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開放的武進越來越有“國際范兒”

——武進·19個城市印記系列報導之19

隨著世界各大經濟體的崛起, “美國夢”似乎風光不再, 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湧向中國, 在“中國夢”裡“淘金”。

34歲的以色列小夥羅伊·格林菲爾德, 把“淘金地”選在了西太湖畔。

這個被譽為“天才設計師”的年輕人, 在中以常州創新園內, 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工業設計工作室。 4年前, 取得米蘭理工大學工業設計與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的羅伊來到中國, 成為一名四處“流浪”的獨立設計師。 機緣巧合下, 羅伊為同為以色列企業的HeyCafe咖啡研磨機設計了幾款暢銷產品。 當時, HeyCafe的創始人依蘭, 已經是中以常州創新園的資深“創客”。

隨著中國對以色列這個“創新國度”的吸引力增強, 越來越多的以色列人找到依蘭, 希望到中國發展。 依蘭與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合作, 引入以色列的孵化器理念和模式, 創立了國內第一家以色列人運營和管理的孵化器——CI3。

“在西太湖, 聚集了很多以色列創新創業者, 中以常州創新園為大家提供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 ”在依蘭的鼓勵與支持下, 2015年, 羅伊的Propel工業設計工作室正式落戶中以常州創新園。

“過去, 我只是個單純的設計師;現在, 我是一個創業者、一個老闆。 ”對於身份的轉變, 有新奇, 更有信心。 巧的是, 羅伊工作室對面恰好是中以常州創新園管理辦公室。 “我認識他們每一個人, 大家都非常友好、敬業, 給了我很多幫助。 ”這一天, 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為羅伊送來了一份“常州市科技國際化人才聯誼會”的邀請函, 羅伊欣然接受。 他熱衷於參加園區組織和推薦的各類對接、展示活動, 並借此發現合作的機遇。

“這是我們最近為Forever(永久)自行車設計的童車產品。

”羅伊將一輛樣品擺到桌上, 向大家展示。 這款童車的車身使用再生塑膠和玻纖材質製成, 不但輕便, 而且強度不輸傳統的鋁合金等金屬材質, 最大的亮點在於車身可以一次成形, 既環保低碳, 又節省成本。 “這款設計成品不久就會推向市場, 請大家期待吧!”

從最開始的兩人團隊, 到現在的6人團隊, Propel工業設計工作室的業務範圍逐漸擴大, 雷利車輛配件有限公司等本土企業相繼成為他們的客戶。 “常武地區製造業發達, 是一個發展迅猛和渴望新興工業設計的市場。 ”羅伊說, 在本地企業國際化的戰略中, 與先進設計的結合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從設計的重視程度來看, 這裡的很多企業都越來越有世界眼光。

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 羅伊喜歡沿西太湖騎行, “這裡很美, 很像我在以色列的家。 ”說話間, 他翻出手機裡保存的家鄉照片給大家看, 同樣的湖光水色、綠樹環繞, “是不是很像?”在羅伊的眼中, 眼前這汪寧靜的湖水, 既是宜居的家園, 又是投資的熱土。 去年, 他在西太湖邊的臨湖世家別院買房安家, 距離工作室只有4公里;今年夏天, 又把女朋友從上海接了過來。 “在這裡買了房, 按照中國的說法, 可以說‘I am wujin ren’(我是武進人)了吧。 ”

採訪手記:浩瀚的西太湖, 正在見證一個開放包容的國際之城的誕生和成長。 越來越多的“羅伊們”在這裡創業、生活。

作為內陸城市的武進, “國際范兒”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優勢基因。 近年來, 中以兩國政府第一個創新合作示範園區——中以常州創新園落戶, 為武進引進了全球“最強大腦”;中俄科技產業園打通了與獨聯體國家科技合作的新管道;中韓智慧製造技術對接交流會、中德(常州)高新綠項目技術研討會、世界石墨烯創新大會、世界地板業工商峰會等一系列國際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正在形成“全方位、多層次、高水準”的國際合作新格局。

以中以合作為突破口,武進正在建立完善適應國際開放合作的體制機制、人才隊伍、平臺載體、功能配套,營造國際創新合作的氛圍,描繪一座開放包容的國際之城藍圖。

數說武進:2015年1月29日,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京召開,中國以色列常州創新園揭牌;2016年,以色列當地時間3月29日,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耶路撒冷舉行,“中以常州創新園共建計畫”揭牌;今年3月21日,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常州市與以色列創新署簽署《共建中以常州創新園聯合辦公室的聯合聲明》,加快推進中以常州創新園建設。

科技創新驅動國際合作,中以常州創新園闊步前行。截至目前,園區中以合作項目累計達67個,產業涉及醫療器械、新材料、裝備製造、工業設計、技術轉移、投資諮詢、法律服務等領域;國內首個B2C中以遠端醫療心電監測項目正式投運。同時,國內首個國字型大小基金、總規模100億元的“中以創新發展基金”完成註冊,已啟動項目篩選。

正在形成“全方位、多層次、高水準”的國際合作新格局。

以中以合作為突破口,武進正在建立完善適應國際開放合作的體制機制、人才隊伍、平臺載體、功能配套,營造國際創新合作的氛圍,描繪一座開放包容的國際之城藍圖。

數說武進:2015年1月29日,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京召開,中國以色列常州創新園揭牌;2016年,以色列當地時間3月29日,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耶路撒冷舉行,“中以常州創新園共建計畫”揭牌;今年3月21日,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常州市與以色列創新署簽署《共建中以常州創新園聯合辦公室的聯合聲明》,加快推進中以常州創新園建設。

科技創新驅動國際合作,中以常州創新園闊步前行。截至目前,園區中以合作項目累計達67個,產業涉及醫療器械、新材料、裝備製造、工業設計、技術轉移、投資諮詢、法律服務等領域;國內首個B2C中以遠端醫療心電監測項目正式投運。同時,國內首個國字型大小基金、總規模100億元的“中以創新發展基金”完成註冊,已啟動項目篩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