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湖南發湘菜標準:芥菜炒牛肉的肉絲大小精確到毫米

作為中國八大地方菜系之一, 湘菜到底怎麼做才地道?耗時四年, 湖南給出了標準答案。

近日, 湖南省質監局召開新聞發佈會,

宣佈《湘菜系列地方標準》制定完畢, 對15道南嶽素齋菜、15道衡東土菜以及49道經典湘菜的原料產地、數量大小、製作要求、烹調方法, 甚至菜品擺盤進行了精確要求。

此外, 該標準還記錄了懷胎雞、祖庵豆腐等不少幾近失傳的湘菜菜點和製作方式。

豆腐正好20片,

切菜大小精確到毫米

據湖南省質監局副局長江濤介紹, 此次發佈的《中國湘菜標準彙編 第二分冊 經典湘菜》、《中國湘菜標準彙編 第三分冊 地方湘菜衡東土菜》、《中國湘菜標準彙編 第三分冊 地方湘菜南嶽素齋菜》等湘菜標準由湖南省食品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審查中心和湖南省餐飲行業協會聯合起草, 累計耗時4年時間。

與普通菜譜不同, 此次發佈的標準對一共79道菜品的原料進行了更加細緻的要求。

比如, 在祖庵豆腐原料配方表上, 便要求主料豆腐的數量為20片, 而烤乳豬則要求主料為活乳豬重5000克。

在南嶽齋菜晨鐘長鳴(焦溜素雞)、衡東土菜新塘削骨肉等菜品中, 則要求使用的辣椒為衡東三樟鎮產的黃貢椒, 前者為新鮮即可,

而後者更要求為“未成熟的青色”。

而在淨菜加工環節, 如切菜大小, 標準的衡量方式也細緻到了毫米級。

在芥菜炒牛肉這道菜品的製作要求中, 便寫明需使用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新晃黃牛肉, 並“斜切或橫切成5釐米X2.5釐米X0.2釐米片狀或長6釐米的中粗絲”。

湘菜標準化, 有利於“湘品出湘”

“傳統湘菜製作是一門手工技藝, 廚師的手藝水準和工作時的心態將直接影響菜品的品質好壞, 難以使菜品在任何時間地點達到完全一致, 加上效率不高, 製作時長, 餐飲業的連鎖經營困難重重, 無法應對西式速食的挑戰。 ”省商務廳服務貿易處處長馬巨集平在接受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推動湘菜標準化將解決“湘品出湘”這一難題, 能推動湘菜規模經營, 對於打造湘菜企業航母, 湘菜出湘、湘菜出國、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產生深遠影響。

據瞭解, 湘菜分為大眾湘菜、經典湘菜、地方湘菜和小吃湘菜4大類, 其中辣椒炒肉、剁椒魚頭、毛氏紅燒肉等在市面上流傳較廣的湘菜被劃為大眾湘菜,

而經典湘菜是從前流行但由於製作工序複雜等原因如今較少在市面上流傳的近代湘菜精華, 地方湘菜則是在一定地域範圍內形成以烹調方法、原料特點、烹調器具或文化特徵為代表的鄉村或城鎮特色的酒席菜點, 是現代湘菜的萌芽。

湘菜切配精細, 講究入味, 酸辣風味獨特。 由中國烹飪協會組織的2016年國內消費市場調查報告中, 湘菜名列消費者最喜歡的菜系第5名。

來源/澎湃新聞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