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世民集團的核心人物尉遲恭,晚年為何辭職回鄉,原因很簡單

喜歡歷史的同學都知道尉遲恭作為唐初大將, 自歸附李世民後, 憑藉高超的武藝, 多次冒險救李世民於危難之中, 立下不世之功。 尤其在玄武門事變中, 不但殺死李元吉, 救了李世民之命, 還請高祖下令, 令諸軍皆屬李世民指揮, 內外遂定, 可謂力挽狂瀾。 尉遲恭同時還有遠見的卓識, 如玄武門事變後, 對太子的黨羽主張釋而不殺, 這一舉措迅速緩和了內部矛盾, 同時還為李世民保留了魏征那樣的大批棟樑之材, 可以這樣說:沒有尉遲恭, 也就沒有李世民, 也就沒有後來的貞觀之治。

但是尉遲恭性情憨直, 居功自傲, 見到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這些人也常當面譏諷他們, 議論其長短, 有時甚至在宮廷之上厲言爭辯, 於是和這些人的關係逐漸惡化。

下邊發生的這件事, 是他徹底的懂的了什麼叫君臣之道, 貞觀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李世民大擺酒宴, 已是同州刺史的尉遲恭也回京赴宴。 席間, 尉遲恭見到有人的席位在他之上, 大怒不已, 說道:“你有什麼功勞, 配坐在我的上席?”任城王李道宗便向他做解釋, 尉遲恭竟然勃然大怒, 毆打李道宗, 一隻眼睛幾乎被打瞎, 李世民當時非常不高興, 就對尉遲恭說,
“他發現漢高祖劉邦的功臣能夠活下來的很少, 心裡常常責怪高祖, 我登基以後, 一直想保全功臣, 讓他們子孫平安。 但是你做了高官之後不斷觸犯國法, 才明白韓信、彭越遭到殺戮, 不是劉邦的過失。 治理國家的重要事情, 只有獎賞與處罰。 分外的恩惠, 不能給得太多, 要嚴格要求自己, 別做後悔不及的事。 ”尉遲恭聽完這席話, 忙磕頭謝罪, 頭上一陣冷汗, 從此就高老還鄉, 不問世事。

西元658年12月25日, 尉遲恭在家中去世, 享年七十四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