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現代醫學越來越發達,是否正在阻礙人類種群的進化?

越來越多的疾病被攻克對於人類來說是幸事, 然而現代醫學對於自然選擇的抵抗使得一旦天災人禍等不可抗力降臨時, 人類現在的進化水準能否泰然處之?不知道讀者有沒有想過, 能夠遊走在當今世界的人類個體, 有多少比例是本該被自然界所淘汰掉的。

現代醫學並不是從青黴素的出現而開始, 但是這是個醫學和進化相互作用的典型, 青黴素的發現, 使得無數的病人和傷患得以存活, 他們本會在疾病和感染中死去。 或許站在人類的立場上來看這種觀點有點殘酷, 讓更多的人活下來不好嗎?但是自然界本身就是殘酷的, 我們站在食物鏈頂端, 這種感覺不是很明顯, 但是如果看看自然界的動物, 就很清楚了。 作為被捕食者的羚羊, 傷殘和疾病的下場只能是被吃掉, 自然界從來都不會憐憫弱者, 留下來的都是具有強壯和速度特性、善於奔跑的個體。

人類經歷了許許多多殘酷的自然考驗才走到今天, 一場疾病、饑荒, 都有可能造成生命個體基因傳遞的中斷。 離開了青黴素和抗生素, 現在的群體有多少比例能夠經受大自然的一次篩選?再舉個例子, 在古代, 婦女難產即很大程度上會面臨死亡的結局, 而現今人類女性越來越依賴剖腹產, 在以後漫長的歲月後, 人類女性自主分娩能力無疑會下降, 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醫學已經為我們創造了一種即便不能自己分娩也能順利繁衍後代的環境, 使得順產這道門檻喪失了篩選作用, 無法自主分娩的基因個體得以延續。

可以這樣理解, 在條件落後的時代, 任何對生存造成威脅和挑戰的事物, 都是一次對基因的重新篩選。 死於疾病的某個人類, 因為沒有強大的免疫系統或者對抗某種病毒的抗體, 被自然所淘汰;爭鬥中倒在血泊中的某個人類, 因為個體體質不夠強壯導致在鬥爭中落敗, 而被自然所淘汰;因為某次事故失去雙眼或者行動能力的人類,

因為失去了獨立生存和攝取食物的能力而餓死或被捕食掉, 被自然所淘汰;能讓基因延續下來的, 往往都是健壯, 聰明的個體, 這是進化過程中的一個良性回饋, 使得人類種群得以優秀的延續。

所以, 至少到近代以前, 人類的進化還是比較符合適者生存論的,

這也使得現今的人類種群普遍具有了較高的智商, 靈活的四肢, 因為智商低或行動愚鈍的個體, 已經淹沒在進化的洪流中。 但是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 使得在自然界致死率很高的各種疾病, 都化險為夷, 這說明了人類科學的進步, 也是人類和自然界抗爭的某一種體現, 自然界在篩選, 人類在抵抗篩選, 自然界要淘汰掉老弱, 人類卻不斷在追求永生, 人類的奮鬥史就像一部勵志的自然抗爭史。 在這若干個問題中, 我也不去評論它的好壞, 只是希望借此引發一些對人類自身的思考。 或許再過五十年, 人類獲取了永生的奧秘, 就不必再面對生老病死, 對個體而言, 無疑是好事, 但對於人類種群的未來而言, 這真的是個好事嗎?是否違背了進化的初衷?最後,借用《我們為什麼會生病》一書譯者禹寬平的一句話吧:現代醫學能延長個體的壽命,卻可能削弱物種的進化優勢。

這真的是個好事嗎?是否違背了進化的初衷?最後,借用《我們為什麼會生病》一書譯者禹寬平的一句話吧:現代醫學能延長個體的壽命,卻可能削弱物種的進化優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