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智囊》大智慧:制定章法,各司其職

原典 

宋代時, 禦史台裡有一個年紀較大的隸吏, 一向以剛正不阿而知名。 每當禦史有過失時, 他就立即把手中的廷杖直立起來。

有一天, 禦史中丞範諷要在禦史台宴請客人, 他親自告訴廚師應該如何準備飯菜, 竟一連向廚師吩咐了四遍。 待廚師剛走, 他還不放心, 又叫轉了過來, 叮囑了好半天。 等他回頭一看, 這位老隸吏的廷杖已經直立起來了, 他覺得奇怪, 就問老隸吏, 他有什麼過錯。 老隸吏回答道:“大凡役使別人, 只需給他制定個章法, 然後就責成他去完成;如果他不照著章法去辦, 自然會有相應的法律來處罰他。 何必需要您在那裡喋喋不休地反復叮囑呢?假使中丞大人您當了宰相要治理天下時, 難道也能對全國每一個人都親自去吩咐教導嗎?”範諷聽了這話, 心中十分慚愧。

智慧

此人真是一個當宰相的人才, 可惜只是以一個老隸吏的身份而被終身埋沒了。

絳縣有位老人, 僅僅知道天干地支, 尚且還能使韓宣子萌發了惜才之心, 而像禦史台裡一個老隸吏, 卻沒有人上書舉薦。 用資格來束縛人, 國家怎麼能夠得到真正有用的人才呢?如果選賢任能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 那麼, 像唐朝蕭穎士的僕人可以當上吏部侍郎, 甄琛的僕人、韓琦的老兵都可以作為士平的老師。 甄琛喜歡下棋, 通宵達旦地叫他的僕人舉著蠟燭, 如果打磕睡還要受到鞭打。 僕人說:“郎君您遠離父母來到京城, 如果是因為讀書而懲罰我, 那我絕不躲避;而現在是因為下棋懲罰我, 不是太沒道理了嗎?”甄琛聽了很慚愧, 因此改正了自己貪玩的毛病。 韓琦有一次宴請賓客, 席間看見軍營中的一個妓女在插杏花,
便開玩笑地說“髻上杏花真有幸”, 誰知那個妓女馬上答了一句“枝頭梅子豈無媒”。 宴席散後, 韓琦下令一個老兵去把那個妓女叫來。 過了一會兒, 又後悔了, 又去叫喚那個老兵, 不料那個老兵根本就沒走。 韓琦懷疑地問道:“你還沒去嗎?”那個老兵答道:“老卒估計相公您必然會後悔的, 所以根本就沒有去叫喚。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