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陝西:揮之不去的記憶——銅川市歌舞劇團

銅川市歌舞劇團成立於上世紀的1970年10月, 1978年8月解散。 它雖然存在的時間不長, 卻在銅川的文化歷史上, 打下了深深的印痕。

1970年, 正是“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時候, 那時候, “一打三反”“鬥批改”各類運動紛至遝來, 許多國家級、省級的文藝演出單位解散的解散, 下放的下放, 銅川歌舞劇團卻應運而生。 不管它的創辦者最初的動機是什麼, 客觀上卻為當時的銅川聚攏起一批文藝人才。

銅川歌舞劇團創建之初, 人員來源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銅川“文化大革命”期間本土各種“毛澤東思想宣傳隊”中的佼佼者, 他們有一定的舞臺演出經驗和技能, 屬於歌舞劇團的基本隊伍;二是外地分配銅川工作的一批大中專學生中有文藝專長者, 這批人文化素質較高, 屬於歌舞劇團的中堅力量;三是從西安等地專門招收來的各類優秀文藝人才。

另外, 銅川歌舞劇團從始到終, 一直重視人才的發現與培養, 期間, 一是注意新鮮血液的吸收;二是多批次把自己的演職人員送到西安音樂學院、陝西省歌舞劇院等專業院團培訓;三是學習別人優秀劇碼的同時, 注重自己創作隊伍的培養, 注重自己原創性節目的開發。

如此,

銅川歌舞劇團的起點無疑是高的, 演出陣容無疑是常新而強大的, 演出內容無疑是豐富多彩的。

曾幾何時, 銅川歌舞劇院的駐地工人文化宮院內, 青春湧動, 歌揚舞飛, 人才濟濟, 氣象頻頻。 銅川歌舞劇團, 儼然成為銅川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

銅川歌舞劇團風頭最盛時,

能同時排演兩台大型文藝節目, 在全省各地市級歌舞團中, 除略遜于西安、延安外, 演員陣容、演出水平均屬上乘。

八年中, 銅川市歌舞劇團先後排練演出了現代芭蕾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 歌劇《江姐》《洪湖赤衛隊》, 話劇《楓樹灣》, 以及《長征組歌》《邊區大生產》等數十種劇碼。

應當說, 銅川歌舞劇團對於銅川的貢獻是巨大的。

一是在特定的年代裡, 極大的豐富了銅川人的文化生活。 那時候, 沒有電視, 沒有網路;“文革”時期, 文藝舞臺萬馬齊喑, 銅川歌舞劇團的問世乃至存在, 無疑是百里煤海的一抹翠綠, 是銅川人最直接最親切的文化依託;

二是文化的連鎖作用, 銅川礦務局宣傳隊以此為例, 在原來各個煤礦宣傳基礎上, 歸攏整合, 集中人才, 不斷發展壯大, 形成了自己的隊伍, 一度甚至有轉正成為銅川煤礦文工團的打算。 當時, 有人比喻, 銅川歌舞劇團和銅川礦務局宣傳隊是銅川文藝演出舞臺上的雙翼。

三是銅川歌舞劇團俊男靚女衣著打扮開銅川風氣之先, 引領了銅川時尚時髦新潮流。即就在“文革”的年代裡,他們的服飾與舉止做派也與眾不同;愛美、追逐美是人的天性,那時銅川許多年輕人穿衣打扮均以歌舞團人為鏡子。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走出了一大批蜚聲省內外的各種人才。譬如現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張寶文;曾任陝西省出版工作者協會與陝西省圖書評論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書海》雜誌主編的李天增;山水畫家,陝西科技大學教授、陝西省文史館館員、陝西省山水畫研究會創會主席的梁耘;山水畫家,陝西電視臺舞美室負責人,高級美術師,擔任中央電視臺拍攝電視連續劇《長征》舞美設計獲五個一工程獎的薛天寶;西安音樂學院教授甯爾;陝西省藝術館歌唱家王家媛;國家一級作家朱文傑;陶瓷專家,曾任銅川耀州窯博物館館長的薛東星;導演,曾任河南焦作市歌舞劇團團長的高寶德;服裝設計家,陝西服裝學院院長的徐青青;被歐洲媒體譽為“世界第一女低音”,曾獲法國瑪律莽得國際聲樂比賽一等獎的張秋林;油畫家、攝影家,西安市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的東曼偉;《陝西科技報》社長的張渭笑;作曲家,曾任陝西寶雞歌舞團、廣東惠州歌舞團團長的畢踐新等等。

銅川歌舞團1978年解散,改為秦劇團,一大批高精尖的文藝人才流向全國各地,僅那兩年的高考,銅川歌舞劇團就考取了十幾個人。

銅川歌舞劇團的解散,孰是孰非,見仁見智,只能是留給歷史的一個話題。

但無論如何,這批人在更大範圍更大平臺上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這是銅川的光榮。

1998年,我曾為此專門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叫《貢獻的銅川》。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某次銅川的一個文藝座談會上,憶起歌舞團,大家紛紛為歌舞團改秦劇團而表示遺憾。有人調侃說:那就等於一個漂亮的花園,把花拔了,種了幾溜蘿蔔。

秦腔是國粹,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絲毫沒有對秦腔不敬,只是覺得銅川歌舞劇團應該繼續存在。

畢竟,它是一種揮之不去美好,是銅川曾經的文化標誌,是這一隅土地上人們心裡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記憶。

【作者:劉新中】

今年是銅川歌舞團誕辰四十七周年紀念,餘從下鄉插隊知青考入銅歌樂隊曾操手小提琴八年。八年一瞬間,但留下的美好記憶終生難忘。為祝賀銅歌四十七秩華誕,特奉拙詩以資紀念。

獻給銅川歌午團四十七秩華誕

薛 東 星

四十春秋稍縱即逝

銅歌記憶永難消失

靚女帥男胸懷大志

風華正茂煤城聚集

艱難困苦創業之時

通鋪臥眠大灶飲食

亱深聊天極盡興意

白日"鋼絲"餄餎美食

苦練舞功出人頭第

吹拉彈唱提高技藝

文藝路線弘揚正氣

歌舞演唱跟緊形勢

"行團"巡演自攜行李

卸車裝台全靠自己

東行渭南西到寶雞

芭蕾舞劇傳揚陝西

下礦走村不離不棄

雙碑鍛煉戰天鬥地

漆水會戰修築河堤

全團上下無一缺席

省城匯演作品優異

歌劇舞劇雙獲佳績

"吃蒜""買雞""快桌"傳奇

雙碑"電狗"化險為夷

趣事頗多不足為奇

單純無瑕方為本質

銅歌八年非凡經歷

團友相處美好交集

爾今雖然各處異地

銅歌情懷永遠銘記

注:

1.吃蒜:乃本人在耀縣演出結束候車時和一團友打睹,吾囫圇呑下一整頭大蒜贏了他五元錢。

2,買雞:一團友出外演出買雞與農婦搞價,趁

人不注意競用青涼油抹了雞眼,頓時雞頭耷拉

他以雞有病低價購得。

3,快桌:以樂隊負責人為首的幾位在慰問演出招待餐宴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掃光飯菜之快像。

4,電狗:雙碑下鄉鍛煉時,村上一隻大黃狗常來團裡灶房覓食。我給惠師和張振民建議可用電將其擊死給大家改善伙食,我當知青做過電工會操作,於是找來鐵皮接好電源又在上面放了豬下水靜等狗上鉤。傍晚黃拘果然來了聞到下水味徑直撲上鐵皮,說時遲那時快我即刻推上電閘,黃狗慘叫掙扎了約十分鐘後斃命,當晚他們幾個和市藝術館的駐隊幹部(不報大名了)剝了狗皮烹煮了狗肉。次日早飯全團在村勞動人員改善伙食吃狗肉,但遺憾的是只有骨頭和湯,肉早被晚上剝皮煮肉者已咥光。

引領了銅川時尚時髦新潮流。即就在“文革”的年代裡,他們的服飾與舉止做派也與眾不同;愛美、追逐美是人的天性,那時銅川許多年輕人穿衣打扮均以歌舞團人為鏡子。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走出了一大批蜚聲省內外的各種人才。譬如現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張寶文;曾任陝西省出版工作者協會與陝西省圖書評論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書海》雜誌主編的李天增;山水畫家,陝西科技大學教授、陝西省文史館館員、陝西省山水畫研究會創會主席的梁耘;山水畫家,陝西電視臺舞美室負責人,高級美術師,擔任中央電視臺拍攝電視連續劇《長征》舞美設計獲五個一工程獎的薛天寶;西安音樂學院教授甯爾;陝西省藝術館歌唱家王家媛;國家一級作家朱文傑;陶瓷專家,曾任銅川耀州窯博物館館長的薛東星;導演,曾任河南焦作市歌舞劇團團長的高寶德;服裝設計家,陝西服裝學院院長的徐青青;被歐洲媒體譽為“世界第一女低音”,曾獲法國瑪律莽得國際聲樂比賽一等獎的張秋林;油畫家、攝影家,西安市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的東曼偉;《陝西科技報》社長的張渭笑;作曲家,曾任陝西寶雞歌舞團、廣東惠州歌舞團團長的畢踐新等等。

銅川歌舞團1978年解散,改為秦劇團,一大批高精尖的文藝人才流向全國各地,僅那兩年的高考,銅川歌舞劇團就考取了十幾個人。

銅川歌舞劇團的解散,孰是孰非,見仁見智,只能是留給歷史的一個話題。

但無論如何,這批人在更大範圍更大平臺上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這是銅川的光榮。

1998年,我曾為此專門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叫《貢獻的銅川》。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某次銅川的一個文藝座談會上,憶起歌舞團,大家紛紛為歌舞團改秦劇團而表示遺憾。有人調侃說:那就等於一個漂亮的花園,把花拔了,種了幾溜蘿蔔。

秦腔是國粹,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絲毫沒有對秦腔不敬,只是覺得銅川歌舞劇團應該繼續存在。

畢竟,它是一種揮之不去美好,是銅川曾經的文化標誌,是這一隅土地上人們心裡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記憶。

【作者:劉新中】

今年是銅川歌舞團誕辰四十七周年紀念,餘從下鄉插隊知青考入銅歌樂隊曾操手小提琴八年。八年一瞬間,但留下的美好記憶終生難忘。為祝賀銅歌四十七秩華誕,特奉拙詩以資紀念。

獻給銅川歌午團四十七秩華誕

薛 東 星

四十春秋稍縱即逝

銅歌記憶永難消失

靚女帥男胸懷大志

風華正茂煤城聚集

艱難困苦創業之時

通鋪臥眠大灶飲食

亱深聊天極盡興意

白日"鋼絲"餄餎美食

苦練舞功出人頭第

吹拉彈唱提高技藝

文藝路線弘揚正氣

歌舞演唱跟緊形勢

"行團"巡演自攜行李

卸車裝台全靠自己

東行渭南西到寶雞

芭蕾舞劇傳揚陝西

下礦走村不離不棄

雙碑鍛煉戰天鬥地

漆水會戰修築河堤

全團上下無一缺席

省城匯演作品優異

歌劇舞劇雙獲佳績

"吃蒜""買雞""快桌"傳奇

雙碑"電狗"化險為夷

趣事頗多不足為奇

單純無瑕方為本質

銅歌八年非凡經歷

團友相處美好交集

爾今雖然各處異地

銅歌情懷永遠銘記

注:

1.吃蒜:乃本人在耀縣演出結束候車時和一團友打睹,吾囫圇呑下一整頭大蒜贏了他五元錢。

2,買雞:一團友出外演出買雞與農婦搞價,趁

人不注意競用青涼油抹了雞眼,頓時雞頭耷拉

他以雞有病低價購得。

3,快桌:以樂隊負責人為首的幾位在慰問演出招待餐宴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掃光飯菜之快像。

4,電狗:雙碑下鄉鍛煉時,村上一隻大黃狗常來團裡灶房覓食。我給惠師和張振民建議可用電將其擊死給大家改善伙食,我當知青做過電工會操作,於是找來鐵皮接好電源又在上面放了豬下水靜等狗上鉤。傍晚黃拘果然來了聞到下水味徑直撲上鐵皮,說時遲那時快我即刻推上電閘,黃狗慘叫掙扎了約十分鐘後斃命,當晚他們幾個和市藝術館的駐隊幹部(不報大名了)剝了狗皮烹煮了狗肉。次日早飯全團在村勞動人員改善伙食吃狗肉,但遺憾的是只有骨頭和湯,肉早被晚上剝皮煮肉者已咥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