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啃指甲原來是為這個?趕緊別阻止了吧!

楠楠有一個讓媽媽特別頭疼的壞習慣, 就是動不動啃指甲。

媽媽是在楠楠3歲時突然發現這個“壞”毛病的。 有一天, 媽媽準備幫楠楠剪指甲時突然發現楠楠的指甲短短平平的,

媽媽以為爸爸幫剪過了, 就沒在意。

一周過去後, 媽媽又準備給楠楠剪指甲時, 發現楠楠的指甲又是平平的, 這才感到奇怪。 她問楠楠爸爸, 楠楠爸爸卻表示不知情。

直到晚上哄楠楠入睡時, 看到楠楠把手指挨個放進嘴裡啃啊啃, 媽媽這才找到原因——指甲原來是被楠楠啃掉的。

指甲裡有那麼多細菌, 那麼髒, 怎麼能啃呢?媽媽狠狠地批評了楠楠一通, 告訴楠楠經常咬指甲, 肚子裡會長蟲蟲, 會肚子疼。 看到楠楠點頭表示以後再也不啃指甲了, 媽媽這才放她睡覺。

但是媽媽發現說歸說, 楠楠還是會天天咬指甲, 每次看著被她啃得坑坑窪窪的指甲, 媽媽更心疼了, 媽媽知道楠楠很愛漂亮,

就對楠楠說, 如果天天啃指甲, 指甲會越來越小, 以後再也長不好了, 會變得很醜。

這樣好了兩天, 楠楠還是會把手放進嘴巴裡啃。 慢慢的, 媽媽發現, 楠楠啃指甲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了, 以前只是躺在床上啃, 慢慢的, 看電視時, 坐在馬桶上, 坐在車上都會不由自主地啃。 有時候, 甚至還會偷偷地抱著腳丫子啃大腳趾的指甲。

為此, 媽媽沒少責駡楠楠, 有好幾次, 甚至直接把楠楠的手從嘴裡抽出來, 狠狠地打。 每次打完楠楠會收斂一點, 但沒幾天, 又恢復原樣。

媽媽急死了, 有朋友推薦她給孩子指甲上抹苦瓜汁、辣椒水, 楠楠媽本來覺得這個方法太殘忍, 但是在威脅、打罵都沒效果後, 媽媽還是決定試一試。 苦瓜汁、辣椒水的效果確實好很多,

但也只是在家有效果, 楠楠上幼稚園時, 還是會啃指甲, 每天只要看到楠楠被啃得坑坑窪窪的手指甲, 媽媽火就特別大。

為此, 她特別跟幼稚園老師溝通, 請老師在幼稚園多提醒, 但是卻沒什麼效果。 媽媽急壞了。

啃指甲是3-7歲小朋友最容易出現的行為

愛啃指甲的小朋友可不只楠楠, 有這樣問題的小朋友很多很多。 但是寶寶啃指甲真的問題很嚴重嗎?

我家仔仔曾經也是啃指甲的堅實擁護者!

仔仔啃指甲是從上幼稚園中班時開始的。 有一天我也像楠楠媽一樣, 突然發現他的指甲已經被啃得整整齊齊了。 我很驚訝的問他怎麼想到啃指甲的。 他告訴我有時候他指甲比較長, 入園時會被衛生老師批評,

所以他就自己把指甲給處理了。

我告訴他以後我會記得給他剪指甲的, 讓他不要再啃了。 但是這一點效果也沒有, 他變得越來越喜歡啃指甲了。 尤其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時, 他都會不由自主地把手放進嘴裡。 每次, 我都不阻止他。

有一次, 看他啃得很過癮, 我問他:仔仔, 啃指甲是不是很爽啊?

他看著我, 眼睛閃過一絲興奮, 點點頭。 我說:“你是怎麼喜歡上啃指甲的啊?”

他告訴我, 有一天他在幼稚園午睡睡不著的時候, 發現旁邊好幾個小朋友在啃指甲, 那天他剛好因為指甲沒剪入園的時候被老師批評了, 旁邊小朋友的舉動讓他靈機一動, 也嘗試著用牙齒把指甲咬下來。 一咬發現很方便, 很快指甲都被啃得整整齊齊的。

就這樣,

每次午睡睡不著又不能說話的時候, 他都會開始咬指甲, 越咬越開心。 而且這個活動就像他們小朋友之間的一種默契一樣, 很多小朋友都會一起咬指甲, 慢慢的, 這個習慣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我有時候會問問他咬指甲的感受, 但是從來沒制止過他。 因為我知道咬指甲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正常表現, 這是孩子釋放壓力的方式。 隨著他一天天長大, 這個習慣慢慢就會消失了。

仔仔現在偶爾還是會咬指甲, 但是早已不像小時候那麼頻繁了。

啃指甲是孩子釋放壓力的方式

很多媽媽知道口欲期, 在口欲期到來時, 孩子很愛吃手, 這既是他們通過嘴巴的吮吸來探索世界的一種表現, 也是他獲得安全感的方式。 在吮吸中, 孩子可以感到身心的巨大滿足。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一般3歲左右,他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喜歡吮吸手指了,只是在餓了、累了、疲倦了或者壓力增大後,會有吮吸的動作。這是他發洩情緒獲得安全感的一種方式。

但是當孩子進入幼稚園後,他會感受到來自外界環境的壓力,在新的環境中與老師、小朋友相處的壓力,尤其是老師的要求,有時候會讓他無所適從,這些壓力集聚在他體內,需要釋放。

如果壓力太大,孩子的表現方式會很猛烈,比如有的孩子會生病,或者莫名其妙發火,大哭大鬧、粘著媽媽等方式釋放。

但有些壓力並不是太大,孩子的表現方式就會溫和一點,他會通過咬指甲、挖鼻孔、眨眼睛、咬衣角、摩擦生殖器等一些小動作來釋放,剛開始孩子可能只是私下做,慢慢地,孩子有時候會在公開場合做。當這些行為從私下搬到公共場所後,家長往往會不太受得了。

但如果我們知道這是孩子釋放壓力的方法,就跟我們成人有時候壓力太大會發火一樣,是正常的表現,那我們就更容易接受孩子的行為。

咬指甲還是孩子釋放攻擊性的一種方式。牙齒和指甲是我們身體最堅硬的兩個部位,當他們碰撞時,身體會進行對抗,指甲沒有神經,不會疼,孩子可以慢慢啃,慢慢嘗試費多大的力氣才能把指甲咬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能體驗到攻擊與被攻擊的過程,最終成功的那一刻,孩子的攻擊性能夠被釋放。

所以啃指甲並不是一件壞事,這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表現,一般孩子在3-5歲這個年齡段表現特別明顯,孩子可能會特別頻繁地啃指甲。媽媽越是禁止,孩子壓力越大,越是會咬指甲來釋放。

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會有更多釋放壓力的方式,比如在運動中,在奔跑喊叫中,在誇張的動作中進行無意識的釋放。這時,孩子就不會再頻繁地用咬指甲。

當孩子出現啃指甲的行為時,媽媽不要太在意。允許他啃,給他正確的指導。比如告訴她要洗手,尤其把指甲縫一個一個洗乾淨再啃,啃指甲是比較私密的行為,可以在私底下完成,在人多的場合尤其是公共場所不要啃。

當孩子被允許後,他不會有反復強迫的行為。如果家長實在受不了,可以用遊戲的方法來陪寶寶,比如看他啃指甲的時候,你也可以參與,對他說:“寶寶,媽媽看見你在啃指甲,好像很好吃嘛?來,給媽媽嘗嘗。”

然後也去享受一下啃指甲的過程。當你這麼做的時候,孩子發現自己不僅被允許,還有人跟他一起體驗,他內心會有巨大的滿足感。這時,他啃指甲的行為反而更容易消失。因為他的焦慮被看到了。

所有的情緒都是這樣,在不被接納的時候,更容易出現無意識強迫,一旦被接納,反而更容易離開。

但是這裡也要特別提醒大家,啃指甲的行為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家長要有一個包容的心態。一般到7、8歲以後,孩子都不會再啃指甲了。

如果孩子真的一直持續下去,也不需要擔心,有些成人在遇到壓力特別大時,也會啃指甲或啃筆,這都是正常的哦!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注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發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孩子可以感到身心的巨大滿足。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一般3歲左右,他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喜歡吮吸手指了,只是在餓了、累了、疲倦了或者壓力增大後,會有吮吸的動作。這是他發洩情緒獲得安全感的一種方式。

但是當孩子進入幼稚園後,他會感受到來自外界環境的壓力,在新的環境中與老師、小朋友相處的壓力,尤其是老師的要求,有時候會讓他無所適從,這些壓力集聚在他體內,需要釋放。

如果壓力太大,孩子的表現方式會很猛烈,比如有的孩子會生病,或者莫名其妙發火,大哭大鬧、粘著媽媽等方式釋放。

但有些壓力並不是太大,孩子的表現方式就會溫和一點,他會通過咬指甲、挖鼻孔、眨眼睛、咬衣角、摩擦生殖器等一些小動作來釋放,剛開始孩子可能只是私下做,慢慢地,孩子有時候會在公開場合做。當這些行為從私下搬到公共場所後,家長往往會不太受得了。

但如果我們知道這是孩子釋放壓力的方法,就跟我們成人有時候壓力太大會發火一樣,是正常的表現,那我們就更容易接受孩子的行為。

咬指甲還是孩子釋放攻擊性的一種方式。牙齒和指甲是我們身體最堅硬的兩個部位,當他們碰撞時,身體會進行對抗,指甲沒有神經,不會疼,孩子可以慢慢啃,慢慢嘗試費多大的力氣才能把指甲咬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能體驗到攻擊與被攻擊的過程,最終成功的那一刻,孩子的攻擊性能夠被釋放。

所以啃指甲並不是一件壞事,這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表現,一般孩子在3-5歲這個年齡段表現特別明顯,孩子可能會特別頻繁地啃指甲。媽媽越是禁止,孩子壓力越大,越是會咬指甲來釋放。

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會有更多釋放壓力的方式,比如在運動中,在奔跑喊叫中,在誇張的動作中進行無意識的釋放。這時,孩子就不會再頻繁地用咬指甲。

當孩子出現啃指甲的行為時,媽媽不要太在意。允許他啃,給他正確的指導。比如告訴她要洗手,尤其把指甲縫一個一個洗乾淨再啃,啃指甲是比較私密的行為,可以在私底下完成,在人多的場合尤其是公共場所不要啃。

當孩子被允許後,他不會有反復強迫的行為。如果家長實在受不了,可以用遊戲的方法來陪寶寶,比如看他啃指甲的時候,你也可以參與,對他說:“寶寶,媽媽看見你在啃指甲,好像很好吃嘛?來,給媽媽嘗嘗。”

然後也去享受一下啃指甲的過程。當你這麼做的時候,孩子發現自己不僅被允許,還有人跟他一起體驗,他內心會有巨大的滿足感。這時,他啃指甲的行為反而更容易消失。因為他的焦慮被看到了。

所有的情緒都是這樣,在不被接納的時候,更容易出現無意識強迫,一旦被接納,反而更容易離開。

但是這裡也要特別提醒大家,啃指甲的行為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家長要有一個包容的心態。一般到7、8歲以後,孩子都不會再啃指甲了。

如果孩子真的一直持續下去,也不需要擔心,有些成人在遇到壓力特別大時,也會啃指甲或啃筆,這都是正常的哦!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注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發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