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一日三餐裡,如何做到食物互補,你知道嗎?

在每日三餐的膳食分配上曾有一個說法, 如“早飯吃好、中飯吃飽、晚飯吃少”。 按照科學飲食的要求, 每日三餐中各種營養素含量應分別為早餐占全天的30%~35%, 中餐占35%~40%, 晚餐占35%。 在烹飪烹調的粗細稀幹方面, 早飯適宜精細稀薄一些, 中飯粗雜幹厚一些, 晚飯取其兩者之間並以質優易消化為主, 以適應人體飲食營養節律的生理特點。

隨著膳食營養科學知識的普及, 人們對膳食的營養保健意識日益增強。 在現代家庭生活中, 對於日常膳食中營養與保健的作用日趨受到注重。 講究食物營養的科學搭配, 正是為了更好地獲得食物營養和促進健康,

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有利於營養平衡

由於膳食的科學搭配, 注重多樣, 適量食物的合理組合, 有利於人體對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等各種營養素的攝入, 從而與機體生理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2)食物營養互補

由於膳食的科學搭配, 注重多種食物的主雜搭配、葷素搭配、粗細搭配等, 使得各種食物營養素的營養優勢互補。 如由肉類與豆製品組成的菜肴, 使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有機地結合, 能使蛋白質對機體健康發揮更好的作用。

(3)提高食物營養價值

食物營養價值的高低, 取決於食物中所含營養素是否與人體所需模式相近, 如越接近則營養價值越高。 膳食的科學搭配正是為了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如按照人體所需蛋白質氨基酸模式, 單純進食穀類會缺少其中的賴氨酸, 而含硫氨基酸含量相當豐富, 但如果單純進食豆類則與谷類正好相反。 如果採用糧豆混食則可使所攝入的蛋白質氨基酸模式接近人體所需模式, 進而大大提高糧豆混食主食的營養價值。

(4)增進食物協同作用

膳食科學搭配, 可以產生一種營養物質促進另一種營養物質在體內消化、吸收與利用過程的積極效果, 從而增進營養和促進健康。 機體獲取到均勻、全面的營養素, 有利於食物營養協同作用的有效發揮。 如維生素A促進蛋白質的合成, 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