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北京這些古建築的消亡 梁思成老先生為此痛哭了好幾天

牌樓, 又被稱為牌坊, 為高懸牌匾而建的紀念性或裝飾性的建築物, 在廟宇、陵墓、衙署、園林或街道路口經常見到。 特別是在北京更是常見。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 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的研究和保護。

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曾說過一句話:“在眾多的建築中, 最能體現老北京風格的除了胡同和四合院外, 就是街頭巷尾無處不在的牌樓了。 ”北京的牌樓是中國所有城市裡最多的, 但是遺憾的是, 這些見證了北京發展與改變的牌樓, 在上世紀50年代差點遭受滅頂之災。 上世紀50年代, 北京城牌樓拆除之風盛行。 在一本《城記》的書上記載, 1952年5月, 被北京城就開始醞釀拆除牌樓了, 因為牌樓都在街頭巷尾, 成為了導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50年代北京大街上的牌樓

梁思成老先生是極力反對拆除牌樓的, 並為此寫信, 並列舉帝王廟前景德街牌樓為例, 詳述了牌樓在老北京城的意義。 但是, 梁老的一件並沒有被政府採納, 相反, 梁老列舉的景德街牌樓被首先拆除了。 那個年代的大拆除, 讓梁思成悲痛不已, 據羅哲文回憶:“拆歷代帝王廟前的牌樓, 梁思成先生痛哭了好幾日。 名義上是拆除, 但事前並沒有落實遷建地點,

導致拆下來的材料堆到一起, 最後都不知去向了。 ”

正在拆除的牌樓

目前, 北京牌樓的衰亡速度非常快, 這種昔日北京城常見的景觀, 如今已經不多見了。 應該如何保護這種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的京城景觀, 成為了許多古建築專家的心頭大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