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亞馬遜海外購接入美日英德資源,能否在中國翻身對抗阿裡?

在廝殺激烈的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上, 亞馬遜海外購的日子依然不好過。

財經天下(ID:cjtxzk) 文| 嚴冬雪

編輯|周春林

16日下午, 亞馬遜中國宣佈海外購與亞馬遜德國網站正式對接,

來自德亞超過6800個品牌、逾40萬件選品進駐亞馬遜海外購商店。 德亞是亞馬遜在全球的第二大網站, 至此, 已經接入美、英、日、德四站的亞馬遜海外購業務已與這家全球電商巨頭排名前四的網站徹底打通。

每半年接入一個海外大站, 亞馬遜必須這麼做。

亞馬遜全球副總裁暨亞馬遜中國總裁張文翊(左), 亞馬遜全球副總裁暨亞馬遜德國總裁Ralf Kleber。

按收入構成來看, 阿裡巴巴 85% 收入來自電商業務、亞馬遜的這一數字則超過 90%。 不論兩家在雲計算等其他方面喊得多麼響亮, 至少從當前性質來看, 這還是兩家零售公司, 在中美市場各霸一方。

至於兩家的零售商業模式, 投資公司Social Capital的CEO查馬斯·帕裡哈比提亞(Chamath Palihapitiya)指出:都是在向整個行業抽成, 或說是徵稅。 搭好基礎設施平臺, 使業內其他公司依賴與它, 再抽成。

在各自主力市場的壟斷控制, 使得不論是消費者或商家, 都沒有更好的第二個去處。 比如, 占亞馬遜全部銷售額一半的協力廠商電商, 往往選擇直接租用亞馬遜搭建多年的倉庫、收款、送貨的整套流程。

但在本土之外的市場呢?比如中國之于亞馬遜, 就是一塊即將徹底掉出口的肥肉——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 2016年, 中國已有5億人參與網路購物, 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53288億元, 同比增長39.1%。 這樣的市場規模面前, 天貓占比57.7%;京東憑25.4%緊隨其後, 隨後是唯品會、蘇甯易購、國美線上乃至當當, 而亞馬遜中國只占了1.3%, 與1號店的表現幾乎一致。

實際上, 1.3%這個份額經歷了數年的苦苦掙扎, 就在幾年前, 這一數位還是3%。 而在更早的2008年, 亞馬遜在中國曾佔有15.4%的份額。 一路跌到1%左右, 亞馬遜在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

根據財報, 亞馬遜在美國的電商業務已無對手, 美國人每在網上花100塊購物, 就有51塊給了亞馬遜。 亞馬遜的市值已經是沃爾瑪的兩倍, 而後者曾被認為是最會買東西的企業。

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資料則更加亮眼, 始終維持超過50%的增長, 將排名第二的微軟拉開好幾個身位。 最近這一年間, 亞馬遜對印度市場投資50億美元做電商、擴建已逾千人規模的人工智慧團隊、開設線下超市和書店、再燒30億美元砸進視頻業務……

遍地開花的新東西都在伸手要錢, 美國本土之外的零售業務怎麼辦?財報顯示, 其國際零售業務一直持續虧損, 且保持翻倍的速度。 當中, 最差的就是被本土電商圍追堵死的中國市場。

對業務繁多的大公司內部而言, 搶佔資源優先性很重要。 亞馬遜中國作為其中的“差生”, 其在公司內部的話語權可想而知。 面對1%左右的市場份額, 擺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條:依託全球強大的供貨資源、物流配置來做好海外購。 不誇張的說, 這幾乎是亞馬遜中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但是當前的惡性循環擺在面前, 用戶少-選品量提升不上去-更吸引不了用戶-也更拿不到資源。 不論現任CEO張文翊及其前任有多麼努力在豐富平臺上的選品數量,流量問題始終是亞馬遜繞不過的檻。

早年前,亞馬遜中國幾乎不做廣告,在本就競爭激烈的中國電商市場不為人知。從去年開始,廣告投放開始加大,為引流,亞馬遜不惜在競爭對手天貓平臺上開設旗艦店,銷售從海外批量採購的商品。

物流方面,中國的海外購訂單在美亞、日亞等運營中心只需一小時就可以完成訂單處理被發貨,全程空運至中國運營中心。這樣的物流系統,是亞馬遜海外購業務最大的依託之一。而根據貝索斯在今年年初發佈的計畫,2018年年中以前,亞馬遜在美國將新增超過10萬個工作崗位,覆蓋雲技術、機器學習、現代物流等領域。

這10萬個工作崗位從軟體發展涵蓋至物流配送,而物流正是該公司員工數量占比最高的領域。僅2016年第三季度,亞馬遜就新建了12個物流中心,目前,亞馬遜在全球已有約150個物流中心。

即便坐擁如此資源,在廝殺激烈的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上,亞馬遜海外購的日子依然不好過。根據易觀《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2季度》的報告,天貓國際佔據22.3%,京東全球購18%,網易考拉17.5%緊隨其後,組成第一梯隊。然後是第二梯隊:占比8.8%的唯品國際,隨後才是亞馬遜海外購,占比7.6%。

不論現任CEO張文翊及其前任有多麼努力在豐富平臺上的選品數量,流量問題始終是亞馬遜繞不過的檻。

早年前,亞馬遜中國幾乎不做廣告,在本就競爭激烈的中國電商市場不為人知。從去年開始,廣告投放開始加大,為引流,亞馬遜不惜在競爭對手天貓平臺上開設旗艦店,銷售從海外批量採購的商品。

物流方面,中國的海外購訂單在美亞、日亞等運營中心只需一小時就可以完成訂單處理被發貨,全程空運至中國運營中心。這樣的物流系統,是亞馬遜海外購業務最大的依託之一。而根據貝索斯在今年年初發佈的計畫,2018年年中以前,亞馬遜在美國將新增超過10萬個工作崗位,覆蓋雲技術、機器學習、現代物流等領域。

這10萬個工作崗位從軟體發展涵蓋至物流配送,而物流正是該公司員工數量占比最高的領域。僅2016年第三季度,亞馬遜就新建了12個物流中心,目前,亞馬遜在全球已有約150個物流中心。

即便坐擁如此資源,在廝殺激烈的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上,亞馬遜海外購的日子依然不好過。根據易觀《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2季度》的報告,天貓國際佔據22.3%,京東全球購18%,網易考拉17.5%緊隨其後,組成第一梯隊。然後是第二梯隊:占比8.8%的唯品國際,隨後才是亞馬遜海外購,占比7.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