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禧月閣科普丨秋季新生兒發燒,可能是這些原因~

秋季天氣變化多端, 新生兒身體嬌弱容易患病, 尤其是感冒發燒等疾病。 那麼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寶寶體溫多少度是發燒嗎?寶寶發燒是什麼原因?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呢?

新生兒體溫標準

新生兒體溫標準和大人的體溫標準有點不一樣, 大人的正常體溫是36.5℃左右, 而新生兒的體溫通常會高出一些, 若超過37.5℃, 我們就可以“懷疑”寶寶發燒了。

一般來說, 寶寶體溫維持在36—37℃最好, 因為這個時候耗氧量最低, 又能保證寶寶的正常生理代謝。 但由於新生寶寶體溫調節能力比較差, 所以很容易受環境溫度影響, 爸媽要注意做好保暖或者降溫工作。

寶寶發燒的6大原因

1、感冒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 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狀不一, 發燒、食欲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 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 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

但若照顧不當, 併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等, 就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2、耳鼻喉發炎

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 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 是一種病毒感染。

症狀多變, 常見的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

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 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 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

該疾病容易併發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 也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3、腦炎、腦膜炎

6個月至3歲的寶寶是該病好發年齡。

最典型也最受威協的症狀就是容易高燒至39℃以上。 而且伴隨精神倦怠、眼神呆滯、食欲欠佳,

甚至有抽筋現象出現, 儘快就醫是惟一的方法。

腦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給予降腦壓以及抗病毒的藥物。 腦膜炎住院的患者則需要以抗生素來治療, 約需要2~3周才能痊癒。

4、穿太多、發牙熱、夏季熱

這類原因所引起的發燒通常是短暫而無危險, 但卻是許多家長容易疏忽的。

只要寶寶活動力和精神狀況均佳, 食欲也不錯, 寶寶身體有發熱現象, 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內溫度太高了, 只要改善現況, 通常就不會再有過熱的問題了。

5、打預防針

因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 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後。

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 以免症狀混淆。

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 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 家長要另外做判斷。

6、尿道感染

1歲以下男女寶寶是好發年齡。 女寶寶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寶寶則是膀胱輸尿管回流所致。

除了容易發燒至38.5℃以上外, 外觀不易察覺。

因屬細菌感染,所以就醫通常給予抗生素的藥物治療,大約需要2周才可痊癒。

DIY退燒法

①體溫若在38℃左右,或未達醫囑的服用退燒藥時,媽媽可以用溫水,以擦拭或淋浴的方式為寶寶降體溫。但切勿使用酒精擦寶寶身體退熱,酒精散熱過快,寶寶會發抖甚至抽蓄,恐有危險。

②睡冰枕?寶寶發燒需要多休息,可以準備兒童專用的冰枕,在包裹毛巾之後給寶寶當枕頭睡。除了閱讀使用說明,還要知道冰枕不要直接接觸到寶寶的頸部以下,以及使用中是否有嗜、昏睡的情況發生。

PS:使用退熱商品若是輕微的發燒或已有服用醫師退燒藥,在二次用藥之間仍想退熱亦可使用市售退熱貼等,但使用之前最好先詢問醫師。通過皮膚吸收,確實可達退熱效果,但因受使用面積限制,建議輔助使用。

因屬細菌感染,所以就醫通常給予抗生素的藥物治療,大約需要2周才可痊癒。

DIY退燒法

①體溫若在38℃左右,或未達醫囑的服用退燒藥時,媽媽可以用溫水,以擦拭或淋浴的方式為寶寶降體溫。但切勿使用酒精擦寶寶身體退熱,酒精散熱過快,寶寶會發抖甚至抽蓄,恐有危險。

②睡冰枕?寶寶發燒需要多休息,可以準備兒童專用的冰枕,在包裹毛巾之後給寶寶當枕頭睡。除了閱讀使用說明,還要知道冰枕不要直接接觸到寶寶的頸部以下,以及使用中是否有嗜、昏睡的情況發生。

PS:使用退熱商品若是輕微的發燒或已有服用醫師退燒藥,在二次用藥之間仍想退熱亦可使用市售退熱貼等,但使用之前最好先詢問醫師。通過皮膚吸收,確實可達退熱效果,但因受使用面積限制,建議輔助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