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寶馬5系發動機故障燈反復點亮,罪魁禍首原來是這根線!

一輛行駛9萬多公里的2015款F18 525Li, 裝備N20 四缸發動機, 發動機故障燈點亮, 已經維修多次, 每次修好可以用一段時間, 跑兩個月就會再次亮燈。 由於是返修車輛, 所以技師申請店內技術支援。

首先對車輛測試, 有故障碼如下圖所示:

讀取故障碼記錄細節如下圖:

從故障碼凍結資料上無法獲取有效故障點資訊, 可以看出的是, 此故障碼是偶發故障, 當前不存在, 行駛兩個月僅出現1次故障記錄。

而從維修經驗上來講, 絕對壓力故障一般是進氣系統, 曲軸箱系統漏氣導致, 排除漏氣後, 更換進氣壓力感測器都能排除。

查詢此車維修歷史, 發現此故障從2017年1月一直修到2017年10月, 其中更換過2次新的進氣壓力感測器, 技師也對進氣系統, 曲軸箱系統進行了仔細嚴密的密封性排查, 都沒有檢查出一絲漏氣痕跡!

維修歷史如下:

2017年1月份更換進氣壓力感測器

2017年5月份更換第二個感測器

既然排除了漏氣, 也更換了感測器, 但是以筆者多年的維修經驗上看, 從基礎查起, 親力親為才是解決問題關鍵。

於是按照檢測計畫讀取進氣壓力資料如下圖, 在熄火狀態下, 進氣壓力等於環境壓力並沒有偏差, 無法看出問題。

在怠速時讀取DME內進氣壓力資料967Hpa, 與環境壓力相差50hpa,說明確實沒有漏氣現象。

從熄火和怠速兩個狀態壓力資料上看, 進氣歧管壓力沒有什麼異常, 而增壓壓力與環境壓力相差一點, 於是準備更換增壓壓力感測器試一試。

更換增壓壓力感測器後,資料依然有偏差,說明原車增壓壓力感測器也沒有問題,屬於正常的偏差範圍。

準備檢查感測器插頭和線束,突然發現兩個感測器的線束保護套有些許差別。

進氣歧管壓力感測器線束在尾端是裸露的,而增壓壓力感測器線束是全封閉保護的。

拔下插頭,晃了晃線束,發現進氣歧管壓力感測器上的一根黑色線就在插頭根部斷開了。

難道這就是故障點?為了驗證故障,此時讀取熄火狀態下進氣歧管壓力如下圖,顯示2691hpa,明顯大於正常的大氣壓力,這也就解釋了故障碼的含義:空轉壓力過高,也就是熄火狀態下壓力高於標準值。而查看電路圖,斷掉的這根黑線,正是感測器的接地線!

此線一斷,故障碼當前存在,並且始終無法刪除!而以前之所以是偶發現象,就是因為線束內部銅絲已經斷了一部分,導致感測器接地不良而報故障碼。

為什麼之前幾次沒有發現呢?我們看一下這個感測器的安裝位置:

感測器安裝在節氣門後方,插頭傾斜向下,從上面俯視感測器,根本無法看到感測器根部的線束狀態,而線束外皮有絕緣層,內部銅導線即使完全斷路,線束也不會與插頭分離,而只要稍微用力晃動拉扯一下,就會發現故障點。

再來分析,這根線為什麼會斷吧,上面已經說過,進氣歧管壓力感測器根部線束不帶保護套,其次黑色接地線在整個線束內側,彎折角度過大,加上下端保護套的重量作用,在發動機運行時,線束尾部容易產生搖晃擺動,久而久之,最內側的接地線就被折斷了。

採用熱縮管和線束對接器對折斷線束進行修復,重新安裝插頭線束,刪除故障碼,試車故障徹底排除。

事後分析總結:

這是個例嗎?目前為止,還沒有遇到第二例。但是,我們觀察了一下所有裝備N20發動機的車輛,這個線束設計都是一樣的,從原理上分析,這根接地線比較容易折斷。

如何預防呢?我們檢查了一下這根線束的走向,發現線束在中段是固定在進氣歧管上的,通過改變線束卡口位置是可以解決線束疲勞折斷的隱患的。

如下圖:

取下卡口,將線束上移1-2釐米再固定。

線束重新固定後的樣子如下圖,只要線束在插頭根部沒有彎折,完全可以不用擔心線束折斷的隱患了。

這個案例非常見,但是很有代表性,fen享給車友和技師朋友們吧。

更換增壓壓力感測器後,資料依然有偏差,說明原車增壓壓力感測器也沒有問題,屬於正常的偏差範圍。

準備檢查感測器插頭和線束,突然發現兩個感測器的線束保護套有些許差別。

進氣歧管壓力感測器線束在尾端是裸露的,而增壓壓力感測器線束是全封閉保護的。

拔下插頭,晃了晃線束,發現進氣歧管壓力感測器上的一根黑色線就在插頭根部斷開了。

難道這就是故障點?為了驗證故障,此時讀取熄火狀態下進氣歧管壓力如下圖,顯示2691hpa,明顯大於正常的大氣壓力,這也就解釋了故障碼的含義:空轉壓力過高,也就是熄火狀態下壓力高於標準值。而查看電路圖,斷掉的這根黑線,正是感測器的接地線!

此線一斷,故障碼當前存在,並且始終無法刪除!而以前之所以是偶發現象,就是因為線束內部銅絲已經斷了一部分,導致感測器接地不良而報故障碼。

為什麼之前幾次沒有發現呢?我們看一下這個感測器的安裝位置:

感測器安裝在節氣門後方,插頭傾斜向下,從上面俯視感測器,根本無法看到感測器根部的線束狀態,而線束外皮有絕緣層,內部銅導線即使完全斷路,線束也不會與插頭分離,而只要稍微用力晃動拉扯一下,就會發現故障點。

再來分析,這根線為什麼會斷吧,上面已經說過,進氣歧管壓力感測器根部線束不帶保護套,其次黑色接地線在整個線束內側,彎折角度過大,加上下端保護套的重量作用,在發動機運行時,線束尾部容易產生搖晃擺動,久而久之,最內側的接地線就被折斷了。

採用熱縮管和線束對接器對折斷線束進行修復,重新安裝插頭線束,刪除故障碼,試車故障徹底排除。

事後分析總結:

這是個例嗎?目前為止,還沒有遇到第二例。但是,我們觀察了一下所有裝備N20發動機的車輛,這個線束設計都是一樣的,從原理上分析,這根接地線比較容易折斷。

如何預防呢?我們檢查了一下這根線束的走向,發現線束在中段是固定在進氣歧管上的,通過改變線束卡口位置是可以解決線束疲勞折斷的隱患的。

如下圖:

取下卡口,將線束上移1-2釐米再固定。

線束重新固定後的樣子如下圖,只要線束在插頭根部沒有彎折,完全可以不用擔心線束折斷的隱患了。

這個案例非常見,但是很有代表性,fen享給車友和技師朋友們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