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同樣是大功臣,為何李世民手下大都善終,朱元璋手下卻被大肆誅殺

西元626年, 李世民通過發動“玄武門”之變打敗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 然後迫使父親高祖退位, 自己當上了皇帝, 是為唐太宗, 當時跟隨他起兵的有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李孟嘗、張公謹等人。

1353年, 25歲的朱元璋參加抗元起義, 憑藉著個人魅力和實力, 身邊很快聚集了一批能人異士, 文武之才, 比如李善長、湯和、徐達、常遇春、周德興、馮勝、李文忠等等, 都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歷史上留下赫赫威名。

像這兩批人, 同樣都是扶持皇帝的大功臣, 但他們的結局卻大為不同。 而李世民的手下, 除了企煽動太子李承乾造反的侯君集外, 其他的人大都得到了善終;而朱元璋的手下, 除了猛將徐達外, 其他則大都死於非命, 兩相對比, 不由得讓人歎息, 不免想要深究一番其緣由。

原因之一, 莫過於皇帝的性格品性不同。 李世民出生皇家, 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勤政仁德, 以及應該具備的適度的帝王殘忍與狠心。 所以, 他在奪嫡時表現出了該有的冷血無情, 在登位後又表現出了該有的仁德愛民之心, 善待功臣。

而朱元璋, 出生窮苦的貧農家庭, 從小沒讀過什麼書, 為了生存給地主家放過牛, 後來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母兄弟被餓死, 飽嘗了人世間的辛酸艱苦。 所以, 那個世界對小時候的朱元璋太過殘忍, 即便後來給了他常人不可能擁有的一切, 但他的心已經堅硬了, 很難再有柔軟的時刻, 即便是對待曾經同甘共苦的兄弟功臣。

原因之二, 便是江山的得來。 雖然兩人的江山都來之不易, 但李世民是從哥哥手中奪來的, 而朱元璋則是從外族手中奪過來, 兩相比較下, 顯然朱元璋的要更加艱難一些。 江山的來之不易, 讓朱元璋更加擔心它的失去。

此外,朱元璋的手下,各個都神通廣大,要麼打仗帶兵是能手,要麼能掐會算,精通預測,這些人,都讓朱元璋打從心底裡感到害怕跟忌憚。為了能讓子孫後代坐穩江山,朱元璋選擇了先下手為強,選擇了最為穩妥也最易背上駡名的法子,那就是大肆誅殺功臣能人,因此便有了歷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藍玉案”等等,牽連者多達數十萬。

所以說,歷史上從不缺乏奇才能人,但時代環境不同,跟隨的主子不同,個人的下場結局也大為不同。

此外,朱元璋的手下,各個都神通廣大,要麼打仗帶兵是能手,要麼能掐會算,精通預測,這些人,都讓朱元璋打從心底裡感到害怕跟忌憚。為了能讓子孫後代坐穩江山,朱元璋選擇了先下手為強,選擇了最為穩妥也最易背上駡名的法子,那就是大肆誅殺功臣能人,因此便有了歷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藍玉案”等等,牽連者多達數十萬。

所以說,歷史上從不缺乏奇才能人,但時代環境不同,跟隨的主子不同,個人的下場結局也大為不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