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何說 劉備 關羽和張飛命運冥冥之中似有天定

“桃園三結義”說的是劉備, 關羽和張飛三兄弟結拜的故事, 歷來受世人追捧, 同時也是古往今來志同道合之人, 意氣相投之士善於引用和效仿的典故。

然而其不知, 兄弟三人各有缺憾, 也就是這些缺憾導致他們命運的悲哀。

劉備, 中山靖王之後, 漢景帝之玄孫。 又是當時皇叔, 可謂之在當時群雄並起的三國大爭之世佔據了道義的制高點。 然而, 也正是這個道義制高點也是他的致命軟肋,

讓他行事處處掣肘。 荊州劉表幾次三番將荊州之地交付與他, 同時, 劉備手下的文臣武將也都勸說劉備應給接受。 當時, 劉備的心理肯定是五味雜陳, 但又無可奈何, 忠孝仁義為其立身之本。 最終猶猶豫豫之中被曹操捷足先登。

西征劉璋之時道裡更是牽強附會,

多次失去大好時機, 迂腐之極, 為了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來出師有名, 而葬送了一代大才鳳雛龐士元。 好不容易登基稱帝之後, 頒下的天子第一詔竟讓是舉全國之力興兵伐吳, 悲哉, 痛哉, 嗚呼哀哉!至此, 劉備的假仁假義讓自己的興漢大業付諸東流, 代價不可謂不大, 總諸葛亮是姜子牙再生也於事無補。

關羽, 為蜀漢五虎上將之首。 截止蜀漢全國的兵馬, 可謂風光無限實至名歸。 關羽驍勇愛惜軍中士卒, 但他很看不起文人名士, 侮辱孫權和周瑜, 更視呂蒙和陸遜為黃口小兒。 最終落得個失荊州, 走麥城, 被俘受辱, 死後還被身首異處的結局。

張飛, 為蜀漢的車騎將軍, 勇冠三軍, 膽大心細。 與關羽不同, 張飛敬重名士文人, 但好嗜酒, 不體諒士兵, 動則鞭笞士卒, 導致軍營怨聲載道, 埋下了禍根。 劉備知其如此, 曾多次勸說要善待將士, 可張飛就是不聽, 終於在得知二哥關羽被殺之後, 傷心難過, 更是對屬下兵士任意打罵, 在醉酒之後竟被屬下無名小卒砍下頭顱, 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可悲可歎。

劉備可以說是成功是靠關羽和張飛, 敗也是因為關羽和張飛, 歷史是公平的, 她可以將你推到歷史的風口浪尖, 讓你受萬世敬仰, 風光無限。 同時, 它也會讓你跌入谷底, 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說, 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要學會對身邊的人好一點,因為一輩子很短;要學會善待身邊每一個人,因為下輩子,沒有機會再遇到。

要學會對身邊的人好一點,因為一輩子很短;要學會善待身邊每一個人,因為下輩子,沒有機會再遇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