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廣州黃埔古村,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已遠去

黃埔古村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琶洲街石基村, 至今仍守著自己的原生態領地, 非本村的車輛不允許進村。

黃埔古村見證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自宋代開始, 黃埔村長期在海外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南宋時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

明清以後, 黃埔村逐步發展成為廣州對外貿易的外港。 尤其清朝中期, 停泊在黃埔古港的外國商船多達五千多艘, 黃埔村成為當時最熱鬧繁華的古港。

黃埔村原名"鳳浦", 傳說古時有一對鳳凰飛臨此地, 從此人丁興旺, 五穀豐登。 成為海上古港後, 頻繁出入此地做貿易的鬼佬們“鳳”“黃”不分, 被叫變了音, 最後演成為"黃埔"之名。

古港至今仍保留著嶺南民居的古建築風味, 一棟又一棟的青色鑊耳山牆在天空中畫著弧線, 一派濃濃的粵式古村風韻。

荷塘、古榕、宗祠是嶺南古村落的特質, 村民們也蓋起了自己的小洋樓,

只是建房時還不時挖出當年洋船舶港時的木樁和樁基。

村裡更有一系列豐富的廣式鄉村美食風味,村口一列大罐大罐的鹹酸已經招了不少口水。

接下來的艇仔粥、薑撞奶、石基瀨粉、豬腳姜、牛雜、豬紅、魚蛋、豆腐花,以及各種甜點花生糖、杏仁餅、雞仔餅、桂花糕、椰蓉糕等等,一路的小吃攤檔讓人停不下口。

村內儘管店鋪鱗次櫛比、食肆林立,卻並不妨礙村民們安逸度日。帶娃的帶娃,曬衣的曬衣,偶爾忙活一下,招待到訪的遊客賺些外快,好不自在。

只是昔日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更多旅途軼事,個性美食美宿,敬請關注崇尚慢旅行的SophyJiang慢旅繪。

村裡更有一系列豐富的廣式鄉村美食風味,村口一列大罐大罐的鹹酸已經招了不少口水。

接下來的艇仔粥、薑撞奶、石基瀨粉、豬腳姜、牛雜、豬紅、魚蛋、豆腐花,以及各種甜點花生糖、杏仁餅、雞仔餅、桂花糕、椰蓉糕等等,一路的小吃攤檔讓人停不下口。

村內儘管店鋪鱗次櫛比、食肆林立,卻並不妨礙村民們安逸度日。帶娃的帶娃,曬衣的曬衣,偶爾忙活一下,招待到訪的遊客賺些外快,好不自在。

只是昔日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更多旅途軼事,個性美食美宿,敬請關注崇尚慢旅行的SophyJiang慢旅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