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肺金之燥熱得以清宣,秋天這麼養肺

【名稱】清燥救肺湯

 【分類】治燥劑-輕宜外燥

【組成】桑葉經霜者, 去枝梗, 三錢(9g) 石膏煆, 二錢五分(8g) 甘草一錢(3g) 人參七分(2g) 胡麻仁炒, 研, 一錢(3g) 真阿膠八分(3g) 麥門冬去心, 一錢二分(4g) 杏仁泡, 去皮尖, 炒黃, 七分(2g) 枇杷葉一片, 刷去毛, 蜜塗, 炙黃(3g)

【用法】水一碗, 煎六分, 頻頻二三次滾熱服。

【功效】清燥潤肺。

【方解】本方所主系燥熱傷肺之重證。 秋令氣候乾燥, 燥熱傷肺, 肺合皮毛, 故頭痛身熱;肺為熱灼, 氣陰兩傷, 失其清肅潤降之常, 故乾咳無痰, 氣逆而喘, 咽喉乾燥, 口渴鼻燥;《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氣憤鬱, 皆屬於肺”, 肺氣不降, 故胸膈滿悶。 治宜清燥熱, 養氣陰, 以清金保肺立法。 方中重用桑葉質輕性寒, 清透肺中燥熱之邪, 為君藥。 溫燥犯肺, 溫者屬熱宜清, 燥勝則幹宜潤, 故用石膏辛甘而寒, 清泄肺熱;麥冬甘寒, 養陰潤肺, 共為臣藥。 《難經·第十四難》說:“損其肺者益其氣”, 而胃土又為肺金之母, 故用甘草培土生金,

人參益胃津, 養肺氣;麻仁、阿膠養陰潤肺, 肺得滋潤, 則治節有權;《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肺苦氣上逆, 急食苦以泄之”, 故用杏仁、枇杷葉之苦, 降泄肺氣, 以上均為佐藥。 甘草兼能調和諸藥, 以為使。 如此, 則肺金之燥熱得以清宣, 肺氣之上逆得以肅降, 則燥熱傷肺諸證自除, 故名之曰“清燥救肺”。

本方與桑杏湯雖均治溫燥, 但本方以清肺燥與養氣陰的藥物組成, 較桑杏湯的養陰潤肺作用為強。 故溫燥外襲, 肺津受灼之輕證, 症見身熱不甚, 乾咳少痰, 右脈數大者, 宜桑杏湯;若燥熱甚而氣陰兩傷之重證, 症見身熱, 乾咳, 氣逆而喘, 胸膈滿悶, 脈虛大而數者, 宜用清燥救肺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