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早安語錄:為什麼他對你只展示三天朋友圈?

前些天, 我無意間點進去一個朋友的朋友圈, 發現她的狀態只顯示前三天, 頁面沒有任何一條資訊。

我有些驚訝, 曾經她是一個特熱衷於在朋友圈分享生活上遇到的喜怒哀樂:

網路上看到一句話, 觸碰到內心裡, 她在朋友圈上記錄那一刻的心情;

旅行的路上, 陌生的風土人情, 增長了一次見識, 她在朋友圈記錄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瑜伽室, 終於嘗試了一次劈叉, 她在朋友圈記錄突破的自己;

她幾乎每天都會更新自己的朋友圈, 有時候是矯情的, 有時候是開心的, 有時候是悲傷的, 甚至是裝逼的, 都會一一記錄下來。

我私信問她。

她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朋友圈多了很多不相關的陌生人和並不想知道的資訊, 已經不能真實記錄一個人的生活, 也不能讓我瞭解到朋友的生活狀態。

這樣的朋友圈, 沒有了讓我想交流的欲望。

聽了她的話, 我又翻了一個微信好友的朋友圈,

發現好多人都已經設置了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範圍為最近三天, 我才有些明白, 原來很多人已經從朋友圈消失了。

01

曾經以為朋友圈是一個記錄的地方

沒想到卻成為了情商低的表現

現在幾乎很少人能做到, 發朋友圈隨心所欲, 想發什麼就發什麼, 在發送之前, 我們更多的是反復糾結, 會不會被別人貼上情商低的標籤。

之前就在網上看到一條關於朋友圈的評論;什麼事情都搬進朋友圈, 顯得情商很低。

以前決定人生未來的三要素是智商、情商、逆商, 現在情商才是大佬。

不會說話, 情商低;

不懂看眼色, 情商低;

喜怒形於色, 情商低。

所以, 我們與其害怕別人的評論, 戰戰兢兢發朋友圈, 不如不發,

或者不展示, 以圖個乾淨。

其實很多人都誤解了情商, 情商分為兩部分, 第一, 就是自己對自身情緒的控制能力, 即“避免讓自己情緒不爽的能力”。 第二, 就是對外的輸出能力, 即“讓別人情緒很爽”的能力。

我們在吐槽一個人情商低時, 主要是因為這個人讓我們的情緒不爽,

所以現在很多提高情商的方式都是考慮別人的感受, 培養“讓別人情緒很爽”的能力, 而忘記了“避免讓自己情緒不爽的能力”。

真正的高情商是悅己悅人。

02

朋友圈都是高大上的生活

已經容納不了真實的一面

或許是因為現在的人都在追求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 滿屏高大上, 比如灑滿陽光的窗臺文藝照;健身房裡的汗水淋漓身影;藏有書香氣的書房;霧氣縈繞的山頂;充滿個性的歐洲街頭。

面對這樣精彩的朋友圈, 自己那每天兩點一式的生活, 白天上班, 晚上回家, 怎麼都不好意思展示自己的朋友圈, 讓自己在那個圈子裡顯得格格不入, 害怕暴露自己不上進的平凡生活。

比如, 自己不愛運動, 沒有特長,

興趣愛好不是看電視劇就是睡覺。

不管有沒有虛榮心, 我們都沒法坦然將自己真實的一面輕易展示給別人, 給別人留下過得不怎麼樣, 人挺無趣的印象。

03

經營朋友圈反而成為了心機婊

前幾天, 網路出現了一個朋友圈鄙視鏈:

曬專業興趣的鄙視曬書的, 曬書的鄙視曬幸福的,曬幸福的鄙視曬富的,曬富的鄙視曬微商,曬微商鄙視曬發雞湯的,不發朋友圈的人鄙視所有人。

上週末,我一個很久不見的同學約我去喝下午茶,敘敘舊事。

茶點上完之後,我在開動之前,拍一張照片上傳朋友圈,她阻止了我“怎麼你們都喜歡在吃東西之前,一定要拍照發朋友圈裝逼,不覺得很low嗎?”

然後她打開另一個朋友的朋友圈,翻到那個女生在練空中瑜伽時柔軟身姿的照片,告訴我,她平時都不愛運動的,發這樣的朋友圈不就是為了裝逼嗎?

我想,很多人發朋友圈的初衷,只是想分享一下生活狀態和當時愉悅的心情。生活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經歷過的時間是不可能回頭的,白駒過隙,對於曾經的生活記憶也會慢慢消失掉,當時光過去之後,感覺似乎這一生都在渾渾噩噩。

而朋友圈可以將我們現在經歷的生活,一一記錄下來,讓我們以後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真相。

哪怕真的就是為了炫耀,那也是自我價值展示的一部分,原來我曾經做過這麼優秀的事情。

我沒有反駁她,心裡面想的是,我的腦子什麼時候壞掉了,竟然答應和她一起喝下午茶。

很多人不展示朋友圈,就是因為現在朋友圈多了一些喜歡指指點點別人生活的人,只要你稍微做得不適當,到處宣揚,引得別人側目。

你發個雞湯,她覺得你傻x;

你曬旅遊,她認為裝逼;

甚至經營朋友圈,說你心機。

朋友圈裡這樣的人不少,與其,一個個去遮罩,不如不展示,圈地自萌。

04

沒有人點贊與評論

有時候,生活壓力太大了,在朋友圈發洩情緒,結果底下不但沒有評論,反而聽到身邊 “說話直”的人,埋怨你過於矯情,在朋友圈散發負能量。

有時候,你轉發一些自己認為挺有意思的資訊,卻沒有一個人點贊。

有時候,你滿懷期待發了一些美照,想吸引別人的關注,評論底下卻沒有一個人活動,最後還是自己評論了一條來掩飾尷尬。

久而久之,每次發狀態時,你都需要三思而行:會不會被別人評頭論足,會不會沒有人為我點贊與評論。

當朋友圈幾百號人沒有一個人在意自己做過什麼,吃過什麼,甚至有些朋友認為你的朋友圈太無趣,隨手遮罩了你。

無人理解的你,失望地選擇關閉朋友圈。沒有關閉朋友圈的操作?那就展示最近三天的狀態,反正這三天,也沒有什麼資訊展示。

看,我不發朋友圈,站在了朋友圈鄙視鏈最高端,鄙視所有人。

其實不開放朋友圈的最根本的原因無非是: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曬書的鄙視曬幸福的,曬幸福的鄙視曬富的,曬富的鄙視曬微商,曬微商鄙視曬發雞湯的,不發朋友圈的人鄙視所有人。

上週末,我一個很久不見的同學約我去喝下午茶,敘敘舊事。

茶點上完之後,我在開動之前,拍一張照片上傳朋友圈,她阻止了我“怎麼你們都喜歡在吃東西之前,一定要拍照發朋友圈裝逼,不覺得很low嗎?”

然後她打開另一個朋友的朋友圈,翻到那個女生在練空中瑜伽時柔軟身姿的照片,告訴我,她平時都不愛運動的,發這樣的朋友圈不就是為了裝逼嗎?

我想,很多人發朋友圈的初衷,只是想分享一下生活狀態和當時愉悅的心情。生活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經歷過的時間是不可能回頭的,白駒過隙,對於曾經的生活記憶也會慢慢消失掉,當時光過去之後,感覺似乎這一生都在渾渾噩噩。

而朋友圈可以將我們現在經歷的生活,一一記錄下來,讓我們以後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真相。

哪怕真的就是為了炫耀,那也是自我價值展示的一部分,原來我曾經做過這麼優秀的事情。

我沒有反駁她,心裡面想的是,我的腦子什麼時候壞掉了,竟然答應和她一起喝下午茶。

很多人不展示朋友圈,就是因為現在朋友圈多了一些喜歡指指點點別人生活的人,只要你稍微做得不適當,到處宣揚,引得別人側目。

你發個雞湯,她覺得你傻x;

你曬旅遊,她認為裝逼;

甚至經營朋友圈,說你心機。

朋友圈裡這樣的人不少,與其,一個個去遮罩,不如不展示,圈地自萌。

04

沒有人點贊與評論

有時候,生活壓力太大了,在朋友圈發洩情緒,結果底下不但沒有評論,反而聽到身邊 “說話直”的人,埋怨你過於矯情,在朋友圈散發負能量。

有時候,你轉發一些自己認為挺有意思的資訊,卻沒有一個人點贊。

有時候,你滿懷期待發了一些美照,想吸引別人的關注,評論底下卻沒有一個人活動,最後還是自己評論了一條來掩飾尷尬。

久而久之,每次發狀態時,你都需要三思而行:會不會被別人評頭論足,會不會沒有人為我點贊與評論。

當朋友圈幾百號人沒有一個人在意自己做過什麼,吃過什麼,甚至有些朋友認為你的朋友圈太無趣,隨手遮罩了你。

無人理解的你,失望地選擇關閉朋友圈。沒有關閉朋友圈的操作?那就展示最近三天的狀態,反正這三天,也沒有什麼資訊展示。

看,我不發朋友圈,站在了朋友圈鄙視鏈最高端,鄙視所有人。

其實不開放朋友圈的最根本的原因無非是: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