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國歷史只有200年,為何卻在短短50年就成為了世界霸主!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簡稱美國, 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人口3.2億, 通用英語,

是一個移民國家。

美國戰爭擴張歷史

美國的起源要從英國的北美殖民地說起, 1775年萊剋星頓的槍聲震動了大西洋沿岸的13個殖民地, 美國獨立戰爭就此開始。 戰爭為反抗英國嚴苛的經濟政策而起, 為了聯合抗英, 各殖民地聯合起來組成大陸軍, 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 1776年7月4日, 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 13個州殖民地宣佈脫離英國而獨立, 美利堅合眾國從此誕生。 後來, 法國、西班牙、荷蘭和俄國也加入了援助美國的行列。 戰爭進行了8年, 最終迫使英國承認了美國的獨立。 1783年英美簽訂的《凡爾賽和約》規定, 美國的領土範圍為為阿帕拉契脈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北起加拿大邊境、南至佛羅里達邊界, 共為13個州, 面積達230萬平方公里。

至此, 美國對與其毗連地區的領土擴張和佔領基本告一段落, 在半個多世紀裡, 領土增加了7.5倍。 美國還通過新的法案向這些新領土上不斷移民, 新州一一建立, 並先後加入聯邦, 到1912年本土共建立了48個州。

南北戰爭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南北戰爭(1861-1865), 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場內戰, 戰爭最初是一場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 後來演變為為黑奴的自由新生而戰。 戰爭造成75萬士兵死亡, 40萬士兵傷殘, 為美國歷次戰爭中之最。 戰爭最終以北方聯邦的勝利告終。 南北戰爭後, 美國工業化的障礙被徹底清除掉了, 國家工業化建設得以迅速展開, 美國就此迎來了一個長達25年的快速發展期, 為美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

以電氣化為標誌, 19世紀70年代美國率先進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競爭中, 美國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領先地位, 以領跑者的姿態走在了世界前列。 1860年, 美國在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居工業生產第4位, 不到英國工業總產值的1/2。 到了1894年, 美國工業產值就已躍居世界首位, 達95億美元, 相當於英國的兩倍、法國的三倍, 約占歐洲各國工業生產總和的1/2, 近全球工業總產值的1/3。 19世紀末, 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農業資本主義大國。

一戰 二戰

一戰(2014-2018)極大地刺激了美國經濟。依靠軍火大單,美國製造業增長40%,對外貿易躍居世界第一,工業產值620億美元,戰後西方經濟蕭條,惟獨美國不僅沒有受影響,黃金儲備佔據世界40%,成為世界最富有的國家。美國憑藉戰爭優勢,打敗英鎊,成為世界主要貨幣。

二戰讓美國成為戰爭的最大受益者。由於戰爭需求,出口劇增,美國工業增加一倍。二戰結束是,美國工業產值佔據世界54%,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黃金儲備的3/4,超過英國,成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國家。美國憑藉軍事,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成為世界秩序的主導者。

佈局全球

近代期間,美國又發動了一系列現代高科技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

海灣戰爭是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戰爭歷時42天的空襲和100小時的陸戰,最終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海灣戰爭進一步加強了美國的軍事,政治在世界的影響力。

科索沃戰爭以大規模空戰為作戰方式,北約憑藉空中優勢和高技術武器,取得了決定性優勢。

兩個世紀,數百場戰爭,從一個弱小的國家一步步成為世界霸主,是一步世所罕見的擴張史。

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農業資本主義大國。

一戰 二戰

一戰(2014-2018)極大地刺激了美國經濟。依靠軍火大單,美國製造業增長40%,對外貿易躍居世界第一,工業產值620億美元,戰後西方經濟蕭條,惟獨美國不僅沒有受影響,黃金儲備佔據世界40%,成為世界最富有的國家。美國憑藉戰爭優勢,打敗英鎊,成為世界主要貨幣。

二戰讓美國成為戰爭的最大受益者。由於戰爭需求,出口劇增,美國工業增加一倍。二戰結束是,美國工業產值佔據世界54%,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黃金儲備的3/4,超過英國,成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國家。美國憑藉軍事,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成為世界秩序的主導者。

佈局全球

近代期間,美國又發動了一系列現代高科技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

海灣戰爭是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戰爭歷時42天的空襲和100小時的陸戰,最終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海灣戰爭進一步加強了美國的軍事,政治在世界的影響力。

科索沃戰爭以大規模空戰為作戰方式,北約憑藉空中優勢和高技術武器,取得了決定性優勢。

兩個世紀,數百場戰爭,從一個弱小的國家一步步成為世界霸主,是一步世所罕見的擴張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