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朝最輝煌的四大征戰,常常還被武則天身邊的丞相掛嘴上

話說武則天時代, 有位才能不凡的名相, 名曰魏元忠, 還是太學生的時候, 他就根據吐蕃不斷騷擾大唐邊境的危局, 上奏唐高宗大侃軍事。 這位老兄侃了不少古今名將的事蹟和特點, 其中還專門提到了本朝即李唐的四位最優秀的戰將和他們的經典之戰, 魏元忠所說的這四位大唐名將即便放在整個中國軍事史上, 也是大名鼎鼎, 佔有重要地位, 而且在民間傳說和小說、評書中, 這四位還都被狠狠地“演義”了一把。

魏元忠

魏元忠的原話是——“李靖破突厥, 侯君集滅高昌, 蘇定方開西域, 李勣平遼東, 雖奉國威靈, 亦其才力所致。 ”

這四位的戰績, 都是對外征伐, 不但是唐朝軍事最輝煌的篇章, 而且還極大影響了中國的歷史。 下面就跟大夥說說這四位牛人精彩的征戰故事。

李靖, 大夥不會陌生, 唐朝第一軍事家, 戰神級的大咖!在一些演義和傳說中, 他有著多重的魔幻身份,

諸如:和紅拂女攜手私奔的帥哥俠客、呼風喚雨的神仙道長、擁有仨超能兒子的托塔天王——別和我說托塔天王李靖不是唐朝的, 而是商朝的, 其實早在《西遊記》和《封神演義》問世之前, 李靖就被神話包裝了。 唐末時, 由於托塔天王下凡退敵的傳說, 李靖就被民間立祠尊為“李天王”了, 百姓還專門為其建造了寶塔……

李靖

正史上, 李靖最輝煌的戰績就是前面所說的“破突厥”。 那東突厥汗國(今蒙古一帶)多次騷擾大唐, 惹惱了唐太宗李世民, 他於貞觀三年(西元629年)任命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 類似集團軍群總司令, 讓他統領另一位超級名將李勣及兩位駙馬(即李世民姐姐平陽公主的老公柴紹和李世民的妹妹丹陽公主的老公薛萬徹)和一個王爺(李道宗, 李淵的堂侄)共十余萬兵馬殺向東突厥。 次年正月, 李靖率三千驍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了招黑虎掏心——從山西馬邑突然進軍今內蒙的惡陽嶺, 接著夜襲東突厥首領頡利可汗的牙帳所在地定襄!頡利打死也沒想到唐軍突然降臨,

他以為唐朝是發飆傾國而來, 否則豈敢孤軍深入?他越想越怕, 慌忙逃跑。 與此同時, 李勣在白道(今呼和浩特西北)大破突厥軍, 頡利的親信康蘇密也在李靖的忽悠下率部分突厥部落歸降。 頡利更為驚恐, 打著議和的幌子準備逃亡漠北, 李靖乘其毫無防備之際選出一萬精騎夜襲陰山, 俘敵千餘人。 接著李靖又派出麾下得力幹將蘇定方率二百輕騎追殺頡利, 頡利嚇得屁滾尿流再次奔逃。 李靖率軍掩殺, 一口氣俘虜突厥男女十萬餘口牲畜數十萬頭!頡利在逃跑途中終被唐軍擒獲, 東突厥汗國滅亡。

李勣

為慶賀此番勝利, 唐宮淩煙閣舉行盛大酒宴。 由於興奮過火, 太上皇李淵親自彈起琵琶, 唐太宗隨樂翩翩起舞, 整個大唐一片歡騰。 不久, 中亞各民族為大唐神威所折服, 紛紛要求歸附當“小弟”, 共尊唐太宗為“天可汗”!而李靖在這之後, 又創造了一個經典戰績, 即滅掉了青海一帶的吐谷渾汗國, 吐谷渾老大慕容伏允可汗也和頡利可汗一樣, 成了唐朝的俘虜。

遊戲中的淩煙閣

李勣是僅次於李靖的大唐名將,五代史臣曾言:“近代稱為名將者,英、衛二公,誠煙閣之最(英、衛二公即英國公李勣和衛國公李靖,“煙閣”即李世民的為開國功臣們畫像的“淩煙閣”)。”在演義中,李勣被編造成一位能掐會算、一肚子壞水的牛鼻子老道,是瓦崗寨和唐朝開國的頭號“羽毛扇”,人們都習慣稱他為“徐茂公”,之所以叫這名,是因為他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歸唐後由於表現好,被賜予皇家貴姓——李,後來又為避諱李世民那不可侵犯的神聖名字,他被去掉“世”字,變成了李勣。他死後,他的孫子徐敬業由於造反連累了全家,他們家又被剝奪了貴姓“李”。

著名的駱賓王曾經寫過《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李勣平生最牛的戰績就是前面說的“平遼東”,而在此之前,他已經是戰功赫赫了,李靖“破突厥”,就離不開他的精彩配合,後來他又獨自領兵滅掉了漠北的薛延陀汗國。貞觀十九年(645年),又一個國家惹怒了唐太宗李世民。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一帶的高句麗王國出了個叫淵蓋蘇文的權臣,此人對內虐待百姓,對外圖謀擴張,悍然鄙視大唐。身為東亞中亞盟主即“天可汗”的李世民決定出兵教訓這廝,他親自擔任這次軍事行動的最高司令官,同時還任命李世勣為這次行動的陸軍總指揮,即遼東道行軍大總管。

淵蓋蘇文

李勣率領唐軍神不知鬼不覺地渡過了遼水,又以雷霆萬鈞之勢攻破了蓋牟(今遼寧撫順),接著和唐太宗君臣密切配合,以攻城器具狂砸猛撞等手段相繼攻克了高句麗重鎮遼東、白岩(今遼陽東北)等地。安市(今遼寧海城南營城子)一戰,李勣極有創意地玩起了長槍陣,以一萬長槍兵組成陣勢對高句麗軍發動猛攻,殺得高句麗軍人仰馬翻。此戰高句麗軍被滅兩萬多,還有三萬多投了降。不過唐太宗並沒有實現滅掉高句麗的心願就過早去世了,這項艱巨的任務由他的兒子高宗李治勝利完成。唐乾封元年(666年),高宗任命七十二歲的李勣擔任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對高句麗發動了最後一擊。第二年,老當益壯的李勣渡過遼水,連克城池十六座,滅敵軍五萬,到總章元年(668年),李勣終於攻克了高句麗的總部平壤城,高句麗王國被徹底搞定,而那位招惹唐朝的淵蓋蘇文,早在兩年前就去世了。順便說一下,這李勣不僅是傑出的軍事家,還是老謀深算的政治老手,當很多大臣都強烈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的時候,他卻支持皇帝,而且他還親自為武則天主持了封後加冕儀式。

前面說李靖“破突厥”時,咱提到了李靖麾下的得力幹將蘇定方,作為繼李靖、李勣之後唐朝最傑出的戰將,他主打的“開西域”也是精彩絕倫。蘇定方在一些演義小說和戲曲、評書中被糟蹋成了一個陰險狠毒的大反派。槍法絕倫的帥哥英雄、隋唐第七條豪傑羅成就是被他用陰謀亂箭射死的。其實大帥哥羅成只是演義虛構的一個“假人”而已,蘇定方才是歷史上真正的英雄悍將,身經百戰,無往不勝。

蘇定方

作為唐初名將中的少壯派精英,蘇定方先跟隨一些前輩老將練手,比如跟隨李靖滅東突厥、跟隨程知節(即大名鼎鼎的程咬金)敗西突厥。後來老將基本上都掛得差不多了,蘇定方終於混成了“主打”。說他“開西域”,指的是兩場大戰。唐顯慶二年(657年),蘇定方被高宗任命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率唐朝和回紇聯軍殺向屢次惹事、盤踞西域的西突厥汗國,進軍到曳至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時,其一萬餘人被西突厥十萬大軍包圍,用兵靈活的蘇定方以步兵長矛陣狠狠擋住西突厥軍的三次沖陣,而後率騎兵反擊,追殺三十裡,斬獲數萬人。接著蘇定方冒雪進軍,晝夜兼程,長驅兩百里,直抵金牙山(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西突厥首領沙缽羅可汗的總部,再次斬獲數萬,沙缽羅可汗逃亡途中被生擒!第二戰是兩年後的顯慶四年(659年),蘇定方率軍征討搞叛亂的西域思結部酋長都曼,蘇定方以精兵一萬、勁騎三千,晝夜兼程三百里,直接把都曼給嚇投降了。

除了“開西域”的兩戰,蘇定方還有一次漂亮仗,即在顯慶五年(660年)以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的身份,率十萬水陸大軍滅掉了朝鮮半島上的百濟王國,俘虜了百濟國王扶余義慈。連滅三個國家而且把三個敵國首腦都生擒了,蘇定方夠無敵!這位英雄生前輝煌,死後榮耀,也算圓滿,然而他哪裡想到,在後世編造的小說、評書和戲曲裡,他被民間藝人醜化成一個殘害忠良的奸賊,遭到諸多百姓的鄙視和唾駡。由此可見,文人的力量可比武將厲害多了。

在指揮“四大征”的四位唐朝名將中,李靖、李勣和蘇定方都是善終,唯有“滅高昌”的侯君集的結局是身首異處、身敗名裂。在演義小說和傳統評書中,侯君集被編造成飛簷走壁的奇俠,綽號“小白猿”,他的輕功和羅成的神槍、尚師徒的寶馬以及程咬金的三斧頭並稱為隋唐“四絕”,他的長相和本事和《水滸》裡的鼓上蚤時遷非常相似。

侯君集

真實歷史上的侯君集估計不會輕功,倒是一位以武勇強悍著稱的職業軍人。貞觀九年(635年),他跟隨大唐第一名將李靖討伐吐谷渾汗國,功勳卓著。貞觀十三年(639年)冬,他終於獨當一面,被李世民任命為交合道行軍大總管,率軍進擊西域的高昌王國(今新疆吐魯番東南)。高昌是一個受中原文化影響頗深的西域國家,其國王麴文泰早先特熱愛唐朝,不但和前往“西天”取經的玄奘結拜兄弟,還帶著老婆親自到長安拜見李世民,受到盛情款待。但沒多久,他就被西突厥給帶壞了,和唐朝對抗,於是,李世民派出侯君集收拾他。

當麴文泰得知唐軍殺來的消息後,根本不怕,他笑著說“唐國和咱們距離七千里,中間還隔著兩千多裡的沙漠,冬天如冰窖,夏天似火燒,地上還沒水草,唐軍若來,二十天他們糧草就能吃完,到時他們自己就完了,咱再趁機把他們揍一頓,有啥可擔憂的!”然而就在麴文泰這話出口幾個月後,侯君集就率唐軍挺進至磧口(今哈密附近),麴文泰竟然活活嚇死了!侯君集直趨高昌都城,寫信給麴文泰的兒子麴智盛勸降,這傢伙不搭理,侯君集遂下令填平城壕,並以撞車猛擊城池。本來說好要來援助高昌的西突厥軍則被唐軍的氣勢嚇跑了!智盛絕望,只好開城投降。從此高昌成為唐帝國的一部分——西州。當時有童謠唱到: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滅。

和李靖等人相比,這侯君集雖然軍事才華夠牛,但人品有點問題。滅高昌時,他居功自傲,得意忘形,不但在高昌擅自任命官員,還私自掠奪大量珍寶和美女,結果被彈劾入獄。雖不久即獲釋,但他心中總是不爽。貞觀十七年(643年),侯君集徹底把自己作死了,他忽悠太子李承乾謀反,結果事情敗露,他被李世民處死。

其實侯君集謀反,他曾經的老上級李靖早就看出來了,要麼說李靖夠神呢。當初李世民讓李靖教侯君集兵法,結果侯君集卻和李世民說李靖要謀反,理由是李靖沒把最厲害的兵法絕招交給他,自己留了一手。而李靖則對李世民說,我看是侯君集想謀反吧,現在天下太平,我教他的那些足夠用了,他還要想學那麼多幹啥?目的不純啊!結果呢,還真如李靖所言啊!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成了唐朝的俘虜。

遊戲中的淩煙閣

李勣是僅次於李靖的大唐名將,五代史臣曾言:“近代稱為名將者,英、衛二公,誠煙閣之最(英、衛二公即英國公李勣和衛國公李靖,“煙閣”即李世民的為開國功臣們畫像的“淩煙閣”)。”在演義中,李勣被編造成一位能掐會算、一肚子壞水的牛鼻子老道,是瓦崗寨和唐朝開國的頭號“羽毛扇”,人們都習慣稱他為“徐茂公”,之所以叫這名,是因為他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歸唐後由於表現好,被賜予皇家貴姓——李,後來又為避諱李世民那不可侵犯的神聖名字,他被去掉“世”字,變成了李勣。他死後,他的孫子徐敬業由於造反連累了全家,他們家又被剝奪了貴姓“李”。

著名的駱賓王曾經寫過《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李勣平生最牛的戰績就是前面說的“平遼東”,而在此之前,他已經是戰功赫赫了,李靖“破突厥”,就離不開他的精彩配合,後來他又獨自領兵滅掉了漠北的薛延陀汗國。貞觀十九年(645年),又一個國家惹怒了唐太宗李世民。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一帶的高句麗王國出了個叫淵蓋蘇文的權臣,此人對內虐待百姓,對外圖謀擴張,悍然鄙視大唐。身為東亞中亞盟主即“天可汗”的李世民決定出兵教訓這廝,他親自擔任這次軍事行動的最高司令官,同時還任命李世勣為這次行動的陸軍總指揮,即遼東道行軍大總管。

淵蓋蘇文

李勣率領唐軍神不知鬼不覺地渡過了遼水,又以雷霆萬鈞之勢攻破了蓋牟(今遼寧撫順),接著和唐太宗君臣密切配合,以攻城器具狂砸猛撞等手段相繼攻克了高句麗重鎮遼東、白岩(今遼陽東北)等地。安市(今遼寧海城南營城子)一戰,李勣極有創意地玩起了長槍陣,以一萬長槍兵組成陣勢對高句麗軍發動猛攻,殺得高句麗軍人仰馬翻。此戰高句麗軍被滅兩萬多,還有三萬多投了降。不過唐太宗並沒有實現滅掉高句麗的心願就過早去世了,這項艱巨的任務由他的兒子高宗李治勝利完成。唐乾封元年(666年),高宗任命七十二歲的李勣擔任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對高句麗發動了最後一擊。第二年,老當益壯的李勣渡過遼水,連克城池十六座,滅敵軍五萬,到總章元年(668年),李勣終於攻克了高句麗的總部平壤城,高句麗王國被徹底搞定,而那位招惹唐朝的淵蓋蘇文,早在兩年前就去世了。順便說一下,這李勣不僅是傑出的軍事家,還是老謀深算的政治老手,當很多大臣都強烈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的時候,他卻支持皇帝,而且他還親自為武則天主持了封後加冕儀式。

前面說李靖“破突厥”時,咱提到了李靖麾下的得力幹將蘇定方,作為繼李靖、李勣之後唐朝最傑出的戰將,他主打的“開西域”也是精彩絕倫。蘇定方在一些演義小說和戲曲、評書中被糟蹋成了一個陰險狠毒的大反派。槍法絕倫的帥哥英雄、隋唐第七條豪傑羅成就是被他用陰謀亂箭射死的。其實大帥哥羅成只是演義虛構的一個“假人”而已,蘇定方才是歷史上真正的英雄悍將,身經百戰,無往不勝。

蘇定方

作為唐初名將中的少壯派精英,蘇定方先跟隨一些前輩老將練手,比如跟隨李靖滅東突厥、跟隨程知節(即大名鼎鼎的程咬金)敗西突厥。後來老將基本上都掛得差不多了,蘇定方終於混成了“主打”。說他“開西域”,指的是兩場大戰。唐顯慶二年(657年),蘇定方被高宗任命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率唐朝和回紇聯軍殺向屢次惹事、盤踞西域的西突厥汗國,進軍到曳至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時,其一萬餘人被西突厥十萬大軍包圍,用兵靈活的蘇定方以步兵長矛陣狠狠擋住西突厥軍的三次沖陣,而後率騎兵反擊,追殺三十裡,斬獲數萬人。接著蘇定方冒雪進軍,晝夜兼程,長驅兩百里,直抵金牙山(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西突厥首領沙缽羅可汗的總部,再次斬獲數萬,沙缽羅可汗逃亡途中被生擒!第二戰是兩年後的顯慶四年(659年),蘇定方率軍征討搞叛亂的西域思結部酋長都曼,蘇定方以精兵一萬、勁騎三千,晝夜兼程三百里,直接把都曼給嚇投降了。

除了“開西域”的兩戰,蘇定方還有一次漂亮仗,即在顯慶五年(660年)以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的身份,率十萬水陸大軍滅掉了朝鮮半島上的百濟王國,俘虜了百濟國王扶余義慈。連滅三個國家而且把三個敵國首腦都生擒了,蘇定方夠無敵!這位英雄生前輝煌,死後榮耀,也算圓滿,然而他哪裡想到,在後世編造的小說、評書和戲曲裡,他被民間藝人醜化成一個殘害忠良的奸賊,遭到諸多百姓的鄙視和唾駡。由此可見,文人的力量可比武將厲害多了。

在指揮“四大征”的四位唐朝名將中,李靖、李勣和蘇定方都是善終,唯有“滅高昌”的侯君集的結局是身首異處、身敗名裂。在演義小說和傳統評書中,侯君集被編造成飛簷走壁的奇俠,綽號“小白猿”,他的輕功和羅成的神槍、尚師徒的寶馬以及程咬金的三斧頭並稱為隋唐“四絕”,他的長相和本事和《水滸》裡的鼓上蚤時遷非常相似。

侯君集

真實歷史上的侯君集估計不會輕功,倒是一位以武勇強悍著稱的職業軍人。貞觀九年(635年),他跟隨大唐第一名將李靖討伐吐谷渾汗國,功勳卓著。貞觀十三年(639年)冬,他終於獨當一面,被李世民任命為交合道行軍大總管,率軍進擊西域的高昌王國(今新疆吐魯番東南)。高昌是一個受中原文化影響頗深的西域國家,其國王麴文泰早先特熱愛唐朝,不但和前往“西天”取經的玄奘結拜兄弟,還帶著老婆親自到長安拜見李世民,受到盛情款待。但沒多久,他就被西突厥給帶壞了,和唐朝對抗,於是,李世民派出侯君集收拾他。

當麴文泰得知唐軍殺來的消息後,根本不怕,他笑著說“唐國和咱們距離七千里,中間還隔著兩千多裡的沙漠,冬天如冰窖,夏天似火燒,地上還沒水草,唐軍若來,二十天他們糧草就能吃完,到時他們自己就完了,咱再趁機把他們揍一頓,有啥可擔憂的!”然而就在麴文泰這話出口幾個月後,侯君集就率唐軍挺進至磧口(今哈密附近),麴文泰竟然活活嚇死了!侯君集直趨高昌都城,寫信給麴文泰的兒子麴智盛勸降,這傢伙不搭理,侯君集遂下令填平城壕,並以撞車猛擊城池。本來說好要來援助高昌的西突厥軍則被唐軍的氣勢嚇跑了!智盛絕望,只好開城投降。從此高昌成為唐帝國的一部分——西州。當時有童謠唱到: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滅。

和李靖等人相比,這侯君集雖然軍事才華夠牛,但人品有點問題。滅高昌時,他居功自傲,得意忘形,不但在高昌擅自任命官員,還私自掠奪大量珍寶和美女,結果被彈劾入獄。雖不久即獲釋,但他心中總是不爽。貞觀十七年(643年),侯君集徹底把自己作死了,他忽悠太子李承乾謀反,結果事情敗露,他被李世民處死。

其實侯君集謀反,他曾經的老上級李靖早就看出來了,要麼說李靖夠神呢。當初李世民讓李靖教侯君集兵法,結果侯君集卻和李世民說李靖要謀反,理由是李靖沒把最厲害的兵法絕招交給他,自己留了一手。而李靖則對李世民說,我看是侯君集想謀反吧,現在天下太平,我教他的那些足夠用了,他還要想學那麼多幹啥?目的不純啊!結果呢,還真如李靖所言啊!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