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都說核武器厲害,那麼核武器厲害在哪裡

1945年7月16日, 美國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實驗。

1945年8月6日, 美國用B-29型轟炸機運載小男孩2萬噸當量原子彈轟炸廣島。 爆炸時間:8點15分43秒, 城市中心12平方公里內的建築物全部被毀, 全市房屋毀壞率達70%以上。 關於死亡人數, 日美雙方公佈數字相差甚大。 據日本官方統計, 死亡和失蹤人數達71379人, 受傷人數近10萬人。

1945年8月9日10點58分, “胖子”原子彈被投放於長崎。

此後, 蘇、英、法相繼進行了核爆炸試驗, 接著又進行了威力更大的氫彈試驗。 據統計, 地球上已記錄到約2053次核子試驗。 美國1093次, 其中200次為大氣層核子試驗(11次高空, 81次中空,

72次地面, 36次水面), 888次地下核子試驗, 五次水下。 前蘇聯進行715次核子試驗, 其中大氣層212次, 地下核子試驗500次, 水下3次。 法國188次, 英國43次, 中國35次, 印度6次, 巴基斯坦5次。

核武器是迄今人類製造的殺傷破壞威力最大的武器。 核武器的殺傷破壞作用是其爆炸瞬間釋放的巨大能量轉化出的多種殺傷破壞因素造成的。

這些殺傷破壞因素分為兩類:第一類作用時間僅為數十秒, 稱為暫態殺傷因素, 包括光輻射、衝擊波、早期核輻射、核電磁脈衝等4種;第二類作用時間可持續幾天甚至更久, 主要是指爆炸產物的放射性沾染

核武器主要包括氫彈、原子彈、中子彈、三相彈、反物質彈等在內的與核反應有關的巨大殺傷性武器。

核武器爆炸時釋放的能量, 比只裝化學炸藥的常規武器要大得多。 例如, 1千克鈾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約8×10^13焦耳, 比1千克TNT炸藥爆炸釋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約大2000萬倍。 因此, 核武器爆炸釋放的總能量, 即其威力的大小, 常用釋放相同能量的TNT炸藥量來表示, 稱為TNT當量。 美、俄等國裝備的各種核武器的TNT當量,

小的僅1000噸, 甚至更低, 已有微型核武器, 爆炸當量在幾十噸;大的達1000萬噸, 前蘇聯曾試爆過5000萬噸當量的氫彈。

由於核武器爆炸還能以極強的熱輻射的形式放出能量, 還有一種毀傷方式是城市的大規模火災, 加上消防隊無法救火,

還有衝擊波的幫助, 可以在巨大範圍內形成一片火海。 10卡/平方釐米的熱輻射能量被認為是點燃大面積火災的標準(也就是初始的火風暴範圍, 當然火災是會蔓延的)。 10卡/平方釐米到12卡/平方釐米的熱輻射足以導致三度燒傷。

核武器爆炸, 不僅釋放的能量巨大, 而且核反應過程非常迅速, 微秒級的時間內即可完成。

因此, 在核武器爆炸周圍不大的範圍內形成極高的溫度, 加熱並壓縮周圍空氣使之急速膨脹, 產生高壓衝擊波。 地面和空中核爆炸, 還會在周圍空氣中形成火球, 發出很強的光輻射。

核反應還產生各種射線和放射性物質碎片;向外輻射的強脈衝射線與周圍物質相互作用, 造成電流的增長和消失過程, 其結果又產生電磁脈衝。

這些不同於化學炸藥爆炸的特徵, 使核武器具備特有的強衝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沾染和核電磁脈衝等殺傷破壞作用。 核武器的出現, 對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產生了重大影響。

核武器厲害在哪裡?

1.光輻射, 光輻射就是核爆炸時從溫度高達數百萬、幾千萬度的火球輻射出來的光和熱。 它可造成人員皮膚燒傷、視網膜燒傷、閃光(致)盲;如果熾熱的空氣被吸入還可造成呼吸道燒傷。光輻射還能使木、棉、橡膠、塑膠製品熔化、碳化、燃燒、熔化;還能引起火災。

2.衝擊波,衝擊波是爆炸瞬間形成的高溫火球猛烈向外膨脹、壓縮周圍空氣形成的高壓氣浪。它以超音速向四周傳播,隨距離的增加,傳播速度逐漸減慢,壓力逐漸減小最後變成聲波。衝擊波的直接殺傷是通過超壓擠壓人體內臟和聽覺器官,及其動壓使人體拋出,撞擊地面或其它物體造成的。間接殺傷是指被衝擊波破壞的物體(如倒塌的房屋)或拋射的物體作用於人體造成的損傷。衝擊波也能破壞工事、建築物和武器裝備。

3.早期核輻射,早期核輻射是指核爆炸前十幾秒內放出的r射線和中子流。前者以光速傳播,後者速度也可達每秒數千米至幾千萬米,兩行均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早期核輻射能引起人員、牲畜的放射病。

4.核電磁脈衝,核爆炸瞬間釋放的r和X射線與周圍的分子、原子相互作用產生大量帶電粒子,這些粒子高速運動,在爆心周圍形成很強的暫態電磁場,並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擴散傳播,這就是核電磁脈衝。核電磁脈衝場強很高、頻譜很寬,傳播速度快(光速),作用範圍比光輻射、衝擊波和早期核輻射大得多。它能在導體中感生出很大的暫態電壓和電流,干擾或破壞無防護的電子設備、電路和元器件。

5.放射性沾染,核爆炸產生的放射性沉降物質對地面、水、空氣、食品、人體、武器裝備等造成的污染,稱為放射性沾染。對於暴露的人員,放射性物質的各種射線將使其患放射病。放射性沾染通過空氣、水或食物進入人的口、鼻、體內組織,也會引起放射病。

它可造成人員皮膚燒傷、視網膜燒傷、閃光(致)盲;如果熾熱的空氣被吸入還可造成呼吸道燒傷。光輻射還能使木、棉、橡膠、塑膠製品熔化、碳化、燃燒、熔化;還能引起火災。

2.衝擊波,衝擊波是爆炸瞬間形成的高溫火球猛烈向外膨脹、壓縮周圍空氣形成的高壓氣浪。它以超音速向四周傳播,隨距離的增加,傳播速度逐漸減慢,壓力逐漸減小最後變成聲波。衝擊波的直接殺傷是通過超壓擠壓人體內臟和聽覺器官,及其動壓使人體拋出,撞擊地面或其它物體造成的。間接殺傷是指被衝擊波破壞的物體(如倒塌的房屋)或拋射的物體作用於人體造成的損傷。衝擊波也能破壞工事、建築物和武器裝備。

3.早期核輻射,早期核輻射是指核爆炸前十幾秒內放出的r射線和中子流。前者以光速傳播,後者速度也可達每秒數千米至幾千萬米,兩行均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早期核輻射能引起人員、牲畜的放射病。

4.核電磁脈衝,核爆炸瞬間釋放的r和X射線與周圍的分子、原子相互作用產生大量帶電粒子,這些粒子高速運動,在爆心周圍形成很強的暫態電磁場,並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擴散傳播,這就是核電磁脈衝。核電磁脈衝場強很高、頻譜很寬,傳播速度快(光速),作用範圍比光輻射、衝擊波和早期核輻射大得多。它能在導體中感生出很大的暫態電壓和電流,干擾或破壞無防護的電子設備、電路和元器件。

5.放射性沾染,核爆炸產生的放射性沉降物質對地面、水、空氣、食品、人體、武器裝備等造成的污染,稱為放射性沾染。對於暴露的人員,放射性物質的各種射線將使其患放射病。放射性沾染通過空氣、水或食物進入人的口、鼻、體內組織,也會引起放射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