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真相了!黨刊揭露束縛改革者的六大“枷鎖”

思響哥

寫在前面的話

有媒體對近5年政府工作報告熱詞比對後發現, “經濟”“改革”“建設”皆位居前列。 不同的是,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改革”共提到83次, 首次超越“經濟”排名第一。 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願景、新目標以來, 改革的主體框架已經基本確立, 目前正在進入爬坡上坎的攻堅階段,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而繁重。

當下, 我們尤其不能忽視深化改革進程中的這六大問題。

作者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會長 王懷超

2013年11月, 黨中央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

標誌著新一輪改革全面啟動, 也標誌著中國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即以制度建設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階段。 三年多來, 我國改革迎難而上, 披荊斬棘, 全方位、多領域快速推進, 改革舉措出臺的數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取得的新成果舉世矚目。

但是, 也應清醒地看到, 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 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並採取有力舉措加以解決。

問題一

有關改革的會議多、方案多、文件多、口號多, 具體改革措施落實較難。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 在不少地區和部門, 存在改革口號喊得震天響, 但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 我們在多個縣市調研, 發現改革方案得到落實的主要有兩項:一是一戶家庭生兩胎,

二是公務員車改。 因為這兩項改革直接惠及幹部群眾, 其他改革措施真正落地的不多。

問題二

有關改革的共識尚未完全形成。 抽象地講, 改革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不改革死路一條, 大家都贊成改革, 但涉及具體改革措施就不一定有共識了。 例如, 深化國企改革, 要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 充分發揮黨委在企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 這就涉及企業內部的領導體制問題。 如何理順黨委會與董事會、監事會的關係?更深層次的還涉及到國有企業的性質問題。 國有企業是不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在這些方面看法就很不一致了。 類似問題在其他改革領域,

也不同程度存在。

問題三

改革方案面廣、點多、線長, 重點不夠突出。 三年多來, 從中央層級下發的改革方案就有200多項, 地方層層加碼, 到基層, 簡直是海量的改革方案和措施, 縣市官員眼花繚亂, 手足無措, 疲於應對, 只好會議落實會議, 文件落實文件, 表面熱熱鬧鬧, 但效果不盡如人意。

問題四

個別改革方案脫離實際, 不接地氣, 致使無法落實。 現在已經通過的改革方案有相當一部分是有關部門制定的, 由於調研不充分、措施不得力, 考慮欠周全, 加上部門利益作祟, 個別改革方案本來就不符合實際, 自然也就無法落實。 需成立相對獨立的研究機構, 組織多方力量進行宏觀扎實的研究, 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 再下大氣力組織實施。

問題五

利益固化的藩籬尚未打破, 既得利益集團阻擾改革的實施。 近40年的改革開放, 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 又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 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團。 他們不願意打破現有的利益格局, 並企圖將這一格局固化, 想方設法阻擾改革的繼續深化。 比如, 房地產、地方政府和銀行這個“鐵三角”組成的利益格局, 對房地產領域改革的干擾。

問題六

改革動力不足。 改革是一項史無前例的、活生生的社會實踐, 需要發揮億萬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 遙想30多年前, 鄧小平同志發動改革之初, 全國上下幾乎都是改革者, 大家都敢想、敢闖、敢幹, 才形成波瀾壯闊的改革局面。 再看當今中國, 一些幹部群眾缺乏改革創新精神,

使命感、責任感不強, 不敢想, 不敢幹, “不求有功, 但求無過”, 得過且過。

以上, 究其原因:

一是改革創新有風險, 不敢幹, 求自保。

二是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是能力不足, 智慧不夠。

四是缺乏對改革者的具體激勵機制, 致使銳意改革者沒有盼頭、缺乏動力。

這些問題都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出現的, 只能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加以逐步解決。 為此, 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 建議成立改革舉措落實情況督察組, 對已經出臺的改革方案進行全面的督查。 看看究竟落實了多少?有多少改革方案在空轉?改革措施不落地的原因何在?對於積極進取、銳意改革的單位和個人給予實質性激勵;對於為官不為、消極應對或頂著不辦的單位和個人, 嚴肅予以追責。要確立這樣的理念,消極怠工也是一種腐敗,甚至是更為嚴重的一種腐敗!因為既有的腐敗影響的主要是存量,而消極怠工影響的是增量,是現實,是未來。

第二,加強社會主義改革理論的研究,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凡屬重大改革理論和重大改革方案,都需要盡可能地深入研究,扎實設計,開展廣泛和深入的理論研討和細緻扎實的部署,盡可能統一有關方面的認識形成共識,全力推進。

第三,堅持既要全面推進,更要重點突破。對於帶有基礎性、全域性和戰略性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重大改革措施,比如財政金融體制改革、國企國資改革、土地及房地產制度改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農村土地確權改革,以及監察體制改革等,中央要牢牢抓在手中,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實施重點突破,形成示範和帶動效應。至於一般性的改革措施,涉及工作層面的體制完善,交給地方和有關部門負責實施。

第四,為改革者開拓創新提供更大空間,充分調動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改革是億萬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要放手讓處在改革第一線的幹部群眾,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探索適合本地情況的改革發展之路。中央層面要及時總結各地成功的改革經驗,並適時上升為法律和政策,加以提倡和推廣。相信一定能形成上下聯動,萬眾一心,奮力改革的生動局面。

投稿及合作:rmltwz@163.com

嚴肅予以追責。要確立這樣的理念,消極怠工也是一種腐敗,甚至是更為嚴重的一種腐敗!因為既有的腐敗影響的主要是存量,而消極怠工影響的是增量,是現實,是未來。

第二,加強社會主義改革理論的研究,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凡屬重大改革理論和重大改革方案,都需要盡可能地深入研究,扎實設計,開展廣泛和深入的理論研討和細緻扎實的部署,盡可能統一有關方面的認識形成共識,全力推進。

第三,堅持既要全面推進,更要重點突破。對於帶有基礎性、全域性和戰略性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重大改革措施,比如財政金融體制改革、國企國資改革、土地及房地產制度改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農村土地確權改革,以及監察體制改革等,中央要牢牢抓在手中,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實施重點突破,形成示範和帶動效應。至於一般性的改革措施,涉及工作層面的體制完善,交給地方和有關部門負責實施。

第四,為改革者開拓創新提供更大空間,充分調動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改革是億萬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要放手讓處在改革第一線的幹部群眾,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探索適合本地情況的改革發展之路。中央層面要及時總結各地成功的改革經驗,並適時上升為法律和政策,加以提倡和推廣。相信一定能形成上下聯動,萬眾一心,奮力改革的生動局面。

投稿及合作:rmltwz@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