計出土文物2000餘件。 望山沙塚楚墓的發掘, 是湖北境內採用科學方法對楚墓進行的首次較大規模的發掘。 這次發掘中最驚人的收穫是一柄寒光閃閃的青銅劍。此劍的出土,震動了海內外史學界與考古學界。

1965年12月,在距楚國別都紀南城故址七公里處的望山一號墓裡,考古工作者在墓主棺內 人骨架的左則,發現一柄裝在黑色漆木箱鞘內的名貴青銅劍。青銅劍與劍鞘吻合得十分緊密。拔劍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無銹蝕,刃薄鋒利。試之以紙,20餘層一劃而破。劍全長為55.6釐米,其中劍身長45.6釐米,劍格寬5釐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線纏縛,劍首向外形翻卷作圓箍,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在這把鋒利無比、精美絕倫的青銅劍的劍身一面近格處刻有兩行鳥篆銘文,共八個字。這種古文字,史稱“鳥蟲文”,是篆書的變體,釋讀頗難。考古工作者在現場沒有資料可以參越王勾踐劍劍銘與劍鋒考的情況下,初步釋讀出劍銘中的六個字為“越王”、“自作(乍)用劍(左金右僉)”。

春秋時越國自允常於西元前510年稱王起,經勾踐、鹿郢、不壽、朱勾……至無疆於西元前334年被楚所滅止,先後有9位越王,此劍又是哪一位越王所"自作"呢?只有弄清劍上的越王之名方可做出定論。於是,在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之間展開了一場以書信往來為主要方式的、轟動一時的學術討論。討論是由主持此次發掘的著名考古學家方壯猷教授發起的,參加者有郭沫若、於省吾、唐蘭、容庚、徐中舒、夏鼐、陳夢家、胡厚宜、蘇秉琦、史樹青等一大批著名學者。經過兩個多月的書信交流、切磋研討,學者們的意向趨於一致,公認劍上的八字銘文為:“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勾踐--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春秋晚期霸主,膾炙人口的成語"臥薪嚐膽"說的就是他敗而不妥、勵精圖治的故事。那麼地處長江下游的越國國君勾踐之劍何以會出土于地處長江中游的楚國墓葬之中呢?學術界為此再次展開熱烈討論,有人認為是越女嫁到楚國時的陪嫁品, 唐蘭、郭沫若等著名學者討論劍銘書信因為史載勾踐之女是楚昭王的寵姬;有人認為此劍系楚國繳獲的戰利品,因為越國後來是被楚國滅掉的。

根據出土該劍的望山一號墓內的竹簡考證,墓主人應為邵固。死時尚不足30歲,系楚威王或楚懷王前期的大貴族,與楚王室關係密切。越王勾踐劍的出土,為學術界研究楚越關係提供了有利的證據。

三、勾踐:臥薪嚐膽鑄利劍·歐冶天工耀後世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變革時代。當時,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諸候割據,征戰頻繁。西元前六世紀中葉,當中原各國正鬧著內政變遷期間,南方的楚、吳、越之間則開始了激烈的征戰,一度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吳國在今江蘇南部,都城為吳(今江蘇蘇州);越國在今浙江北部,都城為會稽(今浙江紹興東南)。先是吳楚爭霸,而與吳國相鄰的越國也不甘寂寞,乘吳忙於攻楚之際,經常襲擊吳國。西元前496年,吳越開戰,吳師戰敗,吳王闔閭負傷而死。西元前494年,其子夫差替父報仇,帶兵伐越,使越臣服。越王勾踐戰敗之後,不忘會稽之恥,"方苦身焦思,置膽於座。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勾踐一面臥薪嚐膽,磨劍厲兵,一面在賢大夫范蠡、文種輔佐下改革國政,振興經濟。經十餘載的勵精圖治,於西元前482年東山再起,興兵伐吳,到西元前473年,越國滅掉吳國,吳王夫差自縊而死。勾踐沿夫差的路徑北進,大會諸候於徐州(今山東滕縣),成為春秋末期的著名霸主。越國也達到了歷史上最為鼎盛的階段。據《越絕書·寶劍篇》記載,越王勾踐共擁有五把青銅寶劍,分別是:勝、邪、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相傳為鑄劍大師歐冶子手制。皆為華夏千古名劍。當時的著名寶劍鑒賞家薛燭曾這樣描繪越王勾踐的“純鈞”劍:“手振拂,揚其華,淬如芙越王勾踐臥心嘗膽蓉始出。觀其鈑,燦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於塘;觀其斷,岩岩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雖複傾城量金,珠玉竭河,猶不能得此一物。”而《莊子·刻意篇》則稱,吳、越之劍“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足見其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踐劍與《越絕書·寶劍篇》上的描述十 府山越王殿句踐壁畫分吻合,其堅韌鋒利足以證明《戰國策·趙策》對吳、越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匝”的描述並非虛言,其做工之精美絕倫足以證明歐冶子的鑄劍藝術巧奪天工、曠絕千古 。

四、稱奇:勾踐劍千古不鏽·加速器分析解迷

前文已述及,越王勾踐劍雖已深埋地下二千四百多年,但出土時依舊光潔如新,寒氣逼人,鋒利無比。為解開勾踐劍千古不鏽之迷,1977年12月,上海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的專家們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組及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史》編寫組的學者們一道,採用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法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了無損科學檢測,得出了劍身青銅合金分配比的準確資料表。

越王勾踐劍的主要成分是銅、錫以及 分析部位 元素成分(%)

Cu Sn Pb Fe S As

(銅) (錫) (鉛) (鐵) (硫) (砷)

劍岡 80.3 18.8 0.4 0.4 微量

黃花紋 83.1 15.2 0.8 0.8 微量

黑花紋 73.9 22.8 1.4 1.8 微量 微量

黑花紋特

黑處 68.2 29.1 0.9 1.2 0.5 微量

劍格邊緣 57.3 29.6 8.7 3.4 0.9 微量

劍格正中 41.5 42.6 6.1 3.7 5.9 微量

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是經過硫化處理的,劍刃的精磨技藝水準可同現代在精密磨床上生產出的產品相媲美。因劍的各個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銅和錫的比例不一。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而 越王勾踐劍青銅合金配比表刃部 含錫高,硬度大,使劍非常鋒利;花紋處含硫高,硫化銅可以防止銹蝕,以保持花紋的豔麗。越王勾踐劍原圖那麼,不同成分的配比在同一劍上是怎樣鑄制的呢?專家們分析認為,是採用了複合金屬工藝,即分兩次澆 鑄使之複合成一體。這種複合金屬工藝,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到近代才開始使用的,而我國古代的能工巧匠早在兩千多年前便已採用。此外,越王勾踐劍出土時緊插于黑漆木制劍鞘內,在劍鞘的保護下,又處於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層中;並且它所處的環境與外界基本隔絕,這也是它沒有生銹的重要原因。

五、榮與辱:三度出展揚美名·一朝受損舉世驚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和我國收藏的第一號名劍,越王勾踐劍享有"天下第一劍"的美譽。自1965年出土至今,一直由湖北省博物館(簡稱"鄂博")收藏。三十六年當中,共出國(境)展覽過三次: 首次出展是在1973年6月,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中隆重亮相。郭沫若為該展覽親題詩篇:“越王勾踐破吳劍,專賴民工字錯金。銀縷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也為有幸一睹這把名劍的風采而在祝辭中“對中國政府這種特殊的照顧與好意”表示衷心地敬意。

第二次出展是在1984年12月,香港。為慶祝中英關於香港問題聯合聲明簽字。香港問題圓滿解決,越王勾踐劍與新近出土的吳王夫差矛一道在香港華潤集團新開設的展中國文物覽館裡與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及各國友人見面。此展覽命名為《江陵出土越王勾踐劍與吳王夫差矛展覽》,兩件展品被香港各界人士譽為“稀世珍寶 ”,古代兵器的“雙璧”。 當年郭沫若先生的題詩

第三次出展是1993年在新加坡舉辦的"戰國楚文物展",也是中新文化交流的五項活動之一。但是,就在這次出展過程中,這把千古名劍不幸遭到了人為的損壞:越王勾踐劍受損是在這次展覽結束拆展時發生的。1994年8月24日拆展時,由於新方工作人員不慎使一塊有機玻璃柄板卡在了勾踐劍的劍刃上。劍拆下後,我方發現劍刃部有一道長0.7釐米、寬0.1釐米的新傷痕。越王勾踐劍的受損在國內激起強烈反響。湖北一家報紙為此發表了題為《不是“國寶”要出國,而是“活寶”要出國》的文章。文章指稱湖北省越王勾踐劍在新加坡出展吳王夫差矛 博物館收藏的越王勾踐劍“出土20多年,數次飄洋過海,最終難逃劫難,……慘遭損壞。”該文經某文摘報轉載後,立即引起文物界和廣大讀者的關注。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對勾踐劍的受損情況作出的正式結論是“輕微損傷”。當年親手把勾踐劍從古墓中捧出的著名文物專家譚維四教授說,某報的報導明顯失實:第一,“慘遭損壞”的說法與國家文物局專家作出的正式結論不符,言過其實;第二,勾踐劍的三次出展均非 譚維四教授檢查古劍受損情況出於商業目的,所謂“洋人牟利,國人出國,文物遭殃”以及“不是‘國寶’要出國,而是‘活寶’要出國”的說法,不僅是對廣大文物工作者抹黑,也是對我國文化交流活動的否定。譚維四教授表示,雖然越王勾踐劍只是"輕微損傷",但這件事足令我們從中吸取教訓。

六、是與非:克隆品橫空出世·越王劍風雲再起

2000年底--2001年初,《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晚報》、《浙江青年報》等全國各大媒體先後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我國“克隆”成功越王勾踐劍》、《“克隆”越王勾踐劍起風波》、《複製越王勾踐劍,引發事端》……

這次“克隆”越王勾踐劍行動系由浙江杭州某公司策劃發起,為了迎接2000年博覽會的舉行,以弘揚"臥薪嚐膽、奮發圖強"的民族精神,破解越王勾踐劍歷經千年不朽之“謎”為主題,由上海交大、中國鑄造協會等部門多位國內冶鑄專家聯手組成攻關小組,選取用優材質青銅料與古代的青銅鑄造技術,以一國重寶--越王勾踐劍為原形,精心製作,使其材料、形制、外貌與原劍一模一樣。經過多次實踐,終於宣告“克隆成功”。“克隆”的越王勾踐劍稱為“越王勾踐複製劍”,由上海交大下屬一家 單位承制。此次複製的越王勾踐劍編號絕版生產2500把,公開發行870多把,其餘作為貴重禮品贈送外國友人。已獲贈收藏該劍的有: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1959”號;浙江博物館收藏“1929”號;香港特別行政區收藏“引起廣泛關注與軒然大波的“越王勾踐劍複製劍” 1997”號;越王勾踐故里--紹興博物館收藏“1993”號;紹興歐冶子鑄劍故地“歐冶山莊”收藏“2500”號,並埋入數米深的坑內,其上築一“劍亭”,到西元2500年時再將劍取出。

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家、香港武俠小說泰斗金庸等一批名人也獲贈“越王勾踐複製劍”,原籍浙江海甯的金庸先生也是古越國的後人,早年還專門著有短篇武俠小說《越女劍》。接到複製劍後金庸先生十分高興,欣然命筆題辭:“越王勾踐劍·雪恥之精,復興之魂。”“越王勾踐複製劍”一時間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消息不徑而走。

作為越王勾踐劍原劍的唯一合法收藏單位,湖北省博物館對 金庸笑擁“越王複製勾踐劍”“克隆”越王勾踐劍一事持否定態度。湖北省博物館稱,迄今為止,作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越王踐劍的唯一收藏單位,該館從未向任何單位或個人提供複製越王勾踐劍所需的樣品,模具和技術資料,也沒有委託任何單位或個人複製該劍,某些機構與組織未與湖北省博物館進行任何溝通,館方對自己館藏的一級文物竟被人大規模“克隆”感到吃驚,館方對此事保留進一步追究的權利。湖北省博物館認為,應當責令有關單位對於這2500把“克隆”越王勾踐劍如數收回查封,並在湖北省文物局與該館監督下予以銷毀。“越王勾踐複製劍”的發行單位認為不應讓如此精美絕倫的越王勾踐劍35年多來靜靜躺在鄂博,“克隆”勾踐 金庸題詞劍是將市場機制引入博物館經營。這場“克隆”勾踐劍風波目前已持續了半年時間,尚無明確結果。

七、代跋:夢縈魂牽·風雨越勾踐劍

筆者很愛劍,熱愛劍文化,猶愛代表中國古代鑄劍水準巔峰的青銅劍與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

自初中時代在《中國歷史》課本第一冊的彩色插頁上首次見到越王勾踐劍的照片,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時間了。作為一名武術家,許多年來不論身在他鄉還是旅居海外,越王勾踐劍--都無時無刻不作為一種打動我、激勵我的精神符號,鼓舞我百折不回,令我夢縈魂牽。起先我並不知這把曠世名劍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館,一直誤以為這件國之重寶珍藏在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前些年從海外歸來後回故鄉北京,兩度重遊中國歷史博物館尋覓此劍欲一睹其風采未果,詢問該館館員,年輕的館員小姐被問得滿頭霧水,半晌才訥訥地道:“我們這裡沒有呀,應該是在地方的館裡吧。”

這次發掘中最驚人的收穫是一柄寒光閃閃的青銅劍。此劍的出土,震動了海內外史學界與考古學界。

1965年12月,在距楚國別都紀南城故址七公里處的望山一號墓裡,考古工作者在墓主棺內 人骨架的左則,發現一柄裝在黑色漆木箱鞘內的名貴青銅劍。青銅劍與劍鞘吻合得十分緊密。拔劍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無銹蝕,刃薄鋒利。試之以紙,20餘層一劃而破。劍全長為55.6釐米,其中劍身長45.6釐米,劍格寬5釐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線纏縛,劍首向外形翻卷作圓箍,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在這把鋒利無比、精美絕倫的青銅劍的劍身一面近格處刻有兩行鳥篆銘文,共八個字。這種古文字,史稱“鳥蟲文”,是篆書的變體,釋讀頗難。考古工作者在現場沒有資料可以參越王勾踐劍劍銘與劍鋒考的情況下,初步釋讀出劍銘中的六個字為“越王”、“自作(乍)用劍(左金右僉)”。

春秋時越國自允常於西元前510年稱王起,經勾踐、鹿郢、不壽、朱勾……至無疆於西元前334年被楚所滅止,先後有9位越王,此劍又是哪一位越王所"自作"呢?只有弄清劍上的越王之名方可做出定論。於是,在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之間展開了一場以書信往來為主要方式的、轟動一時的學術討論。討論是由主持此次發掘的著名考古學家方壯猷教授發起的,參加者有郭沫若、於省吾、唐蘭、容庚、徐中舒、夏鼐、陳夢家、胡厚宜、蘇秉琦、史樹青等一大批著名學者。經過兩個多月的書信交流、切磋研討,學者們的意向趨於一致,公認劍上的八字銘文為:“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勾踐--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春秋晚期霸主,膾炙人口的成語"臥薪嚐膽"說的就是他敗而不妥、勵精圖治的故事。那麼地處長江下游的越國國君勾踐之劍何以會出土于地處長江中游的楚國墓葬之中呢?學術界為此再次展開熱烈討論,有人認為是越女嫁到楚國時的陪嫁品, 唐蘭、郭沫若等著名學者討論劍銘書信因為史載勾踐之女是楚昭王的寵姬;有人認為此劍系楚國繳獲的戰利品,因為越國後來是被楚國滅掉的。

根據出土該劍的望山一號墓內的竹簡考證,墓主人應為邵固。死時尚不足30歲,系楚威王或楚懷王前期的大貴族,與楚王室關係密切。越王勾踐劍的出土,為學術界研究楚越關係提供了有利的證據。

三、勾踐:臥薪嚐膽鑄利劍·歐冶天工耀後世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變革時代。當時,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諸候割據,征戰頻繁。西元前六世紀中葉,當中原各國正鬧著內政變遷期間,南方的楚、吳、越之間則開始了激烈的征戰,一度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吳國在今江蘇南部,都城為吳(今江蘇蘇州);越國在今浙江北部,都城為會稽(今浙江紹興東南)。先是吳楚爭霸,而與吳國相鄰的越國也不甘寂寞,乘吳忙於攻楚之際,經常襲擊吳國。西元前496年,吳越開戰,吳師戰敗,吳王闔閭負傷而死。西元前494年,其子夫差替父報仇,帶兵伐越,使越臣服。越王勾踐戰敗之後,不忘會稽之恥,"方苦身焦思,置膽於座。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勾踐一面臥薪嚐膽,磨劍厲兵,一面在賢大夫范蠡、文種輔佐下改革國政,振興經濟。經十餘載的勵精圖治,於西元前482年東山再起,興兵伐吳,到西元前473年,越國滅掉吳國,吳王夫差自縊而死。勾踐沿夫差的路徑北進,大會諸候於徐州(今山東滕縣),成為春秋末期的著名霸主。越國也達到了歷史上最為鼎盛的階段。據《越絕書·寶劍篇》記載,越王勾踐共擁有五把青銅寶劍,分別是:勝、邪、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相傳為鑄劍大師歐冶子手制。皆為華夏千古名劍。當時的著名寶劍鑒賞家薛燭曾這樣描繪越王勾踐的“純鈞”劍:“手振拂,揚其華,淬如芙越王勾踐臥心嘗膽蓉始出。觀其鈑,燦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於塘;觀其斷,岩岩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雖複傾城量金,珠玉竭河,猶不能得此一物。”而《莊子·刻意篇》則稱,吳、越之劍“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足見其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踐劍與《越絕書·寶劍篇》上的描述十 府山越王殿句踐壁畫分吻合,其堅韌鋒利足以證明《戰國策·趙策》對吳、越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匝”的描述並非虛言,其做工之精美絕倫足以證明歐冶子的鑄劍藝術巧奪天工、曠絕千古 。

四、稱奇:勾踐劍千古不鏽·加速器分析解迷

前文已述及,越王勾踐劍雖已深埋地下二千四百多年,但出土時依舊光潔如新,寒氣逼人,鋒利無比。為解開勾踐劍千古不鏽之迷,1977年12月,上海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的專家們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組及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史》編寫組的學者們一道,採用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法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了無損科學檢測,得出了劍身青銅合金分配比的準確資料表。

越王勾踐劍的主要成分是銅、錫以及 分析部位 元素成分(%)

Cu Sn Pb Fe S As

(銅) (錫) (鉛) (鐵) (硫) (砷)

劍岡 80.3 18.8 0.4 0.4 微量

黃花紋 83.1 15.2 0.8 0.8 微量

黑花紋 73.9 22.8 1.4 1.8 微量 微量

黑花紋特

黑處 68.2 29.1 0.9 1.2 0.5 微量

劍格邊緣 57.3 29.6 8.7 3.4 0.9 微量

劍格正中 41.5 42.6 6.1 3.7 5.9 微量

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是經過硫化處理的,劍刃的精磨技藝水準可同現代在精密磨床上生產出的產品相媲美。因劍的各個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銅和錫的比例不一。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而 越王勾踐劍青銅合金配比表刃部 含錫高,硬度大,使劍非常鋒利;花紋處含硫高,硫化銅可以防止銹蝕,以保持花紋的豔麗。越王勾踐劍原圖那麼,不同成分的配比在同一劍上是怎樣鑄制的呢?專家們分析認為,是採用了複合金屬工藝,即分兩次澆 鑄使之複合成一體。這種複合金屬工藝,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到近代才開始使用的,而我國古代的能工巧匠早在兩千多年前便已採用。此外,越王勾踐劍出土時緊插于黑漆木制劍鞘內,在劍鞘的保護下,又處於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層中;並且它所處的環境與外界基本隔絕,這也是它沒有生銹的重要原因。

五、榮與辱:三度出展揚美名·一朝受損舉世驚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和我國收藏的第一號名劍,越王勾踐劍享有"天下第一劍"的美譽。自1965年出土至今,一直由湖北省博物館(簡稱"鄂博")收藏。三十六年當中,共出國(境)展覽過三次: 首次出展是在1973年6月,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中隆重亮相。郭沫若為該展覽親題詩篇:“越王勾踐破吳劍,專賴民工字錯金。銀縷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也為有幸一睹這把名劍的風采而在祝辭中“對中國政府這種特殊的照顧與好意”表示衷心地敬意。

第二次出展是在1984年12月,香港。為慶祝中英關於香港問題聯合聲明簽字。香港問題圓滿解決,越王勾踐劍與新近出土的吳王夫差矛一道在香港華潤集團新開設的展中國文物覽館裡與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及各國友人見面。此展覽命名為《江陵出土越王勾踐劍與吳王夫差矛展覽》,兩件展品被香港各界人士譽為“稀世珍寶 ”,古代兵器的“雙璧”。 當年郭沫若先生的題詩

第三次出展是1993年在新加坡舉辦的"戰國楚文物展",也是中新文化交流的五項活動之一。但是,就在這次出展過程中,這把千古名劍不幸遭到了人為的損壞:越王勾踐劍受損是在這次展覽結束拆展時發生的。1994年8月24日拆展時,由於新方工作人員不慎使一塊有機玻璃柄板卡在了勾踐劍的劍刃上。劍拆下後,我方發現劍刃部有一道長0.7釐米、寬0.1釐米的新傷痕。越王勾踐劍的受損在國內激起強烈反響。湖北一家報紙為此發表了題為《不是“國寶”要出國,而是“活寶”要出國》的文章。文章指稱湖北省越王勾踐劍在新加坡出展吳王夫差矛 博物館收藏的越王勾踐劍“出土20多年,數次飄洋過海,最終難逃劫難,……慘遭損壞。”該文經某文摘報轉載後,立即引起文物界和廣大讀者的關注。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對勾踐劍的受損情況作出的正式結論是“輕微損傷”。當年親手把勾踐劍從古墓中捧出的著名文物專家譚維四教授說,某報的報導明顯失實:第一,“慘遭損壞”的說法與國家文物局專家作出的正式結論不符,言過其實;第二,勾踐劍的三次出展均非 譚維四教授檢查古劍受損情況出於商業目的,所謂“洋人牟利,國人出國,文物遭殃”以及“不是‘國寶’要出國,而是‘活寶’要出國”的說法,不僅是對廣大文物工作者抹黑,也是對我國文化交流活動的否定。譚維四教授表示,雖然越王勾踐劍只是"輕微損傷",但這件事足令我們從中吸取教訓。

六、是與非:克隆品橫空出世·越王劍風雲再起

2000年底--2001年初,《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晚報》、《浙江青年報》等全國各大媒體先後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我國“克隆”成功越王勾踐劍》、《“克隆”越王勾踐劍起風波》、《複製越王勾踐劍,引發事端》……

這次“克隆”越王勾踐劍行動系由浙江杭州某公司策劃發起,為了迎接2000年博覽會的舉行,以弘揚"臥薪嚐膽、奮發圖強"的民族精神,破解越王勾踐劍歷經千年不朽之“謎”為主題,由上海交大、中國鑄造協會等部門多位國內冶鑄專家聯手組成攻關小組,選取用優材質青銅料與古代的青銅鑄造技術,以一國重寶--越王勾踐劍為原形,精心製作,使其材料、形制、外貌與原劍一模一樣。經過多次實踐,終於宣告“克隆成功”。“克隆”的越王勾踐劍稱為“越王勾踐複製劍”,由上海交大下屬一家 單位承制。此次複製的越王勾踐劍編號絕版生產2500把,公開發行870多把,其餘作為貴重禮品贈送外國友人。已獲贈收藏該劍的有: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1959”號;浙江博物館收藏“1929”號;香港特別行政區收藏“引起廣泛關注與軒然大波的“越王勾踐劍複製劍” 1997”號;越王勾踐故里--紹興博物館收藏“1993”號;紹興歐冶子鑄劍故地“歐冶山莊”收藏“2500”號,並埋入數米深的坑內,其上築一“劍亭”,到西元2500年時再將劍取出。

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家、香港武俠小說泰斗金庸等一批名人也獲贈“越王勾踐複製劍”,原籍浙江海甯的金庸先生也是古越國的後人,早年還專門著有短篇武俠小說《越女劍》。接到複製劍後金庸先生十分高興,欣然命筆題辭:“越王勾踐劍·雪恥之精,復興之魂。”“越王勾踐複製劍”一時間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消息不徑而走。

作為越王勾踐劍原劍的唯一合法收藏單位,湖北省博物館對 金庸笑擁“越王複製勾踐劍”“克隆”越王勾踐劍一事持否定態度。湖北省博物館稱,迄今為止,作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越王踐劍的唯一收藏單位,該館從未向任何單位或個人提供複製越王勾踐劍所需的樣品,模具和技術資料,也沒有委託任何單位或個人複製該劍,某些機構與組織未與湖北省博物館進行任何溝通,館方對自己館藏的一級文物竟被人大規模“克隆”感到吃驚,館方對此事保留進一步追究的權利。湖北省博物館認為,應當責令有關單位對於這2500把“克隆”越王勾踐劍如數收回查封,並在湖北省文物局與該館監督下予以銷毀。“越王勾踐複製劍”的發行單位認為不應讓如此精美絕倫的越王勾踐劍35年多來靜靜躺在鄂博,“克隆”勾踐 金庸題詞劍是將市場機制引入博物館經營。這場“克隆”勾踐劍風波目前已持續了半年時間,尚無明確結果。

七、代跋:夢縈魂牽·風雨越勾踐劍

筆者很愛劍,熱愛劍文化,猶愛代表中國古代鑄劍水準巔峰的青銅劍與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

自初中時代在《中國歷史》課本第一冊的彩色插頁上首次見到越王勾踐劍的照片,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時間了。作為一名武術家,許多年來不論身在他鄉還是旅居海外,越王勾踐劍--都無時無刻不作為一種打動我、激勵我的精神符號,鼓舞我百折不回,令我夢縈魂牽。起先我並不知這把曠世名劍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館,一直誤以為這件國之重寶珍藏在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前些年從海外歸來後回故鄉北京,兩度重遊中國歷史博物館尋覓此劍欲一睹其風采未果,詢問該館館員,年輕的館員小姐被問得滿頭霧水,半晌才訥訥地道:“我們這裡沒有呀,應該是在地方的館裡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