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王政君:沒相好夫,沒教好子,從宮女到太皇太后軟弱的一生!

王政君從十八歲進宮直到八十四歲去世, 都在宮廷的海洋裡飄搖。 她的長壽, 見證了漢朝歷史的沉沉浮浮, 她被命運推上的權利頂峰是她一生悲苦的源泉, 同時也改變了漢朝歷史的命運, 改變漢朝歷史的走向。

母儀天下王政君劇照

身為皇后, 她沒有得到過丈夫的疼愛, 王政君是個不幸的女人!

王政君進宮前定過親事, 但還沒出嫁未婚夫就死了, 到了十八歲還沒有嫁出去, 這在當時已經是大齡剩女了。 她的父親就將她送入宮中當宮女, 雖有麻雀變鳳凰的可能, 但也極有可能年老色衰老死宮中, 或隨便婚配草草度過此生。 這對女人來說, 投資風險比較大。

然而, 命運卻給了她麻雀變鳳凰的機會。 當時皇太子劉奭(漢元帝)最寵愛的司馬良娣死了, 並對司馬良娣發誓再也不接近嬪妃。 漢宣帝擔心他傷心過度, 就叫皇后選幾個合適的宮女伺候他,

王政君就在這幾個宮女當中, 剛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 此時, 劉奭並沒有什麼心情選妃, 就隨便指了一個, 這一指就讓平凡的王政君一躍成了太子妃。 這是王政君不幸的開始。

母儀天下劉奭和司馬良娣劇照

王政君被太子點了鴛鴦譜, 一夜寵倖,

有了身孕。 第一次做父親的劉奭和有了皇長孫的漢宣帝都很高興。 甘露三年(西元前51年)王政君分娩生下劉奭的一個兒子, 那年她二十一歲。 漢宣帝親自為皇孫命名為劉驁(漢成帝), 字太孫。

黃龍元年(西元前49年), 漢宣帝駕崩, 劉奭繼承皇位, 先是將王政君封為婕妤, 三天后才將她冊封為皇后。

王政君當了皇后依然遭受丈夫的冷落, 皇帝最寵愛傅妃和馮妃。 加上她們都為皇帝生了兒子, 王政君更加受到皇帝老公的冷落, 皇后之尊也只是徒有虛名。 王政君生性軟弱柔順, 不會爭風吃醋, 更不會爭寵, 皇帝的後宮佳麗三千, 皇帝早就忽視她這麼一個人了。

母儀天下王政君皇后與世無爭劇照

身為母親, 沒有教導出爭氣的兒子, 王政君是個失敗的母親!

王政君的兒子劉驁, 也就是後來的漢成帝。 不熟悉歷史的可能分不清什麼漢成帝、漢元帝、漢宣帝啥的, 但是一說他的皇后是趙飛燕, 他的寵妃是趙合德我們應該就知道了, 死在趙合德床上的皇帝就是這貨。

劉驁封為太子之初好讀經書,

恭謹有禮。 有一次, 元帝召他前去, 劉驁不敢橫穿皇帝專用的馳道, 而是繞了一個大彎。 元帝見太子來遲, 責怪太子, 劉驁說明了原因, 元帝很高興。 可是, 劉驁越到後來越喜好玩樂宴飲, 比起傅妃和馮妃的兒子差遠了。

母儀天下王政君勁敵傅瑤

西元前33年(漢元帝竟甯元年)元帝病重,傅昭儀、劉康在側侍奉,唯獨王政君和她的太子兒子被拒之門外。漢元帝吐露出對太子的不滿,打算立傅婕妤的兒子定陶王劉康為太子。王政君和太子及王家人都感到很恐懼。屆時,元帝劉奭的寵臣侍中史丹拼命對太子和皇后王政君維護,闖進元帝寢宮就放聲大哭:“皇太子名聞天下,臣民歸心。今臣聽陛下有廢立之意。若是這樣,請陛下先賜我死吧!”。漢元帝考慮到先帝疼愛太子,王政君為人也小心謹慎,這才打消了另立太子的念頭,王政君的鳳冠也得以保住。

西元前33年(漢元帝竟甯元年)五月,元帝死于未央宮,劉驁繼位,稱為漢成帝。王政君就開始了她的太后生涯。

身為皇太后,她成了娘家人的權柄,王政君是個羸弱的掌權人!

王政君的兒子有驚無險的當上了皇帝,卻給王政君的心裡留下了大片陰影,她做了皇太后開始大力提拔娘家人,培植王家外戚的勢力。

王政君的娘家人眾多,光是兄弟就有七個。長兄王鳳被任命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位於丞相之上。弟王崇封為安成侯。這還不夠,六年後,除早死的王曼和已封侯的王鳳、王崇外,其他五個兄弟(譚、商、立、根、逢時)都在同日被封為侯,世稱“五侯”。《漢書》記載:“十侯,五大司馬,外戚莫盛焉”。

王政君身為皇帝的母親,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她連後宮的幾個妃子都鬥不過,又怎能與王氏外戚抗衡呢?漢成帝劉驁雖已長大成人,卻縱情聲色,昏庸軟弱。久而久之,皇權旁落,外戚專權。

王家的勢力盤根錯節,站穩腳跟後就開始排除異己鞏固權勢,石顯就是他們第一個要掃除的絆腳石。石顯曾經幫助漢元帝鬥敗了他的老師蕭望之,得到漢元帝重用。如今一朝皇帝一朝臣,石顯勢力已經敗落下去,王家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垮了石顯。他們又將目標投向了丞相王商。

王商是漢宣帝母親王氏的外戚,宣帝時任命為侍中中郎將。元帝時被任為右將軍、光祿大夫。他對漢成帝有擁立之功,所以成帝對他還是比較信任的,任他為丞相。他為人正直有威儀,又掌握較大權力,成為王氏家族奪權的主要障礙。成帝即位第七年,王商被王政君的外戚藉故罷免丞相職位。免相後三日,王商憤怒嘔血而死。

王商免職後的第二年,成帝想讓劉向的兒子劉歆擔任中常侍之職。但是左右隨從卻說:“是否告訴一下王鳳。”成帝說:”這點小事何必告訴大將軍。”在左右的堅持下,成帝只得告訴國舅王鳳。王鳳說不行,成帝也無可奈何。

可見,在成帝信任的王商死後,王鳳實際上已經掌握了朝政大權,漢成帝和王政君的皇權已經被架空。

起初,漢成帝並不甘心就這樣做一個傀儡皇帝,希望能培植自己的親信代替王鳳,奪回皇權。京兆尹王章推薦說琅邪太守馮野王忠心質直,才堪大用。所以,幾次與王章密謀提拔馮野王的對策。然而,不想他們秘密商量的事情被王鳳知道了,王鳳立即稱病回家,上書“懇切要求”病退。

王政君聽到這個消息,痛哭流涕,以絕食相逼要求成帝挽留王鳳。母命難違,成帝只能聽從王政君的要求繼續任用王鳳。不久,王章被下獄處死,馮野王免官,王音晉升為御史大夫。成帝上不敢違抗母親的意志,下無法制約獨攬朝政的王氏外戚,就只能整天在趙飛燕和趙合德的溫柔鄉里恣情放蕩,和幸臣游宴作樂、渾渾噩噩的度過。

母儀天下趙飛燕劇照

王氏外戚既官居要職,又窮奢極欲,揮霍浪費。成帝有一次去王商家時,看見王商家引灃水穿過長安城進入了自己的宅園內,水面寬闊,在湖中行舟作樂,規格比擬王室;接著又在王根家,看見園內竟建起了類似宮中白虎殿的豪華土山和漸台(漸台台基在水中,高二十餘丈)。覺得他們實在過於奢華,回去後立命車騎將軍王音要嚴辦王商、王根,聲稱不惜誅殺以儆效尤。但在太后的壓力與王商的斡旋下,最後還是以王商等兄弟負斧請罪而不了了之。

王鳳在輔政十一年後病故,臨死前推薦以王音替代自己,繼任大司馬車騎將軍。自此以後,輔政的大司馬基本成了“世襲”,皇帝都已無決定權。王音、王商、王根、王莽等王氏外戚相繼為大司馬。直至王莽任大司馬後的第二年,成帝縱欲過度暴斃而亡。王政君命王莽深入調查,逼令趙合德自殺。

身為太皇太后,王政君斷送了劉漢天下,了此一生,誰主沉浮?

成帝駕崩無子,迎立定陶王劉康的兒子劉欣為帝,稱為漢哀帝。漢哀帝即位,也想扶持自己的外戚,他的祖母就是王政君的“死敵”傅太后,曾經她的兒子差點代替王政君的兒子成為太子,如今她的孫子成為皇帝,王政君自然咽不下這口氣,而傅太后也不是省油的燈。此時的王莽已經失勢,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可悲的是,年紀輕輕的漢哀帝只當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王政君重新召回王莽,王氏外戚集團捲土重來,這也為王莽篡位奠定了基石。

王氏外戚再次壯大,王政君手裡已經沒有了什麼王牌,她並不能掌握實際的權力。這位老太皇太后一直活到八十四歲才去世,在她的庇護下,王氏外戚有足夠的時間籌畫謀權篡位的事宜。王莽篡漢問王政君所要玉璽時,王政君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崩碎了一角。到此時,王政君才如夢初醒,她是劉家的媳婦,始終惦記著“娘家人”,最終將劉家的江山葬送在自己的手上。從她擲傳國玉璽的那一刻起什麼都已經晚了。

從不起眼的宮女到不幸的皇后再到軟弱的皇太后最終作為糊塗的太皇太后在憂憤中結束了她看似榮光無限卻悲戚無援的一生,終年八十四歲。

結語:王政君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后之一,她一生經歷了七個朝代,歷經滄桑。平心而論,西漢政權最終落入王莽之手,王政君難辭其咎。但王政君並不是那種玩弄權術、有政治野心的女人。王政君的一生是逆來順受的一生,軟弱失敗的一生!在劉家,她沒有得到過丈夫的愛;身居高位卻萬般無奈,她提拔外戚,縱容娘家人,企圖依靠娘家人守護自己的利益,而王家只是把她當成通往權勢巔峰的橋樑。兒子庸弱無能,可能才是她畢生最大的遺憾吧!

西元前33年(漢元帝竟甯元年)元帝病重,傅昭儀、劉康在側侍奉,唯獨王政君和她的太子兒子被拒之門外。漢元帝吐露出對太子的不滿,打算立傅婕妤的兒子定陶王劉康為太子。王政君和太子及王家人都感到很恐懼。屆時,元帝劉奭的寵臣侍中史丹拼命對太子和皇后王政君維護,闖進元帝寢宮就放聲大哭:“皇太子名聞天下,臣民歸心。今臣聽陛下有廢立之意。若是這樣,請陛下先賜我死吧!”。漢元帝考慮到先帝疼愛太子,王政君為人也小心謹慎,這才打消了另立太子的念頭,王政君的鳳冠也得以保住。

西元前33年(漢元帝竟甯元年)五月,元帝死于未央宮,劉驁繼位,稱為漢成帝。王政君就開始了她的太后生涯。

身為皇太后,她成了娘家人的權柄,王政君是個羸弱的掌權人!

王政君的兒子有驚無險的當上了皇帝,卻給王政君的心裡留下了大片陰影,她做了皇太后開始大力提拔娘家人,培植王家外戚的勢力。

王政君的娘家人眾多,光是兄弟就有七個。長兄王鳳被任命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位於丞相之上。弟王崇封為安成侯。這還不夠,六年後,除早死的王曼和已封侯的王鳳、王崇外,其他五個兄弟(譚、商、立、根、逢時)都在同日被封為侯,世稱“五侯”。《漢書》記載:“十侯,五大司馬,外戚莫盛焉”。

王政君身為皇帝的母親,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她連後宮的幾個妃子都鬥不過,又怎能與王氏外戚抗衡呢?漢成帝劉驁雖已長大成人,卻縱情聲色,昏庸軟弱。久而久之,皇權旁落,外戚專權。

王家的勢力盤根錯節,站穩腳跟後就開始排除異己鞏固權勢,石顯就是他們第一個要掃除的絆腳石。石顯曾經幫助漢元帝鬥敗了他的老師蕭望之,得到漢元帝重用。如今一朝皇帝一朝臣,石顯勢力已經敗落下去,王家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垮了石顯。他們又將目標投向了丞相王商。

王商是漢宣帝母親王氏的外戚,宣帝時任命為侍中中郎將。元帝時被任為右將軍、光祿大夫。他對漢成帝有擁立之功,所以成帝對他還是比較信任的,任他為丞相。他為人正直有威儀,又掌握較大權力,成為王氏家族奪權的主要障礙。成帝即位第七年,王商被王政君的外戚藉故罷免丞相職位。免相後三日,王商憤怒嘔血而死。

王商免職後的第二年,成帝想讓劉向的兒子劉歆擔任中常侍之職。但是左右隨從卻說:“是否告訴一下王鳳。”成帝說:”這點小事何必告訴大將軍。”在左右的堅持下,成帝只得告訴國舅王鳳。王鳳說不行,成帝也無可奈何。

可見,在成帝信任的王商死後,王鳳實際上已經掌握了朝政大權,漢成帝和王政君的皇權已經被架空。

起初,漢成帝並不甘心就這樣做一個傀儡皇帝,希望能培植自己的親信代替王鳳,奪回皇權。京兆尹王章推薦說琅邪太守馮野王忠心質直,才堪大用。所以,幾次與王章密謀提拔馮野王的對策。然而,不想他們秘密商量的事情被王鳳知道了,王鳳立即稱病回家,上書“懇切要求”病退。

王政君聽到這個消息,痛哭流涕,以絕食相逼要求成帝挽留王鳳。母命難違,成帝只能聽從王政君的要求繼續任用王鳳。不久,王章被下獄處死,馮野王免官,王音晉升為御史大夫。成帝上不敢違抗母親的意志,下無法制約獨攬朝政的王氏外戚,就只能整天在趙飛燕和趙合德的溫柔鄉里恣情放蕩,和幸臣游宴作樂、渾渾噩噩的度過。

母儀天下趙飛燕劇照

王氏外戚既官居要職,又窮奢極欲,揮霍浪費。成帝有一次去王商家時,看見王商家引灃水穿過長安城進入了自己的宅園內,水面寬闊,在湖中行舟作樂,規格比擬王室;接著又在王根家,看見園內竟建起了類似宮中白虎殿的豪華土山和漸台(漸台台基在水中,高二十餘丈)。覺得他們實在過於奢華,回去後立命車騎將軍王音要嚴辦王商、王根,聲稱不惜誅殺以儆效尤。但在太后的壓力與王商的斡旋下,最後還是以王商等兄弟負斧請罪而不了了之。

王鳳在輔政十一年後病故,臨死前推薦以王音替代自己,繼任大司馬車騎將軍。自此以後,輔政的大司馬基本成了“世襲”,皇帝都已無決定權。王音、王商、王根、王莽等王氏外戚相繼為大司馬。直至王莽任大司馬後的第二年,成帝縱欲過度暴斃而亡。王政君命王莽深入調查,逼令趙合德自殺。

身為太皇太后,王政君斷送了劉漢天下,了此一生,誰主沉浮?

成帝駕崩無子,迎立定陶王劉康的兒子劉欣為帝,稱為漢哀帝。漢哀帝即位,也想扶持自己的外戚,他的祖母就是王政君的“死敵”傅太后,曾經她的兒子差點代替王政君的兒子成為太子,如今她的孫子成為皇帝,王政君自然咽不下這口氣,而傅太后也不是省油的燈。此時的王莽已經失勢,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可悲的是,年紀輕輕的漢哀帝只當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王政君重新召回王莽,王氏外戚集團捲土重來,這也為王莽篡位奠定了基石。

王氏外戚再次壯大,王政君手裡已經沒有了什麼王牌,她並不能掌握實際的權力。這位老太皇太后一直活到八十四歲才去世,在她的庇護下,王氏外戚有足夠的時間籌畫謀權篡位的事宜。王莽篡漢問王政君所要玉璽時,王政君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崩碎了一角。到此時,王政君才如夢初醒,她是劉家的媳婦,始終惦記著“娘家人”,最終將劉家的江山葬送在自己的手上。從她擲傳國玉璽的那一刻起什麼都已經晚了。

從不起眼的宮女到不幸的皇后再到軟弱的皇太后最終作為糊塗的太皇太后在憂憤中結束了她看似榮光無限卻悲戚無援的一生,終年八十四歲。

結語:王政君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后之一,她一生經歷了七個朝代,歷經滄桑。平心而論,西漢政權最終落入王莽之手,王政君難辭其咎。但王政君並不是那種玩弄權術、有政治野心的女人。王政君的一生是逆來順受的一生,軟弱失敗的一生!在劉家,她沒有得到過丈夫的愛;身居高位卻萬般無奈,她提拔外戚,縱容娘家人,企圖依靠娘家人守護自己的利益,而王家只是把她當成通往權勢巔峰的橋樑。兒子庸弱無能,可能才是她畢生最大的遺憾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