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羞羞!寶寶拉完臭臭不肯自己擦屁屁怎麼辦!

一晃眼, 寶寶上幼稚園了。 寶寶在園是個好孩子, 每次奶奶去接寶寶放學, 寶寶一定會炫耀他的小紅花。

但回家後寶寶的表現明顯就沒幼稚園好了:吃飯愛看電視、早上穿衣拖拖拉拉、拉完臭臭還不肯擦屁屁, 每回幫寶寶擦屁股, 總是又愛又恨, 狡猾的寶寶明明都能做得到, 就是要累媽媽!

孩子上衛生間不肯自己擦屁屁要如何引導?

蒙台梭利育兒經 | 4-5歲

不擦屁屁, 寶寶會分場合

當孩子到達上幼稚園的年齡, 我相信孩子在幼稚園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反到在家裡會有這樣的問題。 幼稚園是一種集體生活的環境, 所以老師沒有太多時間幫助每個孩子解決各方面的需求。 會儘量通過孩子自我照料的方法, 達成任務的完成。

在幼稚園, 寶寶為何肯擦屁屁

幼稚園老師的日常工作既需要專業度, 又瑣碎忙碌:不僅要幫助寶寶養成各種各樣的能力, 培養各種各樣的習慣, 還要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以在這種集體環境的要求下, 每個人都要服從集體的生活規則。

當孩子在幼稚園看見其他小朋友都自己擦屁屁的時候, 這位小朋友一定會自己擦屁屁的。 如果他不擦, 就會在小夥伴面前出醜。 這對孩子會形成很大的社會壓力。

回到家, 寶寶為何不肯擦屁屁

作為社會的人, 他首先要有社會安全感, 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同。 認為自己和別人是一樣的, 別人能做的事情, 他照樣能做, 甚至還要做得比別人更好。

當寶寶在幼稚園的集體中得到表揚, 就獲得自己的地位與尊重。

所以這些孩子應當學會做事情, 孩子都能做, 但是幼稚園表現很好的孩子, 回到家就不行了, 這是相當普遍的一種現象。

這是因為孩子進行了場景的切換。 在集體生活中有集體制度, 孩子需要獨立的處理自己的事情, 獲得集體認同感。 當場景轉換為家庭時, 家庭制度又與集體制度不同。 在早期, 家長都是幫孩子擦屁屁的, 所以寶寶一旦進入家庭場景裡, 就又回歸到依賴的狀態。

家園一致, 培養習慣

對於父母來說, 要保持家庭生活與幼稚園生活的一致性。 學校裡幫助寶寶培養的各種各樣的能力、習慣, 需要在家裡延續下去, 達成兩方面的統一, 這樣對孩子照料能力, 學習能力, 都會更有利。

如果寶寶家裡一套、學校一套, 作息習慣就容易紊亂, 這樣既對寶寶的發展不利, 也不便於將幼稚園學到的知識能力、生活經驗更好的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來。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從幫助孩子本身發展來說,我們需要父母讓孩子獨立的去做。而不是通過自己替孩子做,干擾孩子能力的養成。

孩子成長的目的是獨立,成為完整的人。能獨立的面對社會生活,能夠照料自己、照料家庭、照料社會。這實際上是每個家庭養孩子的核心意義。

如果父母的內心想的是:最好孩子長大後依舊依賴我,我一輩子都被孩子所需要,所以我在孩子心中是有重要地位的,所以這是我人生的意義。這樣的話,反到就會把孩子毀了。

兒時是習慣與學習力養成的最佳時期,兒時自主性缺失的孩子長大後,會難以面對社會的生活。哪怕他獨立生活了,逐步開始養成某些習慣,但某些技能也會缺失。

最主要的是,影響力的危害尤其會體現在寶寶心理上:他的依賴性久久不可磨滅。這對他未來面臨更大的社會挑戰,或者適應未來的發展,一定會存在缺陷。

所以這個過程中,不幫寶寶擦屁屁,並更好的鼓勵寶寶去做,跟幼稚園一樣的去做,實際上,孩子也就會做得更好。對父母來說,減輕了壓力,但更重要的是孩子有自主的能力,這樣會對寶寶更好。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從幫助孩子本身發展來說,我們需要父母讓孩子獨立的去做。而不是通過自己替孩子做,干擾孩子能力的養成。

孩子成長的目的是獨立,成為完整的人。能獨立的面對社會生活,能夠照料自己、照料家庭、照料社會。這實際上是每個家庭養孩子的核心意義。

如果父母的內心想的是:最好孩子長大後依舊依賴我,我一輩子都被孩子所需要,所以我在孩子心中是有重要地位的,所以這是我人生的意義。這樣的話,反到就會把孩子毀了。

兒時是習慣與學習力養成的最佳時期,兒時自主性缺失的孩子長大後,會難以面對社會的生活。哪怕他獨立生活了,逐步開始養成某些習慣,但某些技能也會缺失。

最主要的是,影響力的危害尤其會體現在寶寶心理上:他的依賴性久久不可磨滅。這對他未來面臨更大的社會挑戰,或者適應未來的發展,一定會存在缺陷。

所以這個過程中,不幫寶寶擦屁屁,並更好的鼓勵寶寶去做,跟幼稚園一樣的去做,實際上,孩子也就會做得更好。對父母來說,減輕了壓力,但更重要的是孩子有自主的能力,這樣會對寶寶更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