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不管怎樣,你只要開始就好了

01

初中的時候, 因為害怕考試失利而在複習的時候耿耿於懷, 結果到最後只是擔心了一下午, 最後真的失敗;

高中的時候, 因為害怕上臺演講出錯會被台下的人恥笑,

花了很長的時間寫演講稿卻最後沒能站上講臺;

大學的時候, 因為害怕被拒絕而面子盡失, 準備了很長時間, 演練了很久的表白到畢業也沒有說出口。

我們這一生中有太多因為擔憂害怕而不敢前行一步的時候, 我們總說前方荊棘滿地, 卻不曾觸碰到他們一點, 以至於是否為幻象都無法確認。

太多的時候, 我們只是用自己的恐懼把自己嚇回去了。

正如采銅在《精進》中講的那樣:一件看上去繁難的事, 只要開始做了, 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而你只是缺少了開始的那一步。

02

不管怎樣,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美國作家安•拉莫特在每一屆自己的寫作班上都會跟學生講這麼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在他們小學的時候, 十歲的哥哥有一天為了明天無法上交的作業而感到苦惱, 而這份作業是一篇關於鳥類的報告, 三個月前就已經佈置了, 然而他直到截止日前一天都不知道該怎麼動筆。 在他抓狂煩躁之際, 作家父親走過來坐在他的旁邊對他說:“一隻鳥接著一隻鳥, 只要一隻鳥接著一隻鳥, 按部就班地寫就好了。 ”

很多時候, 你只是不知道從哪兒開始, 很多時候, 你只是不知道怎麼開始。

寫作就是如此, 當你覺得不知道怎麼寫的時候, 最好的辦法, 就是直接開始寫。 哪怕只有一個字, 一個詞, 一個句子, 哪怕寫的再糟糕, 都沒有關係。

因為, 只要開始了第一步, 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

只要你寫出來了, 不管你寫的有多少差,

都會有機會將它改的很好。

生活也是如此, 懶惰、恐懼、僥倖以及各式各樣的藉口組成了一道高牆, 使得心理上的阻礙遠超事情本身的阻礙, 然後彷徨, 害怕, 進退維艱。

其實, 迷茫不可怕, 可怕的是終其一生的無所事事。

03

縱使一件事情真的很難,

邁出一步試試又有何不可呢?

路遙筆下的《人生》, 每一步的結果, 都瞬息萬變。

很多時候, 你只是想的太多, 做的太少。

且不說難的事, 就算是一些分分鐘可以解決的小事, 我們也會拿出種種藉口拖延下去。

我們會一天天的把桌子搞亂, 然後到最後忍無可忍只能花半天的時間用來整理;

我們會每次嫌麻煩而忘記拿快遞, 然後到最後被討厭的催拿快遞的物業打亂所有計劃;

我們會把許多很小的事不當回事, 最後小事堆積成大事, 逐步的影響你的生活。

實際上, 大可每天花一點時間把出現的小事解決, 然後安心做你想做的事。

在《決策心理學》中有一個很好的比喻:一個人的心理成本就是一個可以張開和縮小的彈性薄膜,

這個薄膜會被各種事情撐開。

待完成的事情越來越多, 薄膜的擴張就越大, 管理的複雜程度就會直線上升, 記憶負擔, 情緒負擔, 人際負擔一點點吞噬我們本就不多的精力, 淩亂的生活最終把我們逼瘋, 然後我們就會像一個瘋子一樣破壞生活。

先把必須要做的小事處理掉, 是我們保存積極和從容心態的一劑良方。

也許你不知道你當下要做什麼, 但當你把瑣事解決完了, 就會有更多時間精力去思考你該做什麼。

04

有人可能說, 做事情, 時機很重要,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然而你能容許自己等待多久才會來臨的一個好時機出現呢?

更何況時機出現了, 你就能抓住嗎?太多的時候, 他就在你面前, 而你卻看不見。

正如決策管理學家西蒙說的那樣:機會對於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麼用呢?正如風只對於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動力。

所以與其等待,不如現在就開始。

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則是現在。

不管怎樣,只要開始就好,“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所以與其等待,不如現在就開始。

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則是現在。

不管怎樣,只要開始就好,“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