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所羅門海戰裡的夜間軍艦殺手:日本海軍九三式氧氣魚雷傳

在太平洋戰爭中, 日本海軍所引人注目的不單是大和級超級戰列艦的無雙巨炮, 還有其兇狠勇猛的水雷戰隊(魚類艦隊)。 在所羅門海域的夜晚, 日本海軍輕巡洋艦和特型驅逐艦組成的水雷戰隊屢屢為美軍造成極大的損失, 並且在夜戰後可以全身而退。 日本海軍水雷戰隊的兇悍不但得益於日本海軍對夜戰的重視, 更得益於日本海軍的一件特色兵器, 這就是九三式氧氣魚雷。 日軍將其稱之為酸素魚雷, 盟軍則更習慣稱其為長矛魚雷。

▲九三式氧氣魚雷

九三式氧氣魚雷的研發還是要從華盛頓條約講起, 海軍假日暫時讓列強的海軍在噸位上保持了均勢, 但是對現狀不滿的日本海軍依舊苦苦追尋著如何以美國海軍總噸位百分之六十迎戰美國海軍。 為了能以六成于美國海軍的實力完成傳統的對美七成論的任務, 日本海軍可謂是費盡心思。

日本海軍根據對馬海戰的經驗, 認為面對襲來的強大敵軍艦隊較好的辦法就是秋山真之的漸減迎擊戰術, 削弱這支艦隊後再發起有利決戰一錘定音。 這就促成了日本海軍對美作戰設想, 那就是九段漸減。 在這個計畫中, 驅逐艦和水雷艇的夜襲將占到較大的比重, 持續的夜戰會讓敵軍士兵疲憊不堪, 在夜戰中敵人的大型艦艇將是水雷戰隊最好的獵物。 因而日本海軍的水雷戰隊急需一個強大的魚雷。

日本海軍在魚雷上的想法在列強中也是較為領先的, 日本海軍將魚雷的主要殺傷點在了針對戰艦水線以下部分的毀傷上, 這在列強中也是較早提出這個思路的。 為日本海軍九段漸減構想而設計出的特型驅逐艦問世後,

不但設計師藤本喜久雄一夜成名, 日本海軍對魚雷的渴求也到了一個新的地步。 這就促使了日本海軍在新型魚雷的研究上十分上心。 要增大魚雷的威力, 無非就是從兩個角度下手, 一個是增大魚雷的射程, 一個就是增大爆炸的威力。 問題在於如果魚雷塞入的燃料和炸藥過多, 魚雷的體積自然也就隨之增加, 巨無霸魚雷反倒難以使用。 還有一種提升射程的辦法就是改善魚雷燃料的燃燒率, 純氧做助燃劑自然效果拔群, 但是魚雷狹小的燃燒室如果注入純氧, 那基本只有一個下場, 那就是瞬間爆炸。 這個問題幾乎難倒了所有的魚雷專家, 頻發的爆炸事故勸退了所有人, 人們都認為氧氣魚雷是不可能出現的,
但是日本海軍並沒有放棄。

▲九三式氧氣魚雷的潛艇版——九五式氧氣魚雷

讓日本海軍死磕這個課題的主要還是日本海軍對魚雷的變態要求, 日本海軍希望能有一款射程能達到20000到25000米的魚雷, 這個射程是日本海軍主力艦炮戰的理想距離。

另外, 氧氣魚雷燃燒後排出的二氧化碳因為可以溶于水, 所以氧氣魚雷的軌跡難以看清, 這一隱蔽性上的優勢誘惑著日本海軍死磕氧氣魚雷的研發。 日本海軍很快在實驗中發現, 一開始就使用純氧做助燃是必然會爆炸的, 但是如果在燃料燃燒中再加入純氧則不會爆炸, 就這樣爆炸的問題解決了。 日本海軍為氧氣罐旁邊加裝了一個小型啟動燃燒室, 起先是空氣和煤油燃燒, 當燃燒後逐漸吹入純氧, 最終達到純氧和燃料的燃燒。

九三式氧氣魚雷全長9m, 直徑61cm, 全長近三分之一被用於純氧和燃料燃燒的第二空氣室。 當時為了保密, 整個日本海軍內部禁止稱呼氧氣, 代號是第二空氣。

▲九三式氧氣魚雷的內部構造

九三式氧氣魚雷的威力不可謂不大。在塔薩法隆格海戰中,美軍巡洋艦猝不及防之下就吃了大虧。美軍以4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阻截日軍田中賴三的8艘驅逐艦組成的輸送部隊,扔下補給的田中部隊以九三式氧氣魚雷痛擊美軍,日軍付出了1艘驅逐艦的沉沒,而美軍則被擊沉1艘重巡洋艦,大破3艘重巡洋艦。

▲塔薩法隆格海戰中被氧氣魚雷炸掉艦艏的美軍重巡洋艦明尼阿波利斯號

但是九三式氧氣魚雷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因為其缺點也是很明顯的。1942年6月-7月,第八潛水艦隊發射48枚魚雷,正常爆炸的是12枚,正常爆炸率為四分之一,過早爆炸的有19枚,過早爆炸率為39.6%,另外跳出水面6枚,偏航9枚,偏航並跳出水面的2枚。日本海軍寄予厚望的超長射距也被證明是無用之舉。因為當敵人的艦隊在高速行駛中的時候,超距離射擊能擊中的可能性基本為零,泗水海戰中就鬧出來過魚雷無情把己方陸軍大將今村均送進海裡的壯舉。

在實際戰場上,長距離射擊也沒用過幾次,日本海軍整個太平洋戰爭打下來也就發射了188發10000米外射擊的魚雷,實際取得命中的僅僅4發。按照日本海軍的預計在25-20km的距離上發射魚雷且魚雷能達到52節的話,需要11分鐘魚雷才能擊中目標,而11分鐘內敵軍艦隊轉向或者變速的可能性都有,這樣一來計算的提前量並沒有多少幫助。

隨著太平洋戰爭逐漸激烈,航空兵已經證明了其霸主的地位,這樣一來水面艦艇的日子就越來越難過了。在這之後,狗急跳牆的日本海軍乾脆大量生產人操魚雷——回天,這種以人操控魚雷撞上美軍艦船的自殺兵器被大量生產,但其取得的戰果也頗為有限。最終,隨著日本的戰敗,日本海軍曾經寄予厚望的九三式魚雷也進入了歷史。

▲島風號驅逐艦

▲臭名昭著的回天

本文為築壘地域與文匯報聯合創作,主編原廓,作者櫻錨。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一戰、二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築壘地域:zhulei1941

▲九三式氧氣魚雷的內部構造

九三式氧氣魚雷的威力不可謂不大。在塔薩法隆格海戰中,美軍巡洋艦猝不及防之下就吃了大虧。美軍以4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阻截日軍田中賴三的8艘驅逐艦組成的輸送部隊,扔下補給的田中部隊以九三式氧氣魚雷痛擊美軍,日軍付出了1艘驅逐艦的沉沒,而美軍則被擊沉1艘重巡洋艦,大破3艘重巡洋艦。

▲塔薩法隆格海戰中被氧氣魚雷炸掉艦艏的美軍重巡洋艦明尼阿波利斯號

但是九三式氧氣魚雷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因為其缺點也是很明顯的。1942年6月-7月,第八潛水艦隊發射48枚魚雷,正常爆炸的是12枚,正常爆炸率為四分之一,過早爆炸的有19枚,過早爆炸率為39.6%,另外跳出水面6枚,偏航9枚,偏航並跳出水面的2枚。日本海軍寄予厚望的超長射距也被證明是無用之舉。因為當敵人的艦隊在高速行駛中的時候,超距離射擊能擊中的可能性基本為零,泗水海戰中就鬧出來過魚雷無情把己方陸軍大將今村均送進海裡的壯舉。

在實際戰場上,長距離射擊也沒用過幾次,日本海軍整個太平洋戰爭打下來也就發射了188發10000米外射擊的魚雷,實際取得命中的僅僅4發。按照日本海軍的預計在25-20km的距離上發射魚雷且魚雷能達到52節的話,需要11分鐘魚雷才能擊中目標,而11分鐘內敵軍艦隊轉向或者變速的可能性都有,這樣一來計算的提前量並沒有多少幫助。

隨著太平洋戰爭逐漸激烈,航空兵已經證明了其霸主的地位,這樣一來水面艦艇的日子就越來越難過了。在這之後,狗急跳牆的日本海軍乾脆大量生產人操魚雷——回天,這種以人操控魚雷撞上美軍艦船的自殺兵器被大量生產,但其取得的戰果也頗為有限。最終,隨著日本的戰敗,日本海軍曾經寄予厚望的九三式魚雷也進入了歷史。

▲島風號驅逐艦

▲臭名昭著的回天

本文為築壘地域與文匯報聯合創作,主編原廓,作者櫻錨。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一戰、二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築壘地域:zhulei194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