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剛遷都北京紫禁城就被燒了,明成祖為什麼就是不願回南京?

永樂十八年, 隨著北京城和紫禁城的竣工, 明成祖朱棣下詔宣佈遷都北京。 然而就在成功遷都幾個月後, 剛剛建成不久的紫禁城即遭雷電擊中, 恢宏的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焚毀殆盡。

古時科技不發達, 人們無法科學解釋雷電的原理, 因此皆將這次災難歸結為天神的警示。 不少言官上書明成祖, 輕易遷都不僅諸事不便, 而且將明朝的皇脈遺留在了南京, 這次大火正是上天對遷都北京的警戒, 應儘快再次遷都回南京。

明成祖朱棣

面對洶湧的言論, 明成祖不僅沒有示弱, 還下令誅殺了上疏的禮部主事蕭儀。 為了名正言順打壓遷都回南京的言論, 明成祖還下令百官冒雨跪在午門外進行激辯, 定都北京和遷都南京兩派各抒己見, 在雨中展開激烈辯論。

那麼問題來了, 南京也是著名的龍興之地, 而遷都北京又勞民傷財, 明成祖為什麼還是要堅持遷都北京?而剛剛實現遷都幾個月紫禁城就被“天火”燒掉,

即便面對如此災難, 明成祖為什麼也堅持不願返回南京呢?原因不外乎幾個方面。

午門

首先, 通覽中國歷史不難發現, 大凡定都南方的朝代都比較短命, 而定都北方的朝代則大都實現了長治久安。

有這一認識的不只是明成祖, 事實上朱元璋生前也曾多次考慮遷都, 並派懿文太子多次赴西安做遷都前準備, 只是懿文太子早逝, 也使朱元璋時期的遷都事宜不了了之。

其次, 遷都北方更有利於抵禦外敵入侵。 元朝滅亡後, 北元殘餘勢力逃往漠北, 此後逐漸發展壯大, 依然對當時明朝的安全構成威脅。 朱棣被朱元璋封為北平燕王時, 曾多次率軍北征蒙古, 大大平定了明朝北方邊境。 如果要天子守國門, 抵禦蒙古威脅, 在地理位置上顯然北京要比西安更有利。

明朝時期地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明成祖登基是通過宮變的不光彩手段得到的, 為了穩定自己的統治權力, 他曾在南京大開殺戒。 對建文帝的支持者, 明成祖朱棣一律格殺勿論, 將南方的士族大臣得罪了個遍, 因此在南京結怨很深。

有鑑於此, 在南京辦公的明成祖並不安心, 而自己的大本營北京顯然是個更好的選擇。 所以明成祖登基剛剛登基不久, 就開始籌畫遷都北京事宜。

永樂遷都北京

他先改北平府為順天府, 提升北京的地位, 又下令遷入大量居民以充實北京。 永樂四年明成祖下令以南京皇宮為藍本, 修建北京皇宮和城垣;永樂八年又下令在昌平修建長陵, 並下令開會通河以打通南北漕運, 再次彰顯其遷都北京的堅定決心。

永樂十八年,北京皇宮和北京城建設完成,明成祖下詔遷都北京,並改金陵順天府為南京,改北京順天府為京師,但南京仍設六部等中央機構,只是淪為了留都的地位。

(責任編輯:楊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

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永樂十八年,北京皇宮和北京城建設完成,明成祖下詔遷都北京,並改金陵順天府為南京,改北京順天府為京師,但南京仍設六部等中央機構,只是淪為了留都的地位。

(責任編輯:楊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

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