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傻子到皇帝,天才影帝唐宣宗如何完成了人生的逆襲?

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 他雖然是憲宗的親生兒子, 後也被封為光王, 但卻是庶出, 母親鄭氏是罪臣的侍妾, 由於母親地位卑微, 光王李怡出生後自然享受不到其他親王那樣的榮寵, 只能在一個無人注目的角落裡孤獨成長。 所以他從小就顯得落落寡歡、呆滯木訥, 往往與其他親王群居終日而不發一言。 長大成人以後, 這種情況不但沒有好轉, 反而愈發嚴重。 人們紛紛猜測, 這可能和他在穆宗年間遭遇的一次驚嚇有關。 當時光王人官謁見懿安太后, 不料剛好撞上官人行刺, 雖然是有驚無險—此事並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但從此以後光王就變得更加沉默寡言。

一次唐文宗宴請諸王和大臣, 席間眾人歡聲笑語, 只有光王一言不發, 他愈是不說話眾人愈是逗弄戲謔他。 可這個“光叔”始終都像一根木頭, 甚至連嘴角都不動一下。 看著光王的憨態, 眾人越發開心,

文宗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 唯獨後來的武宗笑不出來。

從小到大裝傻充愣的李忱憑藉著精湛的演技矇騙了皇宮上下所有的人, 卻唯獨唐武宗認為他並不簡單, 可能會對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脅, 曾經幾次密謀除掉李忱。 都被李忱幸運的躲過。 武宗曾派中常侍四人將李忱抓來, 浸在宮內廁所裡。 有個叫仇公武的宦官有心搭救, 便假意藉口已殺死李忱, 而將其送出皇室。

武宗去世後, 太監們認為李忱癡傻, 易於控制, 便選中李忱繼位, 是為唐宣宗。 可是不久, 宦官們便發現自己看走了眼。 李忱非但像眾人想像的那樣不知所措, 完全被宦官把控, 反而處理政務得心應手, 非常熟稔。 這時宦官們才發現原來李忱吃啥的外表下一直在演戲。 當政得的第二天, 就將李德裕罷免, 解決了持續40多年的牛李黨爭, 使中央政權更加鞏固。

李忱勤於政事, 孜孜求治, 喜讀《貞觀政要》。 他在位期間, 整頓吏治, 並限制皇親和宦官, 將死于甘露之變中除鄭注、李訓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 。 對外關係上,

擊敗吐蕃、收復河湟, 安定塞北、平定安南。 尤其是收復河湟, 這是安史之亂後, 唐對吐蕃的重大軍事勝利之一。

李忱在位時期是唐朝繼會昌中興以後又一段安定繁榮的時期, 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 李忱性格明察沉斷, 用法無私, 從諫如流,

重惜官賞, 恭謹節儉, 惠愛民物, 所以直至唐亡, 百姓仍思詠他, 稱其為“小太宗”。

可惜的是, 唐宣宗晚年服用丹藥過多, 一病嗚呼。 他兒子唐懿宗即位, 碌碌無為, 大唐帝國最終沒有走向復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