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城精彩|比重慶路人少,比西康路文藝!這六個地方讓你一次看盡長春的滄桑往事!

日子過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經過了十一的傷筋動骨

這兩天就在市里溜達溜達吧

看夠了南湖、淨月的秋景

這次小編帶著你循著歷史的腳步

去尋找那些老長春的歷史座標

發現老長春的記憶

……

滿洲八大部舊址

生活在長春的人幾乎都知道, 要想找尋歷史, 新民大街是最合適的地方了。

從文化廣場出發, 向著解放大路方向走去, 這是一條筆直的大道, 路雖短, 歷史卻長。

沿街走過, 你會依次遇見國務院、軍事部、司法部、經濟部、交通部、綜合法衙等偽滿舊址。

一棟棟別具特色又充滿歷史遺存的建築訴說著長春的往事, 它們會帶你走進長春的歷史……

在晴朗的秋日, 沿街隨便走走, 然後向東, 隔一條街去到桂林路, 步行也就五六分鐘, 各種小吃正等你。

如果你還沒逛夠, 還可以向南不遠, 去南湖賞個秋。

長春火車站

想要探尋長春的歷史, 再應該去的就是長春火車站了, 那裡歐式風格的建築標誌著長春的進步, 而這裡有恰好是好多長春人走向外面精彩世界的起點。

歲歲年年,火車站伴著老長春人走過難忘的歲月,可是你是否還記得它曾經的樣子?去那裡走走逛逛,找點回憶,還可以順便嘗嘗站前的美食。

火車站的附近全是舊時的記憶,就連旁邊的春誼賓館也是這樣。從火車站出發沿著人民大街走過去,稍稍一抬頭就能看到站前廣場邊上的春誼賓館了。

春誼賓館當時是為沙俄修建的辦事處,因此建築風格是少見的新藝術派風格。而在八九十年代,周圍又建了幾棟樓,就構成了今天的春誼賓館。

現在,當初的小樓只是留下了一些當年的影子,在周圍的高樓大廈中顯得毫不起眼,不過光是留存的建築主體就已經足夠供我們懷念的了!

長春文廟

文廟始建於1872年,一直都是長春的地標,也是長春祭孔、成人禮、國學大講堂的基地,跟舊址比起來文廟就更有些文化底蘊了。

經過幾次大規模的維修和擴建,現今的文廟已小有規模,旁邊還有一所文廟小學,因為是在居民區之間的廟宇,倒是分外接地氣。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恢復後的文廟,它的建築風格是由殿堂和門廡圍合而成的三進院式的仿古建築,主要展出孔子、孟子的生平、儒家學派的發展等內容。

週末閑來無事可以帶著孩子到這裡瞭解一下儒家文化的內容和發展,或者為孩子的學業前途祈福。

長江路

長江路是長春最古老的一條商業街路,堪稱各種老照片中出鏡率最高的街道。

這裡建設之初叫“橫四街”,1923年更名為“吉野町”,光復後的1946年7月,政府改名為“長江路”,並一直沿用至今。

這條路曾是長春最著名的繁華商街之一,當時這裡基本全是日本人的店,包括服裝、鞋帽、酒館、西餐咖啡、日雜百貨、鐘錶眼鏡等等。

而現在,經過時代變遷,這裡的各行各業變化很大,唯一不變的就是仍然人山人海,商鋪雲集,你可以來這裡逛逛,說不定能淘到寶~

長春郵政局

長春郵政局位於人民大街與珠江路交會處,很獨特的一棟綠色小建築,這裡曾是滿中央通郵便局,現在是寬城郵政支局。

這座歐式二層老建築不是長春最早的建築,更不是長春最有影響力的建築,因此並不廣為人知,但是它卻記錄了長春變遷的縮影。

去看看這座美麗的小樓,停下腳步拍下一張照片,用相機記錄這座老建築,也記錄長春的歷史。

勝利公園

勝利公園就在人民大街北段的西側,是長春人都很熟悉的一個公園了,可是你瞭解它背後的歷史嗎?

勝利公園初建時叫“中山公園”,偽滿政府曾多次在這裡舉行大型活動,如慰天祭、“奉迎園遊會”、“奉迎大運動會”等,直到解放後才得以改名。

然後經過滄桑蛻變,這座公園才漸漸有了今天人們看見的模樣。在百年中,它見證了長春這座城市的劫難與恥辱,也折射了這座城市的滄桑變幻。

不要以為只有老建築才是這個城市過往的折射,走進這座公園你會發現,這裡遠離城市喧囂,深藏在城市歷史的最深處,細細體味它的過往,那些滄桑與苦樂清晰得驚人!

一座有歷史的城市是幸福的,而長春,就是一座這樣的城市。

而這六個歷史座標,每一個都印刻著一段歷史,漫步其中,腳下走過的每一步,都蘊含了一個世紀的歷史文化。

歲歲年年,火車站伴著老長春人走過難忘的歲月,可是你是否還記得它曾經的樣子?去那裡走走逛逛,找點回憶,還可以順便嘗嘗站前的美食。

火車站的附近全是舊時的記憶,就連旁邊的春誼賓館也是這樣。從火車站出發沿著人民大街走過去,稍稍一抬頭就能看到站前廣場邊上的春誼賓館了。

春誼賓館當時是為沙俄修建的辦事處,因此建築風格是少見的新藝術派風格。而在八九十年代,周圍又建了幾棟樓,就構成了今天的春誼賓館。

現在,當初的小樓只是留下了一些當年的影子,在周圍的高樓大廈中顯得毫不起眼,不過光是留存的建築主體就已經足夠供我們懷念的了!

長春文廟

文廟始建於1872年,一直都是長春的地標,也是長春祭孔、成人禮、國學大講堂的基地,跟舊址比起來文廟就更有些文化底蘊了。

經過幾次大規模的維修和擴建,現今的文廟已小有規模,旁邊還有一所文廟小學,因為是在居民區之間的廟宇,倒是分外接地氣。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恢復後的文廟,它的建築風格是由殿堂和門廡圍合而成的三進院式的仿古建築,主要展出孔子、孟子的生平、儒家學派的發展等內容。

週末閑來無事可以帶著孩子到這裡瞭解一下儒家文化的內容和發展,或者為孩子的學業前途祈福。

長江路

長江路是長春最古老的一條商業街路,堪稱各種老照片中出鏡率最高的街道。

這裡建設之初叫“橫四街”,1923年更名為“吉野町”,光復後的1946年7月,政府改名為“長江路”,並一直沿用至今。

這條路曾是長春最著名的繁華商街之一,當時這裡基本全是日本人的店,包括服裝、鞋帽、酒館、西餐咖啡、日雜百貨、鐘錶眼鏡等等。

而現在,經過時代變遷,這裡的各行各業變化很大,唯一不變的就是仍然人山人海,商鋪雲集,你可以來這裡逛逛,說不定能淘到寶~

長春郵政局

長春郵政局位於人民大街與珠江路交會處,很獨特的一棟綠色小建築,這裡曾是滿中央通郵便局,現在是寬城郵政支局。

這座歐式二層老建築不是長春最早的建築,更不是長春最有影響力的建築,因此並不廣為人知,但是它卻記錄了長春變遷的縮影。

去看看這座美麗的小樓,停下腳步拍下一張照片,用相機記錄這座老建築,也記錄長春的歷史。

勝利公園

勝利公園就在人民大街北段的西側,是長春人都很熟悉的一個公園了,可是你瞭解它背後的歷史嗎?

勝利公園初建時叫“中山公園”,偽滿政府曾多次在這裡舉行大型活動,如慰天祭、“奉迎園遊會”、“奉迎大運動會”等,直到解放後才得以改名。

然後經過滄桑蛻變,這座公園才漸漸有了今天人們看見的模樣。在百年中,它見證了長春這座城市的劫難與恥辱,也折射了這座城市的滄桑變幻。

不要以為只有老建築才是這個城市過往的折射,走進這座公園你會發現,這裡遠離城市喧囂,深藏在城市歷史的最深處,細細體味它的過往,那些滄桑與苦樂清晰得驚人!

一座有歷史的城市是幸福的,而長春,就是一座這樣的城市。

而這六個歷史座標,每一個都印刻著一段歷史,漫步其中,腳下走過的每一步,都蘊含了一個世紀的歷史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