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韓城故事」史聖開宗

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寶, 他的人格和他的雄文一樣,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 作者題記

司馬遷, 世譽史聖, 西漢夏陽今韓城人。 世界文化名人, 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

《史記》是司馬遷忍辱負重, 秉承父志, 歷經十四年, 他“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完成的巨著 。

《史記》不僅是“厥協六經異傳, 整齊百家雜語”的百科全書, 而且是“上明三王之道, 下辯人事之紀”的治國大典, 也是修身齊家平天下的鏡鑒。

《史記》是開創我國紀傳體史學的奠基之作, 也是傳記文學的開端。

司馬遷可謂是以人物為中心紀傳體史學著作的開山之宗, 首創之功, 當與江河共長久, 可與日月同輝。

司馬遷幼年時就很刻苦, 十歲開始學習古文, 後來跟著董仲舒、孔安國學過《公羊春秋》、《古文尚書》。 漢武帝元朔三年, 司馬遷二十歲, 滿懷求知的欲望, 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

到處考察古跡, 採集傳說, 對歷史遺跡和西漢前後的史實進行實地調查。 從此, 司馬遷開闊了胸襟, 增長了知識, 為後來編寫《史記》奠定了基礎。

司馬談死後, 司馬遷承襲父職, 做了太史令。 漢武帝太初元年, 司馬遷開始編寫《史記》。

天漢二年, 李陵率兵隨漢武帝的愛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出擊匈奴, 兵敗李陵迫降。 漢武帝向司馬遷詢問對李陵的看法。 司馬遷說, 李陵投降, 是因為寡不敵眾, 又因李廣利見死不救, 責任不全在李陵身上。 漢武帝認為司馬遷貶責皇戚李廣利, 有意替李陵辯護開脫,

於是, 把司馬遷投進監獄, 處以腐刑。

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寫作, 在獄中忍辱含垢堅持著書, 三年後他被赦出獄, 更加發奮寫作《史記》, 大約在征和二年, 基本上完成了編撰工作。 但由於當朝統治者的詆毀阻撓, 司馬遷只好把寫成的《太史公書》(即史記)托夫人柳倩娘秘藏。 司馬遷死後許多年, 他的外孫楊惲才奏請漢宣帝恩准, 遂將這部五十二萬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諸於世。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 主要敘人臣, 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共一百三十篇, 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記載了上起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約西元前3000年)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西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 它包羅萬象, 而又融匯貫通, 脈絡清晰, “王跡所興, 原始察終, 見盛觀衰, 論考之行” , 詳實地記錄了上古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

《史記》是歷史上第一本紀傳體通史,它不同於前代史書所採用的以時間為次序的編年體,或以地域為劃分的國別體,而是以人物傳記為中心來反映歷史內容的一種新體例。從此以後,從東漢班固的《漢書》到民國初期的《清史稿》,近兩千年間歷代所修正史,儘管在個別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絕無例外地沿襲了《史記》的本紀和列傳兩部分,而成為傳統。同時《史記》還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 魯迅先生稱讚《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是歷史上第一本紀傳體通史,它不同於前代史書所採用的以時間為次序的編年體,或以地域為劃分的國別體,而是以人物傳記為中心來反映歷史內容的一種新體例。從此以後,從東漢班固的《漢書》到民國初期的《清史稿》,近兩千年間歷代所修正史,儘管在個別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絕無例外地沿襲了《史記》的本紀和列傳兩部分,而成為傳統。同時《史記》還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 魯迅先生稱讚《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