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牛奶能代替配方奶粉和母乳嗎?怎麼給寶寶挑選牛奶?

寶寶1歲以後, 吃的飯菜越來越多, 消化能力也越來越強。 這時, 就可以嘗試著給他添加牛奶了。 那麼, 各種牛奶該怎麼選擇呢?喝了牛奶以後, 還要給寶寶喝母乳或者奶粉嗎?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些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

配方奶粉和牛奶哪個好?

有的媽媽也許會想, 配方奶是根據特定年齡段寶寶的營養需求科學配製的, 是不是比牛奶營養更豐富?不見得。

我們之所以喝奶, 主要是為了補充蛋白質、脂肪和鈣。 牛奶和配方奶粉中蛋白質的區別在於, 前者中大部分是酪蛋白, 後者中乳清蛋白占主要比例。

二者的營養無差, 只是在易消化程度上有所差別, 酪蛋白分子大, 消化起來慢一些。 但是1歲後的寶寶已經嘗試過很多食物, 消化能力也有大幅提高, 完全可以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質。

我特地截取了某上銷量較好的某品牌純牛奶, 和某品牌3段配方奶粉的成分表, 大家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差別。

從含量上來看, 無論是蛋白質、脂肪還是鈣, 牛奶都更勝一籌。

純牛奶的配料只有生牛乳一項, 配方奶粉的配方中, 多有添加葡萄糖、香精等。 而寶寶攝入太多的糖分, 對身體肯定是不好的。

有的媽媽又要提問了, 奶粉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啊, 這點比牛奶強多了。 確實如此, 但是寶寶不見得就缺這些微量元素。 1歲後的寶寶已經能從均衡的飲食中攝取各種營養素,

飯菜也是他重要的營養來源。

當然, 我和媽媽們分享上面這些資訊, 並不是說我排斥XX, 或者傾向於XX。 我的初衷是為了讓媽媽在選擇時, 多瞭解一些事實。

畢竟每個寶寶的情況不一樣, 適合的奶也不一樣, 如何選擇, 媽媽們要根據寶寶吃輔食的情況、消化系統、對牛奶的接受度、是否過敏、奶源以及家庭的經濟情況等多方面來綜合考量, 並靈活調整。

喝了牛奶以後還要喝母乳或奶粉嗎?

首先, 牛奶和母乳、配方奶粉並不是相互排斥的關係, 可以互補。 1歲後的寶寶在喝母乳或配方奶的同時, 也可以適量添加牛奶(前提是不過敏), 並不是必須二選一。

其次, 要不要繼續喝母乳或奶粉, 關鍵點不在於是否添加了牛奶。 而是取決於一日三餐的飯菜種類是否足夠豐富,能否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1歲前的嬰兒之所以要喝奶粉,是因為他們無法只靠吃飯菜來獲取營養。而1歲以後,寶寶的輔食添加量逐步增加,他們的消化能力也越來越好,吃的飯菜越來越多,營養均衡的飯菜逐漸成為寶寶主要的營養來源。

如果媽媽給寶寶提供的三餐,食材能夠合理搭配,營養均衡,肉、蛋、奶、蔬果、米麵換著吃。寶寶吃飯情況良好,那麼他從三餐中就能獲取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了。此時,牛奶或配方奶粉漸漸處於相對次要的營養來源。至於母乳,何時斷奶,則由媽媽自己決定。

如果媽媽繼續給1歲後寶寶選擇相應月齡的配方奶粉,也是可以的。只是1歲後的寶寶多了一個選擇——牛奶。

另外,還需要提醒媽媽們一點,轉奶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並不是瞬間切換。媽媽們給寶寶添加純牛奶,記得要和輔食一樣,少量的慢慢嘗試,觀察寶寶是否存在過敏、腹瀉等症狀。若無,再逐漸加量。

不同種類的牛奶該怎麼選擇?

1、全脂奶、低脂奶、脫脂奶

寶寶2歲之前,都應該喝全脂牛奶。除非體重超重很多,在醫生的建議下,可以喝低脂奶或脫脂奶。

2歲之後,寶寶的身體對脂肪的需求相對減少,爸爸媽媽可以根據自家寶寶的身體情況(偏瘦/偏胖),來選擇喝全脂奶、低脂奶還是脫脂奶。

2、常溫奶、巴氏奶

常溫奶

採用UHT超高溫暫態滅菌技術(135-150℃,2-3秒),保存時間長,一般3-6個月,可常溫存放,無需冷藏。

巴氏奶

採用高溫短時殺菌(72-85℃,10-15秒),風味保存更完好,保質期短,一般不超過7天,需冷藏。

二者的營養成分沒有太大差別。牛奶中主要的營養物質蛋白質和鈣是耐高溫的,所以不管哪種消毒方式都不容易受到破壞。維生素因為不耐高溫,所以在常溫奶中會流失的多一些。

但是牛奶中的維生素含量本身就不多,而且牛奶也並不是我們獲取維生素的主要途徑。所以這點差異無需作為我們選擇牛奶的考慮因素。

未經滅菌消毒處理的生牛奶容易滋生細菌,不能給寶寶直接飲用。

3、調製乳

調製乳,是在純牛奶中加入了其他成分。至於好不好,要看加了什麼。

△配方除了牛乳,其他項越簡單越好

下圖則是個反面例子。

如果除了純牛奶,加了維生素D等,是沒問題的。如果添加了很多色素、香精、糖等,包裝上的配料表項目繁多,儘量不要選擇。

調製乳中有一大類是兒童牛奶。“讓孩子更聰明、長得高”,兒童牛奶的廣告讓做父母的很動心。但是市場上大部分兒童牛奶基本都是奔著補鈣、補充維生素的目的,所以很多都是調製乳,適不適合孩子,還是要看配料表。

配料表很複雜,為了迎合小朋友的口感,會添加糖、安賽蜜等甜味劑,導致碳水化合物含量比普通牛奶多很多。日常飲用,不如純牛奶更利於孩子的健康。

4、含乳飲品

含乳飲料的主要成分是水,牛奶成分占比很少,甚至是用奶精調製而成,蛋白質含量也極低。配料表前幾名往往是水、糖等,基本是水和甜味劑合成的飲料,因此不建議給孩子長期飲用,偶爾喝一下無妨。

△蛋白質含量只有0.7%

這一類不能算乳製品,屬於飲料的範疇。一般在外包裝上會注明“XX飲品”、“XX飲”、“XX飲料”等字樣。

最後總結一下,不管選擇哪種牛奶,奶源、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都是選購時重要的參考項,媽媽們記得留心外包裝哦。

另外,牛奶雖好,也不要貪多,更不要讓孩子把牛奶當水喝。除了牛奶以外,優酪乳、乳酪等乳製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是取決於一日三餐的飯菜種類是否足夠豐富,能否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1歲前的嬰兒之所以要喝奶粉,是因為他們無法只靠吃飯菜來獲取營養。而1歲以後,寶寶的輔食添加量逐步增加,他們的消化能力也越來越好,吃的飯菜越來越多,營養均衡的飯菜逐漸成為寶寶主要的營養來源。

如果媽媽給寶寶提供的三餐,食材能夠合理搭配,營養均衡,肉、蛋、奶、蔬果、米麵換著吃。寶寶吃飯情況良好,那麼他從三餐中就能獲取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了。此時,牛奶或配方奶粉漸漸處於相對次要的營養來源。至於母乳,何時斷奶,則由媽媽自己決定。

如果媽媽繼續給1歲後寶寶選擇相應月齡的配方奶粉,也是可以的。只是1歲後的寶寶多了一個選擇——牛奶。

另外,還需要提醒媽媽們一點,轉奶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並不是瞬間切換。媽媽們給寶寶添加純牛奶,記得要和輔食一樣,少量的慢慢嘗試,觀察寶寶是否存在過敏、腹瀉等症狀。若無,再逐漸加量。

不同種類的牛奶該怎麼選擇?

1、全脂奶、低脂奶、脫脂奶

寶寶2歲之前,都應該喝全脂牛奶。除非體重超重很多,在醫生的建議下,可以喝低脂奶或脫脂奶。

2歲之後,寶寶的身體對脂肪的需求相對減少,爸爸媽媽可以根據自家寶寶的身體情況(偏瘦/偏胖),來選擇喝全脂奶、低脂奶還是脫脂奶。

2、常溫奶、巴氏奶

常溫奶

採用UHT超高溫暫態滅菌技術(135-150℃,2-3秒),保存時間長,一般3-6個月,可常溫存放,無需冷藏。

巴氏奶

採用高溫短時殺菌(72-85℃,10-15秒),風味保存更完好,保質期短,一般不超過7天,需冷藏。

二者的營養成分沒有太大差別。牛奶中主要的營養物質蛋白質和鈣是耐高溫的,所以不管哪種消毒方式都不容易受到破壞。維生素因為不耐高溫,所以在常溫奶中會流失的多一些。

但是牛奶中的維生素含量本身就不多,而且牛奶也並不是我們獲取維生素的主要途徑。所以這點差異無需作為我們選擇牛奶的考慮因素。

未經滅菌消毒處理的生牛奶容易滋生細菌,不能給寶寶直接飲用。

3、調製乳

調製乳,是在純牛奶中加入了其他成分。至於好不好,要看加了什麼。

△配方除了牛乳,其他項越簡單越好

下圖則是個反面例子。

如果除了純牛奶,加了維生素D等,是沒問題的。如果添加了很多色素、香精、糖等,包裝上的配料表項目繁多,儘量不要選擇。

調製乳中有一大類是兒童牛奶。“讓孩子更聰明、長得高”,兒童牛奶的廣告讓做父母的很動心。但是市場上大部分兒童牛奶基本都是奔著補鈣、補充維生素的目的,所以很多都是調製乳,適不適合孩子,還是要看配料表。

配料表很複雜,為了迎合小朋友的口感,會添加糖、安賽蜜等甜味劑,導致碳水化合物含量比普通牛奶多很多。日常飲用,不如純牛奶更利於孩子的健康。

4、含乳飲品

含乳飲料的主要成分是水,牛奶成分占比很少,甚至是用奶精調製而成,蛋白質含量也極低。配料表前幾名往往是水、糖等,基本是水和甜味劑合成的飲料,因此不建議給孩子長期飲用,偶爾喝一下無妨。

△蛋白質含量只有0.7%

這一類不能算乳製品,屬於飲料的範疇。一般在外包裝上會注明“XX飲品”、“XX飲”、“XX飲料”等字樣。

最後總結一下,不管選擇哪種牛奶,奶源、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都是選購時重要的參考項,媽媽們記得留心外包裝哦。

另外,牛奶雖好,也不要貪多,更不要讓孩子把牛奶當水喝。除了牛奶以外,優酪乳、乳酪等乳製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