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軍閥生財有道,錢最少是曹錕,最直接的是張作霖,兩袖清風的是他

孫中山先生一生四處宣講三民主義, 曾感慨道:“十幾年來, 一幫軍閥官僚, 像馮國璋、王占元、李純、曹餛到處搜刮, 所發的橫財動輒幾千萬。 他們因為想那些橫財安全, 供子子孫孫萬世之用, 都是存入外國銀行。 ”

從來都是窮廟富方丈, 軍閥絞盡腦汁聚斂, 然後將錢存進外國銀行, 這在民國時是普遍現象。

馮國璋在一眾軍閥中, 名聲還算不錯, 他當大總統的時候, 瘋狂斂財幾千萬。 繼任者徐世昌有樣學樣, 身家與馮國璋旗鼓相當。 為了斂財, 兩人甚至鑽到了錢眼中, 在當總統的時候, 馮國璋販賣鴉片, 徐世昌貪污士兵撫恤金。 二人如此, 完全是受袁世凱的影響, 據說, 袁世凱向國外舉債無數, 其中2萬直接劃入私人帳戶, 存入銀行生息。

賄選總統曹錕是軍閥中私人財產最少的, 但也有5000萬之巨。 按現在, 一塊大洋相當於500元人民幣估算, 5000萬大洋也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曹錕如此, 其他幾人身家幾何可想而知。

民國總統斂財的手段說穿了毫不稀奇, 無非就是貪污、受賄、收禮、經商。

曹錕

鬍子出身的張作霖沒有做過大總統, 行事自然肆無忌憚, 巧取豪奪起來更是令人大跌眼鏡。 遼寧有一家“厚發合”的公司生意興隆, 被張作霖盯上了。

他投了100萬入股, 要求每月分紅20萬大洋。 分了一年紅, 那家公司就不得不宣佈破產。 光是支付張作霖一人的分紅就超過了公司一年的所有利潤, 與其強撐著不如關門大吉。 張作霖又聽說哈爾濱有家叫“廣源盛”的公司收益不錯, 於是授意手下舉報“廣源盛"偷稅漏稅。 很快, 有關部門不問青紅皂白就將公司經理和股東一股腦關進了監獄。 不久, 張作霖沒有花一分錢就成了這家公司的新老闆。

張作霖如此長袖善舞, 生財有道, 還真的是作官比作賊有“錢途”。

張作霖影視形象

民國軍閥中, 唯一跟“清廉"倆字兒沾些邊的, 恐怕只有皖系軍閥段祺瑞了。 段祺瑞的做人信條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 時人稱之為“六不總理”。 在貪腐成風的民國, 段祺瑞確實非常另類, 別的軍閥狡兔三窟廣置田宅, 而段祺瑞一生沒有置下一套房產, 下野之後連個窩都沒有, 歸隱天津得租房子住, 隱居上海也得租房子。

六不總理

然而, 清廉如此的段祺瑞也經不起推敲。 有人爆料稱, 北京錢莊“春華茂”、天津商號“春芝茂", 都是在段祺瑞任國務總理時投資開設的, 只不過用的不是他的名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