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高宗李治

貞觀二年(628年)六月庚寅[1], 唐高宗李治出生于長安東宮的麗正殿。 貞觀五年(631年), 被封為晉王。 貞觀七年(633年), 不到任所而接受並州都督之職。
李治幼而聰慧, 端莊安詳, 寬厚仁慈, 和睦兄弟。 開始由著作郎蕭德言教授《孝經》, 唐太宗問道:“你認為這部《孝經》中什麼最重要?”李治對答道:“孝道最為重要, 開始是侍奉雙親, 長大後侍奉君王, 最後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君子侍奉君上, 到了廟堂之上想著為國盡忠, 退居在家的時候想到是勸諫君主的過錯, 糾正其惡。 ”唐太宗聽聞大喜, 說道:“你如果按此行事, 完全能夠事奉好父兄, 做好臣子了。 ”貞觀十年(636年)六月, 文德皇后長孫氏去世, 晉王李治才九歲, 悲哀思念之情感動了左右之人, 唐太宗多次加以安慰, 從此特別受到寵愛。 不久被任命為右武候大將軍。 [4]

唐太宗晚年, 由於寵愛第四子魏王泰, 而導致太子李承乾與魏王一方爭奪儲位。 貞觀十七年(643年), 由於李承乾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 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 結果事情敗露, 李承乾被廢黜。 唐太宗打算立四子李泰為儲君, 李泰許以唐太宗將“殺子傳弟”, 表示將來將皇位傳與胞弟晉王李治。
李泰又以漢王李元昌事恫嚇與李元昌交好的李治, 李治將此事告訴李世民, 而被廢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謀反是因為李泰對太子位有所圖謀。 於是李世民下定決心, 帶著李治駕臨兩儀殿, 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等重臣面前因為諸子諸弟爭位之事而欲拔劍自殺。 長孫無忌等出面阻攔, 表示晉王李治可立為儲君。 同年四月七日, 唐太宗親駕承天門, 下詔立李治為皇太子。 [5]唐太宗每次上朝, 常令李治在旁邊, 讓他觀看自己決斷各種政務, 有時候讓他參加議事, 唐太宗多次稱讚他的才能。

唐高宗

貞觀十八年(644年), 唐太宗將討伐高句麗, 命令李治留守定州。 等到唐太宗基本確定了發兵日期之後, 李治神色悲哀, 整天啼哭, 因而請求驛站飛馬傳遞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

並傳遞邊境情況的報告, 唐太宗都同意了。 用快馬奏事, 從此開始。 等到唐太宗大軍凱旋, 李治跟從唐太宗到並州。 當時唐太宗生了個大毒瘡, 李治親自用口吸毒膿, 扶著車輦步行跟從了多日。 [4]

即位初期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 唐太宗駕崩于終南山的翠微宮。 二十七日, 以禮部尚書、兼太子少師、黎陽縣公于志寧為侍中, 太子少詹事、兼尚書左丞張行成為兼侍中、檢校刑部尚書, 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代理戶部尚書高季輔為兼中書令、檢校吏部尚書, 太子左庶子、高陽縣男許敬宗兼禮部尚書。 二十八日, 李治回京。 [6]六月一日, 高宗即皇帝位, 時年二十二歲。 六月十日, 詔令其舅父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

英國公李勣為開府儀同三司。 以二人為輔政大臣。

七月三日, 有關的部門請求改治書侍御史為禦史中丞, 諸州治中為司馬, 別駕為長史, 治禮郎為奉禮郎, 以避諱唐高宗的名諱。 唐高宗因為貞觀時先帝“世民”二字沒有避諱, 所以沒有同意。 有關衙門上奏道:“先帝兩個名字, 在禮制上不偏向某一避諱。 皇上既是單名, 臣下不應指斥。 ”唐高宗聽從。 八月, 河東發生地震, 唐高宗下詔派遣使者前去慰問, 免當地賦稅三年。 同月, 以開府儀同三司、英國公李勣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 八月十八日, 將唐太宗安葬在昭陵。 [7]九月十二日, 加授鄜州刺史、荊王李元景為司徒, 前安州都督、吳王李恪為司空兼梁州刺史。 二十四日,贈梁國公房玄齡為太尉;贈申國公高士廉為司徒,贈蔣國公屈突通為左僕射,都可在太宗廟庭配祭。[8]

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六日,高宗立嫡妻王氏為皇后。七日,封長子陳王李忠為雍州牧。九月,高侃擊擒突厥車鼻可汗,高宗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

永徽二年(651年)正月,西突厥賀魯自立為沙缽略可汗。七月,沙缽略可汗攻入庭州,高宗派遣梁建方率軍征討。永徽四年(653年),房遺愛、高陽公主、巴陵公主、薛萬徹、柴令武等人謀反,密謀擁立荊州王李元景為帝,事情敗露。二月三日,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等都被處死;李元景、巴陵、高陽公主都被賜以自殺。左驍衛大將軍、安國公執失思力發配到轀州充軍;侍中兼太子詹事、平昌縣公宇文節發配到桂州充軍。吳王李恪、江夏王道宗、蜀王李愔等因得罪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或死或貶。[9]經過此事,高宗皇位的重大威脅勢力被剷除。

二十四日,贈梁國公房玄齡為太尉;贈申國公高士廉為司徒,贈蔣國公屈突通為左僕射,都可在太宗廟庭配祭。[8]

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六日,高宗立嫡妻王氏為皇后。七日,封長子陳王李忠為雍州牧。九月,高侃擊擒突厥車鼻可汗,高宗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

永徽二年(651年)正月,西突厥賀魯自立為沙缽略可汗。七月,沙缽略可汗攻入庭州,高宗派遣梁建方率軍征討。永徽四年(653年),房遺愛、高陽公主、巴陵公主、薛萬徹、柴令武等人謀反,密謀擁立荊州王李元景為帝,事情敗露。二月三日,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等都被處死;李元景、巴陵、高陽公主都被賜以自殺。左驍衛大將軍、安國公執失思力發配到轀州充軍;侍中兼太子詹事、平昌縣公宇文節發配到桂州充軍。吳王李恪、江夏王道宗、蜀王李愔等因得罪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或死或貶。[9]經過此事,高宗皇位的重大威脅勢力被剷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