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名落孫山袁世凱

袁世凱與母親劉氏的合影

1873年夏, 袁保慶病死于南京任上, 袁世凱扶柩回籍安葬, 其後居住于陳州府淮陽縣。 1874年初, 從叔袁保恒(袁甲三之子)見袁世凱遊手好閒, 命其赴北京家學“讀書上進”。 [6]從同治十三年到光緒三年, 他正正經經在北京讀了4年書, 長進很大。 他自己說過, 那幾年, 為了要博一個功名, 他讀書累到吐血, 都沒考取一個舉人, 這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 [7]袁保恒、袁保齡兄弟對其管束甚嚴, 袁世凱亦頗知自勵, 且有嚴師督導, 數年間大有長進。 是年底, 袁保齡致函保恒說:世凱可堪造就, 雖“文章尚不入門”,

但已“竟是上中美材”了。 [8]1876年秋, 袁保恒兄弟命袁世凱返回河南參加科舉考試, 但沒有成功。 落榜後, 袁世凱于同年10月與沈丘於姓女子結婚, 時年17歲。 翌年初春, 又回到北京。 時華北大旱成災, 袁保恒奉命到開封幫辦賑務, 帶袁世凱同行, 袁世凱在賑災期間表現出相當強的辦事能力, 工作熱心, 頗有優異的表現。 1878年, 袁保恒感染瘟疫去世, 袁世凱返回項城, 移住陳州。 此時, 正在陳州授館的徐世昌與袁世凱結交, 拜為金蘭, 後來成為袁世凱畢生重要的謀士。 1879年, 袁世凱以袁保恒的捐賑款而獲得“中書科中書”的官銜。 [9]同年秋, 袁世凱再度參加鄉試, 仍未考中, 他一怒之下把詩文付之一炬, 忿然說道:“大丈夫當效命疆場, 安內攘外, 烏能齷齪久困筆硯間,
自誤光陰耶?”[9]

袁世凱既兩度名落孫山, 又不願留在鄉間做土財主, 因此開始考慮在外闖蕩。 當時袁世凱曾作詩《感事》一首以自勉:“眼前龍虎鬥不了, 殺氣直上幹雲霄。 我欲向天張巨口, 一口吞盡胡天驕。 ”此詩被認為是他少年時代便有了遠大志向。 當時淮軍將領吳長慶與袁世凱的養父袁保慶“訂兄弟之好”[10], 所以袁世凱打算投奔吳長慶。 吳長慶為了報答袁保慶的恩情, 此時也寫信給袁世凱, “招其往學軍旅”。 [11]因此袁世凱便於1881年10月前往山東登州投奔駐防當地的吳長慶。 吳長慶幕府中囊括了張謇、周家祿等名士, 袁世凱在他們的指導下砥礪磨練, 紈絝之氣逐漸消失, “謙抑自下, 頗知向學”, 並認為是“有造之士”, 於是被破格任命為幫辦營務處。

[10]袁世凱雖然一度對科舉厭倦, 但他仍不甘心, 在吳長慶幕府中繼續讀書, 準備功名, 他曾在1882年3月對其三哥袁世廉寫信說:“弟不能博一秀才, 死不瞑目”[12], 1882年(壬午年)正好為鄉試年, 袁世凱本欲應舉, 但清朝屬國朝鮮突發事變, 改變了袁世凱的人生軌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