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你“火”了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火被抽象為哲學概念, 泛指具有溫熱、升騰、明亮、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現象, 即《尚書·洪范》所言之“火曰炎上”。 被引入中醫學後, 火被指為“五行之一, 有氣而無質, 造化兩間, 生殺萬物, 顯仁藏用, 神妙無窮”(李時珍語), 並通過類比思維形成了意象性的概念, 以性能一致為據與人體及自然界等建立起相應的聯繫。 中醫學關於火的名目繁多, 此如《醫學心悟》言:“從來火字, 《內經》有壯火、少火之名, 後人則曰天火、人火、君火、相火、龍火、雷火, 種種不一。 ”但又未確立一個具有單指性的、精確的定義, 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對火的理解與應用。

筆者認為, 根據中醫學正邪發病學說, 結合其性質與作用, 把火分為正氣之火、邪氣之火兩類則既簡且妥。

正氣之“火”

正氣之火即火之常者, 也可謂生理之火, 實指能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陽氣。

陽氣之於人, “若天與日,

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素問·生氣通天論》), 能溫養五臟六腑, 四肢百骸, 運行氣血, 蒸津化液, 抵禦陰寒, 為生髮之根本。 張景嶽在《類經·陰陽類》說:“火, 天地之陽氣也。 天非此火, 不能生物;人非此火, 不能有生, 故萬物之生, 皆由陽氣。 ”並進一步提出“天之大寶, 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 只此一息真陽”, 強調“陽強則壽, 陽衰則夭”, 認為陽氣是人體陰陽中的主導方面, 人之生長壯老、精血津液之生成, 皆由陽氣所主所化。 這一觀點, 至清末被四川名醫鄭欽安發揮到極致, 宣導“陽主陰從”, 以尤重陽氣、擅用附子而著稱, 並逐步形成了一個醫學流派—火神派。

這種具有溫煦生化作用的陽氣, 在《內經》中被稱之為“少火”。 少火, 即平和之陽氣, 如有 “少火之氣壯”“少火生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之論。

但也有醫家如馬蒔認為此處“少火”“壯火”所指是藥食氣味的和緩與峻烈。 張景嶽則持少火為生理之火、壯火為病理之火的觀點, 認為 :“陽和之火則生物……火和平則氣乃壯。 ”並指出:“此雖承氣味而言, 然造化之道, 少則壯, 壯則衰, 自是如此, 不特專言氣味者。 ”

此外, 還有君火、相火之名。 君火指心之陽氣, 相火則指肝、腎、膽、膀胱、三焦等之陽氣。 其中, 腎之陽氣又稱命門火或龍火, 肝之陽氣又稱之為雷火。 君火居於上焦, 主宰全身;相火居於下焦, 溫養臟腑, 以潛藏守伏為宜。 二者各安其位, 共同維持機體的正常活動。

邪氣之“火”

邪氣之火即火之變者, 也可謂病理之火, 是具有致病作用的一種邪氣。

這種邪火在《內經》中被稱之為“壯火”,

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出“壯火之氣衰”“壯火食氣”之論。

邪氣之火有內外之分、虛實之別、陰陽之屬、君相之類, 從不同角度闡釋了這種致病火邪的特點, 而虛實可作為其辨證綱領。

內外之火

外火的由來主要有兩個途徑。 一是感受溫熱邪氣, 這種邪氣多屬癘氣(或稱疫氣、疫毒、戾氣、異氣、毒氣等)的範疇, 往往具有強烈的傳染性、流行性和季節性的特點, 每從口、鼻而入, 性屬熱毒, 起病急驟, 來勢兇猛, 又變化多端, 常出現擾神、動血、生風等危候。 二是由風寒暑濕燥轉化而來, 即“五氣化火”。 其中暑氣純屬外來, 具酷熱之性, 為盛夏之火氣, 而其餘風、寒、濕、燥在一定前提條件下也可化而為火。 如寒邪鬱遏化火, “燥勝則幹”(《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而易從火化;或感邪後遇陽盛或陰虛之質,

或受治療用藥影響等。

內火多因情志失調, 或飲食失宜, 或勞逸失度等, 引發臟腑功能紊亂、陰陽氣血失調而形成。 包括因久病耗散而出現的臟腑陰陽氣血的虛性亢奮狀態, 如陰虛火旺、虛火上浮、氣虛之火等情況;也包括因情志、飲食或它病等所致的肝火、胃火、脾火、心火、三焦火等。 就臨床所見, 內火之生除體質因素外, 最常見的原因當屬飲食與情志。 過食辛辣炙煿或膏粱厚味, 尤易導致胃火。 情志過極, 如喜、怒、憂、思等各種情志活動失調, 過度興奮或抑鬱, 也可久鬱化火, 即“五志化火”。 尤其是郁怒, 易致肝失條達, 疏泄失職, 氣機鬱滯, 日久化火, 而肝火一成, 上炎可致肝陽上亢, 或侮肺刑金,或擾及心神,橫逆則可為肝胃鬱火。

邪火的致病特點包括動血、傷津、耗氣、擾神、生風、動痰、成毒等多個方面。《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對此進行了概述,指出凡出現神志昏蒙、抽搐痙攣,煩躁狂妄、精神失常、疼酸驚惕等,都與火邪有關。

陰陽之火

李時珍言:“五行皆一,唯火有二。二者,陰火、陽火也。”而關於陰火、陽火的劃分及概念卻相當混亂,爭論不休。依據火之部位,心居上焦陽位,而腎居下焦陰位,因而有心火為陽、腎火為陰之說。依據病理性質,陽火屬熱,治宜清忌溫;陰火屬寒,治宜溫忌清。此陰火實屬假熱,由腎陽虛極無法潛藏而浮越,導致虛陽亢奮。對此,著眼於特性及治法,李時珍辨析說:“諸陽火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濕伏,可以水滅。諸陰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濕欲焰,遇水益熾。以水折之,則光焰詣天,物窮方止;以火逐之,以灰撲之,則灼性自消,光焰自滅。”

此外,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提出“陰火”說,言:“既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惜所述詳而不清,致使訟議不止。綜合分析李氏所論,較為一致的看法是,指飲食勞倦、七情所傷而導致的脾胃虛弱、氣血陰陽不足、臟腑功能失調、陽氣浮動,氣火失調的一種致病性邪火,其不僅包括心肝腎諸髒內生火熱,而且君火、相火、虛火、實火、鬱火等也蘊含其中。

概而言之,陽火成于氣有餘,陰火生於氣不足。“氣有餘便是火”(《丹溪心法》),此為實火;“氣不足便是寒”,雖有火候,實屬假像。

君相之火

《素問·天元紀大論》在描述天地運氣變化時,提出了君火、相火說,並以“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來說明二者的關係定位。後世醫家據此來說明人體中某些生理或病理改變。關於君火拼無異議,而對於相火則論說紛紜,尚無公論。如朱丹溪認為,相火雖在人體各個臟腑中均存在,但以肝、腎為源泉,包括三焦、膀胱、心包絡及膽等諸臟腑。趙獻可認為,相火正常,則即如龍之潛海、雷之伏地,溫煦長養臟腑氣血而不顯其形。

君相生變,則成邪火,或為心火熾盛,或為相火妄動。相火不位,則成為內生虛火(龍雷之火),而“虛火之病源有二,蓋一曰陰虛者能發熱,此以真陰虧損,水不制火也。二曰陽虛者亦能發熱,此以元陽敗竭,火不歸元也”(《景嶽全書》)。關於此,筆者認為李可老先生的觀點較為平實生動。腎為先天之本,內寄命門真火,為水火之髒。腎中水火,共處一宅。水火相抱,陰平陽秘。水足則火藏于下,溫煦臟腑,統領一身之氣化,是為健康無病。若因外感內傷,致水虧於下,則火失其制,即所謂水淺不養龍,於是離位上奔;或腎水寒極,逼真火浮游於上,致成火不歸原之證。且肝腎同源,腎水既虧,肝失滋榮,肝中所寄雷火,勢必隨腎中龍火上燔,而成燎原之勢,而見種種上熱見證,如頭痛、頭暈、牙疼、齒浮、鼻衄、齒衄、面赤如醉、心悸暴喘、耳鳴如潮、口舌生瘡、咽痛如火灼等。水虧者,以傅青主的引火湯(熟地、巴戟天、天冬、麥冬、茯苓、五味子)壯水斂火,導龍歸海;水寒者,以引火東加肉桂1.5克,飯丸先吞,溫髒斂陽,引火歸原。

或侮肺刑金,或擾及心神,橫逆則可為肝胃鬱火。

邪火的致病特點包括動血、傷津、耗氣、擾神、生風、動痰、成毒等多個方面。《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對此進行了概述,指出凡出現神志昏蒙、抽搐痙攣,煩躁狂妄、精神失常、疼酸驚惕等,都與火邪有關。

陰陽之火

李時珍言:“五行皆一,唯火有二。二者,陰火、陽火也。”而關於陰火、陽火的劃分及概念卻相當混亂,爭論不休。依據火之部位,心居上焦陽位,而腎居下焦陰位,因而有心火為陽、腎火為陰之說。依據病理性質,陽火屬熱,治宜清忌溫;陰火屬寒,治宜溫忌清。此陰火實屬假熱,由腎陽虛極無法潛藏而浮越,導致虛陽亢奮。對此,著眼於特性及治法,李時珍辨析說:“諸陽火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濕伏,可以水滅。諸陰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濕欲焰,遇水益熾。以水折之,則光焰詣天,物窮方止;以火逐之,以灰撲之,則灼性自消,光焰自滅。”

此外,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提出“陰火”說,言:“既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惜所述詳而不清,致使訟議不止。綜合分析李氏所論,較為一致的看法是,指飲食勞倦、七情所傷而導致的脾胃虛弱、氣血陰陽不足、臟腑功能失調、陽氣浮動,氣火失調的一種致病性邪火,其不僅包括心肝腎諸髒內生火熱,而且君火、相火、虛火、實火、鬱火等也蘊含其中。

概而言之,陽火成于氣有餘,陰火生於氣不足。“氣有餘便是火”(《丹溪心法》),此為實火;“氣不足便是寒”,雖有火候,實屬假像。

君相之火

《素問·天元紀大論》在描述天地運氣變化時,提出了君火、相火說,並以“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來說明二者的關係定位。後世醫家據此來說明人體中某些生理或病理改變。關於君火拼無異議,而對於相火則論說紛紜,尚無公論。如朱丹溪認為,相火雖在人體各個臟腑中均存在,但以肝、腎為源泉,包括三焦、膀胱、心包絡及膽等諸臟腑。趙獻可認為,相火正常,則即如龍之潛海、雷之伏地,溫煦長養臟腑氣血而不顯其形。

君相生變,則成邪火,或為心火熾盛,或為相火妄動。相火不位,則成為內生虛火(龍雷之火),而“虛火之病源有二,蓋一曰陰虛者能發熱,此以真陰虧損,水不制火也。二曰陽虛者亦能發熱,此以元陽敗竭,火不歸元也”(《景嶽全書》)。關於此,筆者認為李可老先生的觀點較為平實生動。腎為先天之本,內寄命門真火,為水火之髒。腎中水火,共處一宅。水火相抱,陰平陽秘。水足則火藏于下,溫煦臟腑,統領一身之氣化,是為健康無病。若因外感內傷,致水虧於下,則火失其制,即所謂水淺不養龍,於是離位上奔;或腎水寒極,逼真火浮游於上,致成火不歸原之證。且肝腎同源,腎水既虧,肝失滋榮,肝中所寄雷火,勢必隨腎中龍火上燔,而成燎原之勢,而見種種上熱見證,如頭痛、頭暈、牙疼、齒浮、鼻衄、齒衄、面赤如醉、心悸暴喘、耳鳴如潮、口舌生瘡、咽痛如火灼等。水虧者,以傅青主的引火湯(熟地、巴戟天、天冬、麥冬、茯苓、五味子)壯水斂火,導龍歸海;水寒者,以引火東加肉桂1.5克,飯丸先吞,溫髒斂陽,引火歸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