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便宜賣國人卻不買帳,小米的低價行銷策略是不是出問題了?

為什麼小米手機賣這麼便宜國內銷量還暴跌?國人為什麼不買小米手機的帳?

小米的手機銷量全世界來說並沒有跌多少,

暴跌的只是中國市場, 而印度 歐美市場都呈現上升勢頭。

截至2016年小米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機出貨總量為1050萬部, 較上年同期的1710萬部暴跌38%。 曾經坐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第一位置的小米, 現在排在華為、OPPO和vivo之後。 慶祝自己五歲生日的小米手機, 收到一個並不愉快的“生日禮物”, 曾經坐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第一位置的小米, 現在排在華為、OPPO和vivo之後。

小米手機出貨量相比去年暴跌, 不能體現小米Q2的真實出貨量。 不過小米官方並未公佈自己在第二季度的出貨量。 在出貨量爭議的背後, 中國手機市場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 五年的時間, 小米已經從手機行業的挑戰者, 變成了被挑戰的物件, 隨著本土廠商提升產品品質、設計和行銷, 中國市場的競爭正變得越來越激烈, 這對全球巨頭蘋果和三星施加了更大的壓力。 根據IDC的資料, iPhone第二季度在中國的出貨量同比下滑了32%, 市場份額跌落至第五名。

曾經, 雷軍提出的“專注、極致、口碑、快”的七字訣和小米模式一舉成為業界標杆, 但在快速擴張期過後,

資本估值、市場份額、核心能力三者之間的馬拉松長跑, 拼的不只是衝刺, 還有耐力。 明顯小米的耐力已經如行業人士猜測的那樣, 進入了瓶頸期, 相對於小米的出貨量, 通過大力推廣旗下產品的一到兩個主要亮點的華為和OPPO的份額實現提升。 華為著重強調其手機的萊卡鏡頭, OPPO則突出其快速充電技術。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小米的手機出貨量在Q2季度下跌, 小米時代是否已經要終結了?

性價比的吸引力已不適應市場需求

據相關資料顯示, 排在前五的手機廠商仍是華為、OPPO、vivo、小米和蘋果五家。 不同的是, 小米超越蘋果, 從第一季度的第五排至第四, 且兩家在第二季度均經歷了銷量的暴跌。 其中, 排在第一的華為手機的出貨量達到1910萬部, 市場份額17.2%, 同比實現增15.2%;排在其後的OPPO增長最快, 手機出貨量1800萬部, 市場份額16.2%, 同比增長了124.1%;vivo的出貨量是1470萬部, 市場份額達到13.2%。 相比之下, 小米出貨量為1050萬部, 同比下跌38.4%, 市場份額9.5%;蘋果的出貨量只有860萬部, 同比下跌31.7%。

排在前兩位的華為和OPPO傳達出的行銷資訊都是聚焦于一兩項關鍵性能,

並幫助它們成功奪取了市場。 前者是手機採用徠卡鏡頭, 後者是快速充電技術。 此外, OPPO和vivo的線下管道持續發力, 並且邀請明星代言的行銷方式也正在被其他廠商效仿。 智慧手機市場格局震盪的背後, 小米以“性價比”著稱的互聯網手機和電商管道銷售模式承受了越來越大的市場壓力。

小米自身陷入黑科技的危機

小米今年5月的一項內部調整已經釋放出信號:雷軍親自掛帥研發和供應鏈團隊,全力解決供貨問題。除了“沒能及時在產業鏈佈局和提高產業鏈影響力方面有所作為”外,小米的問題在於過於依賴價格一種競爭維度,忽視了品質和個性化維度”,以及“不夠偏執,未能將‘硬體免費+應用服務收費’的模式做到極致”。

事實上,互聯網手機從商業模式來講,它的優勢從開始出現到現在並沒有變。但是當幾百個品牌都在加入互聯網手機行銷大軍,甚至有互聯網手機企業把行銷模式變成了公佈BOM價格、羅列手機配置、簡單對比跑分的形式時,實際上造成了用戶的認知混亂,造成互聯網手機今天遇到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的瓶頸,使用者重新回到線下的選擇。

小米發佈的所謂的“黑科技”事實上用戶已經不買單,小米研發的產品已經偏離了小米品牌當初的的遠景,不知何時雷布斯才能回頭,做回曾經大傢伙喜愛的小米來!

小米自身陷入黑科技的危機

小米今年5月的一項內部調整已經釋放出信號:雷軍親自掛帥研發和供應鏈團隊,全力解決供貨問題。除了“沒能及時在產業鏈佈局和提高產業鏈影響力方面有所作為”外,小米的問題在於過於依賴價格一種競爭維度,忽視了品質和個性化維度”,以及“不夠偏執,未能將‘硬體免費+應用服務收費’的模式做到極致”。

事實上,互聯網手機從商業模式來講,它的優勢從開始出現到現在並沒有變。但是當幾百個品牌都在加入互聯網手機行銷大軍,甚至有互聯網手機企業把行銷模式變成了公佈BOM價格、羅列手機配置、簡單對比跑分的形式時,實際上造成了用戶的認知混亂,造成互聯網手機今天遇到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的瓶頸,使用者重新回到線下的選擇。

小米發佈的所謂的“黑科技”事實上用戶已經不買單,小米研發的產品已經偏離了小米品牌當初的的遠景,不知何時雷布斯才能回頭,做回曾經大傢伙喜愛的小米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