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王朝和日本簽署馬關條約 為什麼法國 德國 俄國要保護中國

1895年4月, 清朝與日本簽署了《馬關條約》。 按照條約的規定, 清廷除了要支付兩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 還必須將遼東半島和臺灣島割讓給日本。 至於藩屬國朝鮮, 肯定是沒法保住了。 但是條約剛剛簽署結束, 沙俄、德國、法國就聯合起來, 站出來反對。 三大強國要求日本必須把遼東半島歸還清朝, 否則立刻開戰。 那麼問題來了, 為何三大強國要如此的保護中國呢?

我分析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這個條約觸犯了其他國家的利益

在《馬關條約》簽署的這一個時期, 中國可謂是待宰的羔羊, 每個有點實力的國家都想過來分一杯羹,

更何況這些心懷鬼胎的強國呢?沙俄出來挑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就是因為沙俄也看上了遼東半島。 沙俄雖然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國, 但是一直為出海口而煩惱不已。 當時, 沙俄在遼東一直沒有合適的出海口。 從清朝手裡奪取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僅僅是一個半不凍港, 每年只有八個月是不結冰的, 完全解決不了沙俄的海運需求。 所以, 沙俄必須尋找其他的出海口。 因此沙俄盯上了遼東半島上的大連和旅順, 這兩個海港可是天然的良港, 可以停泊眾多的大型軍艦, 而且一年四季都不結冰。 但是, 現在日本居然想搶先一步獲得這一地區, 這當然是沙俄不能容忍的。 沙俄可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
日本的實力在沙俄面前不過是像小孩子一樣。 因此沙俄首先跳出來反對, 不過沙俄首先拉攏的是英國。 可惜英國人認為他們不能再這件事上能夠獲得任何的利益, 所以不願意摻和。 最後, 沙俄聯合了德國和法國反對日本的《馬關條約》中的割讓遼東半島的條約。

德國在這一事件中有一點幫忙的意思。 在歐洲政治上, 德國和沙俄其實一直是盟友。 德國皇帝的表妹嫁給了沙俄的沙皇, 這兩位皇帝算得上表兄弟的。 德國當時和日本幾乎沒有什麼利益牽扯, 為了幫助俄國, 也不在乎得罪日本一下, 反正你日本不滿意的話首先肯定找沙俄的麻煩。 而且德國也對清朝的領土感興趣並且想趁此撈取一點好處, 它更不希望日本一家獨大。 法國最有意思, 法國人在歐洲本來和德國是死對頭, 在日本問題上卻屬於隊友。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法國不但要日本吐出遼東半島, 還要求日本吐出臺灣島。 法國已經佔領了越南, 正在窺視臺灣島。 法國曾經嘗試入侵過臺灣島, 只不過失敗了。

現在日本人要佔據臺灣島, 法國人非常的不爽。 因此, 法國也加入了干涉的行列, 要求日本退還領土。 同時, 法國也試圖借此機會改善與俄國的關係, 畢竟在當時法國在歐洲可謂是孤立無援, 沒有什麼盟友的。

二、日本實力不強, 無法面對三大強國的壓迫而無動於衷

面對三國的干涉, 日本表示一臉懵逼。 當時, 德國公使古奇米特很傲嬌的告訴日本人:“如以三國為敵, 絕無取勝的希望, 故以接受勸告為上策。 ”5萬俄國陸軍甚至已經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帶集結, 三國海軍的30多艘軍艦在日本海遊弋, 總噸位遠遠超過日本。 三國的聯合行動給日本造成了很大的震撼, 日本意識到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將給自己帶來災難, 所以日本明治天皇迅速召開了御前會議。 在會議中, 日本的官僚們商量來商量去, 最後還是以首相伊藤博文為主的和戰派宣佈和戰為結果。 日本雖然是甲午戰爭的勝利者, 正所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日本本身的損失也很大, 以日本當時的情況, 根本無力同時對抗世界三大強國。因此,1895年5月15日,日本方面宣佈:“基於俄德法三國政府的友誼忠告,本政府約定放棄永遠佔領遼東半島。”

這個事件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真的是奇恥大辱,但是也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了,無可奈何。當然,日本受了氣肯定不會憋著,於是,中國再次受到傷害,歸還遼東半島的代價是滿清政府必須再次拿出三千萬兩白銀作為贖回的代價,這又是一次掠奪。這次的反對,俄國很滿意,日本沒有侵佔到遼東半島,他們依舊有機會去拿下遼東半島,所以後來就沒有再對日本施加壓力。德國本來就是來給俄國加油打氣的,拿了一點出場費後,自然跟著俄國離開,不再對日本施壓。法國人就比較氣了,本來在這個事件裡面摻一腳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讓日本讓出臺灣寶島,但是俄國和德國達到了目的後就不管法國的利益了。於是日本堅決不退還臺灣寶島,最後法國人不爽地看著日本人大搖大擺的登上了臺灣寶島。

這一事件對日本的刺激很大,日本舉國上下都以沙俄為假想敵。在當時日本兒童中流行這樣的歌曲:“西有英吉利,北有俄羅斯,切莫粗心喲,我國的人民。表面結條約,內心不可測,雖有國際法,有事靠腕力,強食弱者肉,事前須覺悟。”

那時候滿清政府只能唯唯諾諾的面對各國列強,不斷的出賣著自己的祖國來維持自己的存在,悲哀至極!

各位看官想必也是憤懣不已吧。有什麼想說的請在評論區發表吧!

根本無力同時對抗世界三大強國。因此,1895年5月15日,日本方面宣佈:“基於俄德法三國政府的友誼忠告,本政府約定放棄永遠佔領遼東半島。”

這個事件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真的是奇恥大辱,但是也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了,無可奈何。當然,日本受了氣肯定不會憋著,於是,中國再次受到傷害,歸還遼東半島的代價是滿清政府必須再次拿出三千萬兩白銀作為贖回的代價,這又是一次掠奪。這次的反對,俄國很滿意,日本沒有侵佔到遼東半島,他們依舊有機會去拿下遼東半島,所以後來就沒有再對日本施加壓力。德國本來就是來給俄國加油打氣的,拿了一點出場費後,自然跟著俄國離開,不再對日本施壓。法國人就比較氣了,本來在這個事件裡面摻一腳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讓日本讓出臺灣寶島,但是俄國和德國達到了目的後就不管法國的利益了。於是日本堅決不退還臺灣寶島,最後法國人不爽地看著日本人大搖大擺的登上了臺灣寶島。

這一事件對日本的刺激很大,日本舉國上下都以沙俄為假想敵。在當時日本兒童中流行這樣的歌曲:“西有英吉利,北有俄羅斯,切莫粗心喲,我國的人民。表面結條約,內心不可測,雖有國際法,有事靠腕力,強食弱者肉,事前須覺悟。”

那時候滿清政府只能唯唯諾諾的面對各國列強,不斷的出賣著自己的祖國來維持自己的存在,悲哀至極!

各位看官想必也是憤懣不已吧。有什麼想說的請在評論區發表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