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兵者詭道:現代戰爭中的假目標 電子戰顛覆傳統戰爭模式

中國早在古代就在《孫子兵法》中就提出了"兵者, 詭道也"的用兵之道, 其所提倡的戰術/戰略欺騙在近現代戰爭, 甚至是在未來戰爭中都仍然試用!

尤其是二戰結束以來以電腦、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 在現代戰爭中的各種作戰平臺被應用, 使得當今執行欺騙性戰術/戰略有了與二戰前和二戰時期的欺騙性戰術/戰略質的不同, 而現代戰爭中的假目標也與二戰時期有所不同。 那麼現代戰爭中的假目標都有哪些呢?

解放軍使用的充氣式SU-27假目標

充氣式假目標

充氣式假目標是使用現代化的設計技術、現代化的先進生產工藝, 使用金屬纖維與使用混紡的紡織品作為雷達高反射圖塗膠布的基布, 類比製作的一系列結構合理、外形逼真、模仿效果好、具有可見光、紅外、雷達等特徵的武器裝備假目標模型。 這些假目標按照武器裝備1:1的比列製作,

可以逼真的模擬真正的武器裝備來迷惑敵軍。

另外, 這些充氣式假目標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阻燃性能、柔韌性和較低的重量, 並且十分容易儲藏運輸、架設和撤收, 是現代軍隊中重要武器裝備中十分重要的假目標裝備。 這些現代化充氣式假目標不僅可以像一戰、二戰和抗美援朝戰爭使用原木、竹子製作骨架, 帆布製作外殼或者使用編制工藝製作的各種假目標從可見光方面迷惑敵人。 還可以在紅外、熱成像、雷達等現代化的偵察設備的監視下迷惑敵人, 從而達到了在現代戰爭中執行欺騙性戰術/戰略的需求。

角反射器誘餌

一戰、二戰以來各種假目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海軍作為世界各個軍事強國的重要軍事力量當然也不會忽略假目標這個具有重要減少損失的"神器"。 但是, 直到二戰結束, 世界各國海軍艦艇開始裝備性能先進的搜索雷達後, 海軍水面艦艇才有了真正的假目標--"角反射器"。

角反射器主要是以艦載、機載搜索雷達為主要作戰物件,

實行假目標迷惑干擾任務, 使其提供錯誤的目標指示, 增加敵反艦導彈的初始瞄準誤差, 對敵方指揮控制系統製造成戰術混淆。

角反射器還可以迷惑反艦導彈, 裝配在各種類型的水面艦船上, 主要的目的是對抗債脈衝、極化捷變等反艦導彈。 角反射器在釐米波、毫米波段都有良好的雷達反射面積, 可干擾反艦導彈的導引頭, 同時解決干擾資源不足的問題, 是對無源對抗體系的完善。 角反射器一般採用艦載管式投放, 投放後可迅速充氣後展開, 還可長時間漂浮于水面, 形成有效的雷達反射目標。 目前, 世界各國裝備的海上雷達角反射器誘餌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先出現的海上漂浮型, 另一種為空中飄落型號。

角反射器在對敵方搜索雷達進行迷惑干擾, 其目的就是在最早的時機發起主動的干擾, 充分降低敵方平臺雷達對真目標的捕獲概率, 增加其為反艦導彈提供錯誤目標資訊的概率, 達到主動防禦的目的。 以一艘軍艦與敵方一艘軍艦對抗為例, 如果在我方軍艦周圍佈置兩個將發射器假目標, 且在一定的虛警概率的情況下, 參考典型艦載多功能雷達, 對艦艇的發現距離一般在50公里距離上發現概率接近100%, 如果佈設了兩個角反射器假目標, 敵方艦載雷達搜索到我方艦艇的概率就要降低到52%。 由此可見, 假如海軍水面艦艇單獨執行任務時, 使用角反射器配合電子干擾, 那麼其生存能力便可大大提高。

雷達有源干擾

傳統的雷達有源干擾是壓制性干擾,壓制性干擾是遠距離支援干擾戰術經常選擇的干擾方式,一般採用電子戰飛機的機載大功率寬頻段壓制式干擾機對目標雷達進行壓制干擾。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抗干擾技術逐步被廣泛應用到雷達裝備中,使得雷達抗干擾能力的顯著增強。這就不得不讓電子戰科研人員們將目光轉向了雷達有源干擾的另一面--欺騙性干擾。

那就是使用一項新技術--應用"群體只能"的無人機集群!無人機集群作戰是指一組具備部分自主能力的無人機系統通過有人/無人操作裝置的輔助,在一名無人機操作員的監控下,完成作戰任務的過程。無人機集群技術借鑒了自然界中的"集群智慧"自組織機制,使得僅有有限自主能力的多架無人機在沒有集中指揮控制的情況下,通過相互之間的資訊交流產生整體效應,實現較高程度的自主協作,從而能在儘量少的人員干預的情況下完成任務。同時,這項技術也能夠無人機避免衝突,並針對不同的任務和請求,選派"集群"內最佳無人機完成任務。

傳統的無人機每架都需要一個操作員,有了"集群智慧"技術,就不必每架無人機都有一名操作員,僅要一個人就能指揮一群無人機。無人機集群的應用範圍非常廣,可以讓一群無人機充當空中無線信號節點,使無人區或者執行救災任務的部隊獲得通信保障;也可以讓一群無人機同時在某區域上空監控和搜尋目標,並發起集群攻擊。

應用"群體智慧"技術的無人機集群如果搭載電磁干擾裝置或定向能武器,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攔截能力,這些成群的無人機還可以作為假目標和誘餌實施干擾,非常適合對付飽和導彈攻擊。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具備最好的防禦效果,就要要求無人機集群擁有快速發射和迅速編組能力,尤其對戰場感知、協同作戰等方面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美國海軍3架F/A-18E/F戰機投放"灰山鶉"小型無人機

2016年11月5日,我國第一個固定翼無人機集群飛行試驗以67架無人機的數量,打破了美國海軍保持的50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飛機數量的記錄。而在2017年1月9日,美國國防部消息稱,美國海軍3架F/A-18E/F戰機一共投放了103架"灰山鶉"小型無人機。2017年6月10號,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宣佈,成功完成了119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飛行試驗。由此看來,中美似乎在無人機集群技術上陷入了一場"冷戰"。

圖示:顯示器上控制美國"灰山鶉"無人機集群進行定點盤旋

而造成這場冷戰的,不僅僅是在人工智慧和無人機集群技術上,還會在新一代的電子戰有源干擾上!而無人機集群,必將擔負起承擔欺騙性干擾的重大任務!

本文為科普中國網軍事頻道原創,作者京腔熱血小鯊魚。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傳統的雷達有源干擾是壓制性干擾,壓制性干擾是遠距離支援干擾戰術經常選擇的干擾方式,一般採用電子戰飛機的機載大功率寬頻段壓制式干擾機對目標雷達進行壓制干擾。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抗干擾技術逐步被廣泛應用到雷達裝備中,使得雷達抗干擾能力的顯著增強。這就不得不讓電子戰科研人員們將目光轉向了雷達有源干擾的另一面--欺騙性干擾。

那就是使用一項新技術--應用"群體只能"的無人機集群!無人機集群作戰是指一組具備部分自主能力的無人機系統通過有人/無人操作裝置的輔助,在一名無人機操作員的監控下,完成作戰任務的過程。無人機集群技術借鑒了自然界中的"集群智慧"自組織機制,使得僅有有限自主能力的多架無人機在沒有集中指揮控制的情況下,通過相互之間的資訊交流產生整體效應,實現較高程度的自主協作,從而能在儘量少的人員干預的情況下完成任務。同時,這項技術也能夠無人機避免衝突,並針對不同的任務和請求,選派"集群"內最佳無人機完成任務。

傳統的無人機每架都需要一個操作員,有了"集群智慧"技術,就不必每架無人機都有一名操作員,僅要一個人就能指揮一群無人機。無人機集群的應用範圍非常廣,可以讓一群無人機充當空中無線信號節點,使無人區或者執行救災任務的部隊獲得通信保障;也可以讓一群無人機同時在某區域上空監控和搜尋目標,並發起集群攻擊。

應用"群體智慧"技術的無人機集群如果搭載電磁干擾裝置或定向能武器,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攔截能力,這些成群的無人機還可以作為假目標和誘餌實施干擾,非常適合對付飽和導彈攻擊。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具備最好的防禦效果,就要要求無人機集群擁有快速發射和迅速編組能力,尤其對戰場感知、協同作戰等方面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美國海軍3架F/A-18E/F戰機投放"灰山鶉"小型無人機

2016年11月5日,我國第一個固定翼無人機集群飛行試驗以67架無人機的數量,打破了美國海軍保持的50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飛機數量的記錄。而在2017年1月9日,美國國防部消息稱,美國海軍3架F/A-18E/F戰機一共投放了103架"灰山鶉"小型無人機。2017年6月10號,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宣佈,成功完成了119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飛行試驗。由此看來,中美似乎在無人機集群技術上陷入了一場"冷戰"。

圖示:顯示器上控制美國"灰山鶉"無人機集群進行定點盤旋

而造成這場冷戰的,不僅僅是在人工智慧和無人機集群技術上,還會在新一代的電子戰有源干擾上!而無人機集群,必將擔負起承擔欺騙性干擾的重大任務!

本文為科普中國網軍事頻道原創,作者京腔熱血小鯊魚。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