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不傑出人士青少年時期的七個習慣

任何一個人, 都有可能成就他自己;任何一個人也應該成就他自己。

歸納出來的良好習慣, 的確高效有用;但是, 不是從內心長出來的習慣, 都是擺設;

對於孩子, 我們不是把好的習慣去套用到他們身上;而是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 找到適合他們的習慣。

好的習慣其實世人皆知, 大家也都公認;最重要的最困難的, 反而是養成自己好的習慣。

學習以孩子為中心, 教育以孩子為中心, 成長以孩子為中心;這是一個很樸素的道理, 卻最容易被家長忽略。

我們說到教育, 說到成才, 說到成功, 說到人生贏家的時候,

往往會用某種標準去衡量。 無論是財富也好, 名氣也好, 地位也好, 獎項也好, 好像當某個人達到了這些標準, 他就“傑出”了。

殊不知, 這些被總結出來的所謂“標準”, 是從一個個鮮活的、具體的人那裡概括出來的, 是從他們已經取得的結果倒退出來的。

然後呢, 更荒謬的事情出現了。 人們又去追述這些已經取得成就的傑出人士小時候做了什麼, 好像正是他們小時候的那些所作所為, 造就了後來傑出的成就。

乍一看上去, 還挺有道理的。 但是, 我想說的是, 這毫無價值。

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複雜、綜合、獨特的存在。 我們想教育好孩子, 想從這些傑出人士的成長中尋覓“好的習慣”, 來引導我們的孩子。 這看似是好意, 但實際上沒有什麼用處。

誠實、專注、自律、刻苦、節儉, 謙虛、禮貌……這些都是最被中外推崇的習慣, 被或真或假地按在了聞雞起舞的祖逖身上, 打破水缸的司馬光身上, 看老婆婆磨針的李白身上, 練書法的王獻之身上, 謙和讓梨的孔融身上, 一根燈芯的李四光身上, 書桌上刻早的魯迅身上, 砍櫻桃樹的華盛頓身上, 畫雞蛋的達芬奇身上, 做小板凳的愛因斯坦身上, 打破花盆的列寧身上, 酷愛讀書的林肯身上……

請注意, 我這裡說的是“或真或假”, 這些傳說, 有的的確是真實發生的, 大多則是出於善意的虛構。 但是, 無論是真是假,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從中學到好的習慣、品質, 能夠對孩子的成長有益。

當然了, 還有類似“傑出青少年的七個習慣”這樣梳理出來的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課程。

把青少年成長中最重要的素質進行了歸納:

習慣一:積極處世, 我就是力量;

習慣二:先定目標後有行動;

習慣三: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習慣四:雙贏的想法;

習慣五:先理解別人, 再爭取別人理解自己;

習慣六:協作增效;

習慣七:磨刀不誤砍柴工。

老實說, 這些習慣好不好?的確好!孩子們會不會做得到?肯定做不到!

為什麼?很簡單。 這些好的習慣, 別說孩子了, 有幾個大人能夠做到?而且, 不要說七個習慣了, 能做到其中的兩三個, 就了不得了。

我們作為成年人, 不要再用這些“美好”的願望去教育孩子了。 孩子們是很聰明的, 你教給他們的好的這些習慣, 他們也知道很好, 甚至都不用你編出什麼故事來進行引導,

好的東西其實大家都是一目了然的。

但是, 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 要想真正地去做到, 可是難於登天。 這沒有什麼可自責的, 可遺憾的, 古往今來的所有人, 都是一樣的, 都面臨著這樣的掙扎和煎熬。

那麼, 我們究竟應該怎樣面對孩子好的習慣的養成呢?難道真的就放任孩子野蠻生長嗎?難道明明知道有那麼多好的習慣, 不讓孩子去培養嗎?

別著急, 咱們慢慢說。

不是從內心長出來的習慣, 都是擺設

▲王朔、王小波、梭羅、尼采, 所以, 應該也得罪了很多人。

第四個習慣:給自己製造困難

不知道為什麼, 從十幾歲開始, 我就很喜歡給自己製造困難。

有一次, 我們學校開運動會, 要求必須先到學校集合, 然後去某個運動場。 我就和幾個同學向老師申請, 由於離運動場很近, 是否可以直去運動場。 當然, 被老師否決了。

我就和幾個同學擅自直接去了運動場。 結果呢, 老師和校長都勃然大怒, 把我們幾個拎到主席臺上罰站亮相。

剛開始的時候, 我很羞愧, 滿臉通紅地低著頭。 後來,我忽然有一種解脫感,覺得被人矚目、指責、哄笑,也不過如此。從那一刻開始,我就不再懼怕他人或外在的標準了。

後來,我想當記者,在九十年代幾乎是絕路;我離開內地去廣州,只拎著一個拉杆箱,連檔案都沒有轉;我幾次辭職,都沒有安排好新的工作和生活;我給自己設立的很多目標,在開始做的時候完全都是沒有規劃的;我在事業和人生的途中,不斷地給自己找來各種各樣的新的困難。

我受困於我的這個習慣,很多時候都狼狽不堪;我也享受於我的這個習慣,讓我感受到生命的質感,和克服困難的成就感。

第五個習慣:自由閱讀

從小的時候,我就習慣閱讀,但從來沒有章法。

就是說,我完全憑著自己的興趣去閱讀,一點兒也沒有體系。在小學和初中的階段,漫畫書的《聖鬥士》、武俠書的古龍金庸梁羽生、古典文學的《東周列國》《三言二拍》、當代文學的賈平凹余華王朔王小波,甚至根本不適合小孩兒看的佛洛德,以及黃色手抄本的書籍,統統都看,逮著什麼看什麼。

到了大學階段,知道該看一些深度的名著和思想書籍,但是從來都是憑興趣瞎讀。自己夢想當記者,要說該去讀一些中文、新聞的書籍,可是還是在圖書館、書店裡亂讀書。

自己也往往悔恨、自責,覺得自己不夠自律,不夠上進,喜歡看的書,通宵達旦地看,不喜歡看的書,明知有用放了幾年也看不完。

這個習慣,一直到三四十歲才釋然。因為我發現,自己喜歡的書,看了之後都吸收了;而不喜歡的書,就算硬著頭皮讀了,也沒什麼用。

所以啊,我在某些領域,學習的很快,收穫的也很多。但是在另一些領域,卻久久沒有進步,堪稱弱智。或者,這就是一個人的宿命吧。

第六個習慣:懶惰與拖延症

我意識到自己其實很懶,是在大學畢業之後。

但是,我的這個習慣,是在青少年的時候就“做”下的。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要求寫日記,我就覺得很煩,找老師說,“老師,日記可以用詩歌的形式嗎?”,老師沒有反應過來,說“可以啊!”

於是,當別的同學吭哧吭哧地寫日記的時候,我就每天寫一首詩來代替日記——當時我的想法很單純,詩歌按行算,一首詩幾十個字就可以啦!

拖延症就不用說了,很多人都有,但是我的很嚴重。放假的時候寫暑假作業,總是拖到最後;很多重要的事情,也是一拖再拖;就算到了工作之後,也沒有改變這個壞習慣。

懶惰加上拖延,我就把自己給逼上絕路了。但總的結果來看,也還可以。

因為,其一,因為懶惰,所以一拿到任務,我總是想用什麼樣的方式更省力,更有效,我會花很多很多的時間去想;其二,因為拖延,我要最後拿出成果的時候,就不能比別人差,你想啊,你都做的這麼慢了,還不做的好一些?於是呢,我就每次都要在創意上有獨特的成果,才好意思最後完成。

總之吧,這兩個絕對的“壞習慣”,毀掉了我的很多成就,也造就了我的很多成就。

第七個習慣:追去自由和快樂

我們上學的那個年代,有很多的規矩,比如不許留長髮,不許穿奇裝異服等等。

而我在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就穿著我姐姐的紅色運動裝去了學校。一到學校就被教導主任盯上了,叫到辦公室給狠狠批了一通。

但是,我也沒改。另一次,我家的玫瑰開了,我就剪了一朵帶到了學校。物理老師上課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我桌上一個小瓶子裡插了一朵玫瑰,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拿起來就給扔了出去。

我一直都不在乎那些規定,我總覺得如果自己不能自由表達自己,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而且,在我不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為什麼並不能讓學習和生活快樂一點呢?

長大成人之後,我經常換工作,在生活中也經常為了自由和快樂付出很大的代價。很多人覺得不值得,當了五年的公務員,放棄了;做的好好的總編,也放棄了;在廣州已經買房買車,卻跑到北京從頭開始;創業沒有收入的時候,只有四萬的現金存款,還全家跑到歐洲玩了一個月……

所以,這個習慣讓我付出的代價的確很大,但是,這又似乎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

我知道,我的這個習慣,肯定不容於其他很多人,但是,這就是我最真實的自己。我想,我還會堅持這個習慣的。

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習慣

好了,我,作為一個不傑出人士,把我自己青少年時期的七個“壞習慣”展示給大家了。

因為是“不傑出”人士,又是“壞習慣”,當然不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但是,我的經驗和教訓,或許會對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所啟發。

我已經人到中年,也經歷了農村、縣城、北上廣的生活,從事了短短長長的十幾個工作,我總覺得,別人的美好和成就,那都是別人的。

作為我自己,我要知道自己是誰,自己的特長和缺陷是什麼,自己要做什麼,自己的人生該怎麼度過,這才是最重要的。

___END___

作者簡介

白滔滔:童書媽媽聯合創始人。學機械、轉經濟,自學寫作進入媒體,歷經新週刊、南方報業,後創業從事數字出版。著及編著有《我手機》《十三億》《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詩300首》等。喜歡鑽研教育思想,開發寫作課程,和讀書會家長孩子交流。同時,擔任北京中致兒童關愛基金會副理事長,致力鄉村幼師等專案。他還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兒的爸爸,是女兒小丸子眼中永不斷電的故事機。

後來,我忽然有一種解脫感,覺得被人矚目、指責、哄笑,也不過如此。從那一刻開始,我就不再懼怕他人或外在的標準了。

後來,我想當記者,在九十年代幾乎是絕路;我離開內地去廣州,只拎著一個拉杆箱,連檔案都沒有轉;我幾次辭職,都沒有安排好新的工作和生活;我給自己設立的很多目標,在開始做的時候完全都是沒有規劃的;我在事業和人生的途中,不斷地給自己找來各種各樣的新的困難。

我受困於我的這個習慣,很多時候都狼狽不堪;我也享受於我的這個習慣,讓我感受到生命的質感,和克服困難的成就感。

第五個習慣:自由閱讀

從小的時候,我就習慣閱讀,但從來沒有章法。

就是說,我完全憑著自己的興趣去閱讀,一點兒也沒有體系。在小學和初中的階段,漫畫書的《聖鬥士》、武俠書的古龍金庸梁羽生、古典文學的《東周列國》《三言二拍》、當代文學的賈平凹余華王朔王小波,甚至根本不適合小孩兒看的佛洛德,以及黃色手抄本的書籍,統統都看,逮著什麼看什麼。

到了大學階段,知道該看一些深度的名著和思想書籍,但是從來都是憑興趣瞎讀。自己夢想當記者,要說該去讀一些中文、新聞的書籍,可是還是在圖書館、書店裡亂讀書。

自己也往往悔恨、自責,覺得自己不夠自律,不夠上進,喜歡看的書,通宵達旦地看,不喜歡看的書,明知有用放了幾年也看不完。

這個習慣,一直到三四十歲才釋然。因為我發現,自己喜歡的書,看了之後都吸收了;而不喜歡的書,就算硬著頭皮讀了,也沒什麼用。

所以啊,我在某些領域,學習的很快,收穫的也很多。但是在另一些領域,卻久久沒有進步,堪稱弱智。或者,這就是一個人的宿命吧。

第六個習慣:懶惰與拖延症

我意識到自己其實很懶,是在大學畢業之後。

但是,我的這個習慣,是在青少年的時候就“做”下的。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要求寫日記,我就覺得很煩,找老師說,“老師,日記可以用詩歌的形式嗎?”,老師沒有反應過來,說“可以啊!”

於是,當別的同學吭哧吭哧地寫日記的時候,我就每天寫一首詩來代替日記——當時我的想法很單純,詩歌按行算,一首詩幾十個字就可以啦!

拖延症就不用說了,很多人都有,但是我的很嚴重。放假的時候寫暑假作業,總是拖到最後;很多重要的事情,也是一拖再拖;就算到了工作之後,也沒有改變這個壞習慣。

懶惰加上拖延,我就把自己給逼上絕路了。但總的結果來看,也還可以。

因為,其一,因為懶惰,所以一拿到任務,我總是想用什麼樣的方式更省力,更有效,我會花很多很多的時間去想;其二,因為拖延,我要最後拿出成果的時候,就不能比別人差,你想啊,你都做的這麼慢了,還不做的好一些?於是呢,我就每次都要在創意上有獨特的成果,才好意思最後完成。

總之吧,這兩個絕對的“壞習慣”,毀掉了我的很多成就,也造就了我的很多成就。

第七個習慣:追去自由和快樂

我們上學的那個年代,有很多的規矩,比如不許留長髮,不許穿奇裝異服等等。

而我在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就穿著我姐姐的紅色運動裝去了學校。一到學校就被教導主任盯上了,叫到辦公室給狠狠批了一通。

但是,我也沒改。另一次,我家的玫瑰開了,我就剪了一朵帶到了學校。物理老師上課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我桌上一個小瓶子裡插了一朵玫瑰,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拿起來就給扔了出去。

我一直都不在乎那些規定,我總覺得如果自己不能自由表達自己,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而且,在我不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為什麼並不能讓學習和生活快樂一點呢?

長大成人之後,我經常換工作,在生活中也經常為了自由和快樂付出很大的代價。很多人覺得不值得,當了五年的公務員,放棄了;做的好好的總編,也放棄了;在廣州已經買房買車,卻跑到北京從頭開始;創業沒有收入的時候,只有四萬的現金存款,還全家跑到歐洲玩了一個月……

所以,這個習慣讓我付出的代價的確很大,但是,這又似乎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

我知道,我的這個習慣,肯定不容於其他很多人,但是,這就是我最真實的自己。我想,我還會堅持這個習慣的。

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習慣

好了,我,作為一個不傑出人士,把我自己青少年時期的七個“壞習慣”展示給大家了。

因為是“不傑出”人士,又是“壞習慣”,當然不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但是,我的經驗和教訓,或許會對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所啟發。

我已經人到中年,也經歷了農村、縣城、北上廣的生活,從事了短短長長的十幾個工作,我總覺得,別人的美好和成就,那都是別人的。

作為我自己,我要知道自己是誰,自己的特長和缺陷是什麼,自己要做什麼,自己的人生該怎麼度過,這才是最重要的。

___END___

作者簡介

白滔滔:童書媽媽聯合創始人。學機械、轉經濟,自學寫作進入媒體,歷經新週刊、南方報業,後創業從事數字出版。著及編著有《我手機》《十三億》《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詩300首》等。喜歡鑽研教育思想,開發寫作課程,和讀書會家長孩子交流。同時,擔任北京中致兒童關愛基金會副理事長,致力鄉村幼師等專案。他還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兒的爸爸,是女兒小丸子眼中永不斷電的故事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