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四千年前華夏族第一次征討外族,不僅大獲全勝還捕獲一隻九尾狐

少康重建夏王朝以後, 由於關心生產, 治理水患, 使社會生產有了較快的發展, 王朝的統治也得以鞏固, 但對於東夷諸部落、方國的時服時叛, 終是一大憂患。 少康即位初年, 東夷中只有“方夷來賓”(《竹書紀年》), 所以與東夷的關係仍處於敵對狀態。 少康想對東夷進行征伐, 就在準備力量時, 少康卻得病而死。 相傳少康在位21年, 死後由其子杼繼位為夏王。

杼, 有的古書中又寫作予、伃、或寫作寧、佇, 都是指杼。 杼繼位以後, 繼承少康的遺志, 積極準備征伐東夷。 相傳杼為了戰爭的需要發明了矛和甲。 矛是進攻的武器,

甲是防禦的衣服。 這時甲當然還不是銅甲, 而是皮甲, 用獸皮製成的, 如犀皮甲之類。 因為東夷人善射, 有了皮甲就能防身。

杼為了擴大夏王朝的統治範圍, 即位不久就將王都由斟鄩(即太康所居之地今河南鞏縣)遷到黃河北岸的原(今河南濟源西北)。

當其完成征伐東夷的準備以後, 為了戰爭的需要, 又遷到老丘(今河南開封縣陳留鎮北), 然後出兵征伐東夷。

杼率兵征伐東夷的過程中, 得到沿途各地諸侯、方國的支持, 所以較順利地征服了分佈在今河南東部、山東和江蘇北部一帶的夷人部落, 而且一直打到大海之濱。

古代把現在的黃海稱為東海, 所以傳說中記載:“征于東海及三壽, 得一狐九尾”(《山海經·海外東經》注引《汲郡竹書》)。 “三壽”有的記載為“王壽”, 是東夷中的一個部落, 其確切的今地已無從考證, 只知是靠近大海的地方。 杼打到三壽, 三壽臣服並獻上一種名叫“九尾狐”的白狐, 當時能見白狐則為祥瑞, 所以“九尾狐”又叫“瑞獸”, 傳說只有天下太平時期, 才能見到。

杼征東夷, 不但使東夷諸部落臣服, 而且還獲得了一隻“九尾狐”, 便高興地班師回朝。 過了不久他就死去了, 死時年僅27歲。 杼雖然年紀很輕, 但是“杼能帥禹者也, 故夏後氏報焉”(《國語·魯語上》)。 在夏族後人看來, 杼是能繼承禹的事業的一個名王, 不但能鞏固夏王朝的統治, 而且還重新征服東夷諸部落, 所以死後受到後人隆重的祭祀。

“感謝您閱讀我們的原創文章,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為我們點贊!若對本文有不同的觀點或建議請寫在評論裡和大家一起討論, 小編真誠地歡迎您關注我們, 從而進行更加深入地探討,

我們將為您推送更多優質的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